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作者(100句)
一、守株待兔文言文
1、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2、兔 不 可 复 得, 而 身 为 宋 国 笑。
3、“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4、兔子撞树发生之时巧合,宋人却认为必定能再次发生,当然不会再得到兔子,至少在他有生之年很难再得到。希望能帮到你,南京得骥教育
5、守株待兔是文言文,原文是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6、(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7、(教师)第二天,这个农民
8、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9、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0、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子。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跑来撞死。比喻死守狭隘、片面的经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11、(教师)这个农民看见“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于是就
12、《守株待兔》文言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②〔株〕树桩。③〔走〕跑。④〔因〕于是。⑤〔释〕放下。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⑦〔冀〕希望。⑧〔为wéi〕被,表被动。翻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13、最认真的文言文学习平台
14、兔子的两眼间距比较大,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发现捕猎者。但因此它们看正前方的物体比较困难,缺乏双眼视觉。加之奔跑速度较快,因此有时遇到正前方的障碍会来不及停下或者拐弯而撞上,造成“守株待兔”的现象出现。
15、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此故事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也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
17、作品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8、《小学生小古文100课》第1—20课|音频图文
19、▲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20、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二、守株待兔文言文作者
1、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2、行文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守株待兔”,言简意赅,平添文采。同时也要注意到,尚有望文生义、误解误用的情形。最常见的是,将“蹲坑守候”抓捕犯罪嫌疑人,称为“守株待兔”,类似情形,不乏其例。
3、(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4、tián zhōng yǒu zhū , tù zǒu chù zhū , zhé jǐng ér sǐ 。
5、人生里总会有一点好运气,终于,奇迹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6、宋 人 有 耕 田 者。
7、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8、(一起)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9、比喻墨守经验,不知变通。亦比喻企图不通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取胜。典出《韩非子.五蠢》: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就放下手中的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然而兔子得不到,却被传为笑谈。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覆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10、《守株待兔》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因的意思是:于是。《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先秦〕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种田人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直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于是他就放弃农活每天守着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同学们要认真学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11、第三个环节,是感悟寓意。本单元是寓言单元,需要侧重落实的语言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我抓住“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
12、作者是韩非。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定语,多含贬义。也作“守株伺兔”
13、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
14、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5、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7、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18、治:管理:治理
19、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以上是守株待兔文言文全文,由始至终未发现一个“负”字。只有一个“复”字,是“再”的意思
20、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三、守株待兔文言文是几年级的
1、守株待兔文言文中,因釋其耒而守株,因釋什么意思?因:于是。釋:釋放,把東西從手里放下來的意思因釋:于是放下手里的東西。
2、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
3、余音绕梁,重温经典|第28期
4、执教: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乔任
5、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6、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7、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8、待:等待走:跑释:放下因:因为这样身:自己复:再为:是折颈:折断脖子触:撞宋国:宋国人
9、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能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而是要主动积极的做事情,不投机取巧,亲自动手。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10、从自我怀疑到让自己发光,我做了什么?
11、《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12、刻舟求剑:不知变通,只知道剑的位置没变,而不只船的位置在改变。守株待兔:过于愚昧,只晓得等着兔子自己上门的好运气,而不通过自己劳动生活。
13、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14、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15、出处:韩非〔先秦〕《守株待兔》
16、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7、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能只是存在侥幸心bai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要懂得变通,要善于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18、(教师)一个月过去了,这个农民
19、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 , 冀 复 得 兔。
20、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四、守株待兔文言文拼音
1、是指呆在一个地方,然后等候目标出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感觉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选择好评,谢谢了
2、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简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3、守株待兔文言文注音版宋sòng人rén有yǒu耕gēng田tián者zhě。田tián中zhōng有yǒu株zhū,兔tù走zǒu触chù株zhū,折zhé颈jǐng而ér死sǐ。因yīn释shì其qí耒lěi而ér守shǒu株zhū,冀jì复fù得de兔tù。兔tù不bù可kě复fù得dé,而ér身shēn为wéi宋sòng国guó笑xiào。今jīn欲yù以yǐ先xiān王wáng之zhī政zhèng,治zhì当dāng世shì之zhī民mín,皆jiē守shǒu株zhū之zhī类lèi也yě。
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5、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民自己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6、sòng rén yǒu gēng tián zhě 。
7、韩非,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善于著述。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著作有《韩非子》等。
8、(教师)一个星期过去,这个农民
9、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10、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11、(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他便放下锄头每天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12、翻译: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13、投稿邮箱:slxxgouchen@1com
14、通过读,让学生感悟这句话,然后让学生对这个农民说点什么,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同时告诫他不要想着把生活中的偶然当成必然。
15、那次得到兔子只是一种侥幸,如果作者再写一次让他得到兔子则这个故事的道理就不存在了,那么世界上会有千千万万个人靠幸运发财了。好比如知识是努力得来的,而不是靠侥幸得来的。很高兴为你解答谢谢采纳
16、守株待兔文言文的意思是:《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17、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时间和坚持的力量
18、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人要主动努力,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战国时期,有位农民每天都在地里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天,他正在田里耕种。突然,有一只受了惊吓的兔子一头撞死在田边的树桩上。农夫开心的捡起兔子,晚上回到家,美美地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兔子肉。
19、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①死。因释其耒而②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③身为宋国笑。而①:连词,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可以不译。而②: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并且。可以不译。而③: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反而、然而、却。需要译出。下面“()”中是“而”的意思,可以不译;“()”需要译出: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田地中有一截树桩。野兔飞跑撞上树桩,(因)折断了脖子(所以)死了。于是他便放下农具(并且)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20、下面就从《守株待兔》的教学设计来谈我的想法:
五、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1、从今往后,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被兔子撞上的树根,等着下一个兔子来撞。
2、《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因为农夫第一次得到一个撞树死的兔子,农夫就一直在树这里希望可以等到下一个撞死的兔子,他没有再遇到过这样的兔子,所以别人笑他。《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4、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农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
5、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6、●多音字“为”有哪几种读音?分别是哪几种意思?
7、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
8、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全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
9、(教师)又一个月过去了,地里的庄稼已经荒芜了,可是他依然
10、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注释耕——耕田种地。
11、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12、首先,我从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等故事导入寓言,让学生再认识寓言的特点:故事虽小但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然后从《司马光》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让学生从熟知的认识世界走进文言文世界。这个故事的白话文版,很多学生在三年级之前就听过读过,以旧知为桥梁,可以拉近学生与古代寓言故事的距离,更好地导入文言文新课的学习。接着,指导学生写字。将需要写的字进行归类指导,并从中挑选出有代表的字“守”“株”“释”进行指导写字。
13、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14、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①《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后因以“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②比喻企图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意外的收获
15、韩非子《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军必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17、第四个环节是拓展环节。这个环节里,让学生知道守株待兔故事的来历,同时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分辨此类事和人,并让学生运用此寓言故事的道理来劝说劝说。有许多的寓言故事都已经成了成语,请大家再找找有哪些成语与“守株待兔”意思接近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知识的关联性。最后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后阅读,读读文言的寓言故事。
18、“守株待兔”其实是说待不到兔
19、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20、线上直播课,小班授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