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运用古诗词的文段(100句)

2023-01-24 16:12:5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引用古诗词的优美段落

1、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6、说明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举两例简要分析。

8、解决办法:翻译句子时要注意结合前后句子的语境进行翻译。

9、《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陶庵梦忆·卷金山夜戏》

11、可爱的浪漫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2、拟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13、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14、(助记)下阕回到现实,惆怅莫名,满腔幽愤再难控制,化成滔滔江水东流而去。

15、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对于读者,我们写出来的内容,要让读者随着我们的笔触在脑海中想象出文章的情节和场景。

17、赏析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8、——崔钰(作者为悼念李商隐所做的七言。惋惜他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第一次看到是在《大宅门》里边,白景琦他爹跟他对诗时说的,他爹那种小男人的性格倒也还蛮符合这种怀才不遇的感受。)

1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0、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二、运用古诗词的文段

1、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3、《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5、《名人传》(《贝多芬传》)

6、悲叹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助记)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8、《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②《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1、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和材料发表见解与主张。

12、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13、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15、——陆游(陆放翁又想起了初恋小表妹。)

16、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17、(助记)本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18、“随”: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表达了作者初出荆门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19、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0、不懂自律的同学,将是此次疫情最受影响的孩了

三、引用古诗文的优美段落

1、(助记)描写了轮台东门送别友人。

2、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7、《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在翻译时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

9、(助记)叙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痛苦。

10、展开想象与联想,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

11、初中语文词语超全汇编!长知识

12、(助记)写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可以使人超越自身局限。

13、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4、(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6、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画面。

17、(助记)揭示中心论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8、(助记)本段为反省,表现了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19、 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复间。

20、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四、引用古诗词的优美段落300字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3、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助记)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6、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

8、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9、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1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3、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1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5、内容丰满,情感浓厚,富有感染力。

16、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17、寒气逼人残冬腊月天寒地冻寒风刺骨

18、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平时多摘抄一些优美的段落,名家的金句,通过朗读的方式体会其中的感觉,把这些精彩的词汇,表达方式运用到你下一次的写作当中去。

20、《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引用古诗句的优美段落

1、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说说诗人如何抒发情感的。

2、1长短句结合,塑造节奏感

3、100道名著中考真题+500套卷整理

4、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上面的这些技巧更多的时候,是帮你稳定写作的内功,剩下的则是需要你自身去经历,多练习,多去思考和体会。

6、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7、《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景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引用法。如引用古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来形容以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

9、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0、《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1、(助记)上阕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

12、(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13、吾本是,荷花女,梦里与君做诗侣。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有一天成眷属。

14、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5、“附录一”中相关篇目。

16、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助记)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18、初中语文33个阅读理解答题公式

19、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0、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