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古诗句有哪些(100句)
一、含对比的诗句有哪些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3、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4、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6、命题技巧:句子理解,关键词切入。
7、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任凭。④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8、大自然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色彩多样。诗人们热爱自然,也积极深入到其中观察思考,不仅在诗词中描绘出缤纷多姿的美丽世界,也让古典诗词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令人爱不释手。
9、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10、命题技巧:主句分析,重在理解;总体概括,景情联系。
11、有人说,本词下阕所写“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和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6分)
12、解析“受恩必报”错误,诗歌尾联表达的诗人对待恩惠的态度是,接受恩惠需要有理由,不能随便地接受别人的恩惠。
1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曹诗“三十年前”到现在,岁月流逝,但依然“手臂强健嫌弓太软,眼睛明亮能看清楚战阵”,可见其老当益壮,豪情万丈。而辛词《破阵子》主要回忆沙场秋点兵、意气扬扬和反击战的凯旋,尽显英雄气概,但结尾回到现实,一句“可怜白发生”,揭示主题,英雄迟暮,功业未成。
14、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15、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16、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17、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1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9、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20、您的支持永远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二、对比的古诗句有哪些
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5、(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6、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7、8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比喻)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拟人)诗句如: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通感)“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设问)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9、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0、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1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2、(例6)(20高考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13、A.首联“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14、(1)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
15、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7、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19、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0、(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三、描写对比的诗句有哪些
1、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3、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题——古代诗歌比较阅读
4、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5、比较诗歌的风格的差异
6、B.诗的第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7、(2)“乔木峥嵘明月中”,我们想象诗人待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可以用“清幽”“幽静”来形容。
8、问题:甲、乙两首《寒食》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是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龚自珍)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1、“反讽”一词,首先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之中,为现代西方的文艺批评所习用,新批评派更是将反讽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反讽”的技巧,在现代的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它的特征是:作者含蓄地写出相反相乖的具体事象,让表面描述与真实意旨互相对立,让表层言语层次与内在言语层次分裂,不一语道破讽刺对象的值得嘲讽和鞭挞之处,而让读者去思而得之。在刘长卿这首诗中,如果是“明时”,战功卓著的老将怎么会“罢归”呢?诗人“反讽”之意隐然可见。刘长卿自己两次被诬陷而遭贬谪,这位性格刚直的诗人就曾发过“长年气尚冤”、“白首衔冤欲问天”的牢骚,由此及彼,由人及己,他对送别的将军的同情就可想而知了。
12、高考诗歌对比鉴赏题做题技巧归纳
13、(1)解答“对比”类试题,要依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4、《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城》李贺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南园十三首》李贺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休洗红》李贺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寄蜀客》李商隐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
15、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16、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1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18、(李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译句: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李白才思敏捷,创作速度很快。
20、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四、含有对比的诗句有哪些
1、(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20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3、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4、解析:两首诗歌都是写景记游诗。《游山西村》通过写农村丰收之年的待客情形、山间水畔的明媚风光、古老的乡土民俗以及自己乘月拄杖夜游,表达了自己对淳朴民风、民俗的热爱。其中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流传的哲理名句。《西村》则侧重写了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此地乡村风景的热爱。
5、(例1)(20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8、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9、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0、这首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首句写的是“衾枕冷”,这其实就是因为下雪夜冷。冻醒后抬头看见窗外很亮,这也是因雪所致。末一句写听到的“折竹声”,更是写出夜雪之大,雪压断了竹枝。全诗从触觉、视觉、听觉多角度侧面描写,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1、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12、(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3、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14、C.尾联想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对朋友新作的喜爱之情。
15、“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即分析两首诗歌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16、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句含意、表现方法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17、就对比的内容而言,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静的对比、虚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乐的对比、贫富对比等。
18、贵族之家“歌钟沸”与平民百姓盼望“翠銮归”,“十口”之家与“独雁飞”形成对比。二是叙事的视角选择,以“北来人二首”为题,诗歌开头说“试说东都事”(提起东京的事),明显是以“北来人”的口气来写诗,写其所见、所思、所感,这样就显得更具真实性、感染力。三是叙事的用词,“残”(残破)“泣”(哭泣)融入诗人国破家亡的依感,特别是“独雁飞”的“独”字更有许多凄凉、孤独之意。
19、(杜甫)(通感)“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设问)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注)①德祐,德祐乙亥,1275年。次年,元兵攻入临安,南宋灭亡。②飞书传羽,指元兵将至的军情报告,有人曾作诗句“羽书莫报樊城急”。
五、含有对比的古诗
1、一个“绿”字,既炼字精准,也渲染出春天里碧绿的河岸,凸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深刻印象,从而为尾句的抒情蓄势,可谓点睛之笔。后两句也表达了荆公对君王的忠诚、和对社稷的奉献精神,所以才不知何时可以归乡。
2、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3、(1)“园花经雨百般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花园,里面种了许多花,都开放了。一场雨过后,花朵显得更加娇艳美丽。这样的景色,可以用“艳丽”“娇艳”等词来形容。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5、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6、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古风二首》
7、步骤清晰,答题规范。
8、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9、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10、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鉴赏诗歌,重在领悟诗的意境,能够领悟诗词的意境就能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因此,比较诗歌的意境的差异便成为考查点。
11、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12、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4、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15、桂林山水,杜甫在成都草堂都心向往之地写过“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寄杨五桂州谭》),韩愈在京城送人外放桂林也曾称美该地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李商隐从北方入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之幕,也曾说“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桂林》),它成了历代的歌者争相吟咏的对象。桂林市内的独秀峰当然更是如此,请看下面两首诗:
16、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17、(2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1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作者:高适 (唐代) 译句: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19、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0、请从整体上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的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