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文言文字词积累200个(100句)

2023-01-06 15:06:1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文言文字

1、1义: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适宜、恰当(引喻失

2、1屑: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3、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4、膑刑: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5、★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6、(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

7、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8、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

9、★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

10、诉:诉说,诉苦;告状;诽谤。

11、★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1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

13、文化贵在传承,传是传递,承是接受。人类文明走到今日,间接经验的获取占据了绝大部分功劳,为何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却不进行间接经验的传授呢?我们在课上告诉学生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是个什么语法现象,有错吗?

14、例如說一個ì音,不知所說的究竟是那一個ì音的字,而在文字上,寫一個“意”和“異”,“臆”,“邑”,“益”等字絕對不會相混。又中國人喜歡摹仿古代的文體,因此中國文字的特性,使中國地方,產生了一種文雅簡潔的文言。在口語上必須將語言的原料加以改造,而在書寫上仍可以應用這種簡練的文體。

15、悦(说):高兴,愉快。

16、如《淮南子·修务》:故作书以喻意。

17、如《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18、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19、当下教育界有了很多时髦的教学理念,有的理论甚至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的,科学性固然不容置疑。但切记,教育从来就不是科学,它本不需要那么多理论,需要的是一点一滴尽心的去做。教师最需要的是要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考虑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更不要怕自己扮演主角,尤其在文言文教学课上。如果一节课是一出剧,我想让老师们总扮演匪兵甲、汉奸乙之类的角色并不是教育改革的初衷。

20、陈立今老师的学问功底一直让我钦佩,他所推崇的“能静静聆听那种注重基础,边讲边评,或睿智幽默或激情洋溢的文言教学课”,在他的课堂上随处可见。这在当下汹汹的改革浪潮中也是一种奢侈啊!

二、文言文字词积累200个

1、庭下如积水空明:通透没有东西。

2、★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3、變色易容——出於《國策》

4、不然你可能会错过升学的大半个世界哦~

5、因同音语词的增进,在口语上不能不把应用的词类改造一番,但是,在书写上仍是没有改造的必要。因为中国文字是表意的,不是表音的,单纯语词,无论在音读上怎样的变迁,在口语上怎样的含混,而在书写上总是分辨得很明晰的。

6、★使……快乐(钟鼓乐之)

7、如《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8、★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9、‍‍‍2018年12月分类练习专辑出炉,欢迎选用!

10、★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11、辩:辩论,申辩。

12、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门,缓缓前行。

13、如《宋史·李若水传》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1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16、★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7、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

18、★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19、⑤通“誓”,发誓。《硕鼠》:“~将去女,适彼乐土。”

20、弁:①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②男子成年加冠称弁。

三、文言文字词积累

1、间(副词):私下;暗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阴(副词):暗中,暗地里。《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2、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3、★“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4、如《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5、十方突:爲文言、文字、漢字正名

6、★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7、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厚

8、绝:隔绝极点(以为妙绝《口技》)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极高

9、如《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10、刻舟求剑——吕不韦及其门客秦国《吕氏春秋·察今》

11、★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12、动物的卵:鱼~。蚕~。

13、★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5、★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6、★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17、(安徽六安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8、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19、忿恚:恼怒,发怒。

20、备: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

四、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3、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4、1鲜:鲜艳(芳草鲜美)xiǎn,少(陶后鲜有闻)

5、如《世说新语·雅量》:孙、王诸人色并遽。(色:脸色。并:一起。)

6、如《汉书·楚元王传》:吏劾更生铸伪黄金。(更生:人名。)

7、以中國現在之文字,學世界現在之科學,欲其進步,殆絕不可能之事。蓋吾國文字,乃古時之文字,惟宜對古人用之,不宜用以求今之科學也。……如何而後可以使言文漸相一致……

8、汤镬:把人投入滚烫水中煮死。

9、★发、起(方其出海门)

10、★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11、威武不能屈:使……屈服。

12、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13、课外文言文阅读其实是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拓展延伸,大多数的字词为课内所学习掌握的内容。只要认真学好课内字词解释,课外文言文字词解释不足为惧。如《赵奢说平原君》,要求解释“君安得有此富乎?”中“安”字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安”字的解释在七年级《木兰诗》中早已出现,“安能辨我是雄雌”,因为我们可以得出含义,“君安得有此富乎?”中“安”字,解释为“怎么”。

14、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谤、谏

15、或: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

16、★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17、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18、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哪里。置,安放。

19、穷: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3

20、★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五、文言文字典

1、按照張氏之說,絕對的“活語”幾乎不存在,因為口語變化週期很快,待你研究它,它已經變了。而“死語”也不必像張氏所說那樣非要“起古人于地下而問之”,今人讀四書五經、二十四史根本不必“起古人于地下”,完全可以琅琅上口地讀。對於口語而言,死、活沒有任何意義,它不過是一種稍縱即逝的音波,如同時間,我們能說“活時間”、“死時間”嗎?有意義的是文字——因為文字可以滯留人間,久留之物方存在死活問題——而文字之死活,固然包括今人能否識別其讀音,更在於今人能否斷定其意義,能否讀得懂它,能否從中汲取營養,溶入今人的語言之中。可以自豪地回答:古漢語能!

2、用事:执政,当权。

3、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4、寺飞泉亭记》)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5、如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盖国家之大耻而天下之公愤也。

6、★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7、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

8、★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9、★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10、如《史记·商君列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1、如《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2、B.天蛾幼虫只有摄入这种物质,才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因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13、如《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4、1为: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

15、如归有光《项脊轩志》: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16、許地山也是個文言文死文字論者,他對文言文死文字的論證幾乎與詭辯等同,荒唐至極:

17、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

18、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

19、如《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0、主張視覺型文字的人們以為拼音字隨地隨時改變,結果會令人數典忘祖,後人不能讀先人之書。不錯,不錯,這種缺陷,不但在拼音字上發生,即如在表義字上,也是如此。平常的中國人有多少能讀唐宋底文章呢?有多少能讀漢魏六朝底文章呢?又有多少能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呢?要知道讀書,不只限於字形的變遷,寄寓在文字裡頭底概念也無時不在變遷中。今日的“之、也、焉、於、乎、哉”與各個字最初的意義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