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是关于什么的诗(100句)
一、天净沙秋的诗意
1、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划过天际。飞向那山清水秀,绿水悠悠,白草绵绵,枫叶火红,花朵金黄,各种妖艳的色彩一起在风中摇曳的美好地方。 原诗如下 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都是描绘秋天;都运用了白描写实的手法都通过秋天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同之处是秋思是从一开始通过几个细微事物的描写,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份惆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近景,但是秋则是从远景“孤村落日残霞”到近景:“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然后又是远景“青山绿水”,然后又是近景“白草红叶黄花”
3、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6、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7、《天净沙·秋》是元曲大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8、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9、飘零在天涯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能不断肠呢?
10、A两首小令是同一曲牌,所以韵脚相同。
11、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12、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13、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
14、如今在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所描绘的诗意画面重现,只是没有瘦马和断肠人,也许就少了份诗中原本含有的颠簸。
15、白草:本牧草。曲中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又解释为一种草名。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诗:“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
16、黄花:菊花。一作“黄华”。
17、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18、诗意: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十分鲜艳。
19、首二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天黄昏的萧瑟。描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些景物中透着秋日黄昏孤寂萧瑟的氛围,有一点暗淡和冷清。
20、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二、天净沙·秋是关于什么的诗
1、“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点击关注感受经典传承之美
3、夕阳慢慢沉了下去,天边的晚霞也渐渐退却了火红的色彩,暗淡成天边一抹微弱的桔红色。已是傍晚时分,远处的村庄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那样的落寞和孤寂。村口的那株老树上,栖息着几只老鸦,眺望着远方。在这深秋里,老树早已落尽了树叶,只剩下那一树的枝桠在风中佇立。薄薄的秋雾升起来了,袅袅的炊烟飘起来了,弥漫在村庄的周围。一只孤雁在天空中悠然飞过,映着那一缕晚霞。这,是秋的感觉。秋天,难道只属于黯淡和孤寂吗?不,不是的,远处的青山仍旧生机盎然,青山脚下的绿水仍然流淌着欢乐。近处的草地上,青草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金黄色的菊花儿点缀其间。旁边的枫树林在秋的肃杀下更加的火红了。这青的山,绿的水,白的草,红的叶,黄的花,多么诗情画意的深秋啊!
4、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5、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6、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7、时已深秋又临黄昏,藤是枯藤,树是老树,吹着飒飒西风。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泊船瓜洲》
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静夜思》
10、鸟儿清脆的叫声,所谓:“只闻其声,不见其身”,也是这种意境吧。
1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浪淘沙》
12、(2)残霞:快要消失的晚霞。
13、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14、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15、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
16、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17、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18、*么么哒(づ ̄3 ̄)づ
19、小朋友很喜爱的古诗词哦!
20、诗意: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三、天净沙秋的诗意
1、C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近及远、实虚结合。
2、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3、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在青山绿水中,一切是多么孤单与孤独。
4、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啊!
5、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墨梅》
7、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8、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江上渔者》
10、曲牌名意思为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在青山绿水中,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孤单与孤独。如果对您有帮助,给我的答案一个好评哦,亲,谢谢(请搜索进入应用“微问”里查看自己提出的问题并给出好评)
1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画鸡》
12、(中心):本曲情调积极乐观,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13、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4、落日、残霞;昏鸦、夕阳(错一格扣一分)A(2分)
15、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
16、天边的夕阳把晚霞染得一片昏黄,笼罩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村落,黄昏的暮霭里,乌鸦栖息在古树光秃秃的枝干上。这时有一只鸿雁飞来,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菊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17、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8、天空中的鸿雁(2分)A(2分)闲适不对,应该是寂寥、冷清。
19、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20、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宋秦观《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四、天净沙 秋思古诗
1、听课请加入徐子曰学习群6群4382538可直接交流。
2、对两首元曲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3、qīnɡyānlǎoshùhányā
4、这里的小桥流水写的可不是江南水乡,而是马致远的故居——北京西山门头沟王平镇韭园地区的西落坡村。
5、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诗意: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6、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7、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8、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题临安邸》
10、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
11、凄凉、萧条等“白”、“红”、“黄”
12、胡腾老树昏鸦,下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14、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15、《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⑴,轻烟⑵老树寒鸦⑶,一点飞鸿影下⑷。青山绿水,白草⑸红叶⑹黄花⑺。(诗意)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②秋:题目。③残霞:快消散的晚霞。④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⑥飞鸿影下:雁影掠过。⑦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⑧黄花:菊花。⑨红叶:枫叶。
16、秋去冬来,路两旁的枯藤紧紧盘绕着,俨然一门径,纵而形成古道。
17、(1分)热爱(1分)悲凉(2分)c西风是秋风,不能增添明丽和动感。
18、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19、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在考试中,经常会与《天净沙秋思》拿来进行对比练习。
20、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五、天净沙秋思的诗意视频
1、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3、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孤寂的村庄。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
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观书有感》
5、2分。白朴D没有寂寥、悲凉的感伤
6、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7、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衢道中》
9、也有研究说,由于他在官场深感社会腐败、世态炎凉,于是辞职退隐,史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10、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人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11、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
12、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13、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14、有研究说,马致远的散曲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及格调,源于他中年过后,仕途不得志,归隐山林。
15、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着几处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了,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16、轻烟:轻淡的烟雾。
17、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18、有机会一定要去这里走走,去体会作者输出的那份乡愁意境。
19、其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被称之为“秋思之祖”,甚至成为“一代之文学”整个元曲的代表作。
20、báicǎohónɡyèhuánɡhu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