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用对比的手法写诗(100句)

2023-01-29 16:24:2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有对比手法的自创诗

1、那可怜的风筝被狠狠地摔在地上。

2、再看“冷峻”的韩东如何写诗:

3、译句: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4、开头以诗人解题的情景使读者有强烈的现场感;第二句表达了表达了诗人充满疑惑时打开书本引出下文,书本似朝阳,照亮了黑暗之处;第三句描述了青春的价值在于努力,在于奋斗;最后一句指的是奋斗后的青春,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毫无遗憾。

5、当年,经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内,一片荒芜,到处是杂草和树木,破败的城池掩映其中,四十五岁的杜甫,忍不住叹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在这首词中写道的荠麦青青,与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妙。

6、倡议发起新白话文运动

7、我害怕一草一木都成镜花水月把戏

8、老师,您的学案已做好!

9、青春虽短暂,但却充满意义。我们或许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也会体会到从前或是将来都无法体会到的感受。或许在青春结束之时,我们会感到喜悦、后悔、怀念、不舍。但青春这趟旅途终将使我们热泪盈眶。

10、我们的青春将永远存在,

11、郑板桥在梦里怀念故乡扬州,温柔多情的扬州,何尝不惦记他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呢?他想念不堪烟锁的隋堤绿柳,想念潮打三更瓜步月,想念雨荒十里红桥火,还有红润晶莹的颗颗樱桃。让天下人都魂牵梦萦的扬州,一直都是那么可爱啊。

12、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13、修心•快乐校园生活黄冈天有高级中学

14、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15、等待雨过天晴的心情重归宁静

16、姜夔的扬州慢一词,四次化用杜牧的诗句,借用风流倜傥的才子在扬州的经历,形成今昔对比。情景交融,也是姜夔创作这首词的特点。将内心的感情代入风景,以欢乐反衬哀怨、忧愁的写作手法,也是这首词的特色。

17、姜夔性格潇洒,行为不羁,连朱熹都对他另眼相看,佩服他精通礼乐,非常喜欢他的诗文。位卑未敢忘忧国,姜夔正是如此。在他六十七年的人生里,写下很多经典诗词,每一首都是精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首扬州慢。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的脚步,回到南宋的扬州,看一下当时的风景。

18、彩霞濯满天,明月作烛台。

19、无论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清角吹寒,寂寞的空城,杜牧的难赋深情,桥边红药,都是为了衬托悲剧氛围。王夫之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姜夔运用得尤为巧妙。

20、寒冷的冬夜,诗人独自站在桥边,看着滔滔流水,感慨万分。纵使每年的春天,桥边的芍药花像往日一样绽放美丽的容颜,又是为谁而开?又有谁会有心情去欣赏呢?诗人以疑问的方式收尾,将无奈、伤感、悲愤之情融入景中,催人泪下。

二、用对比的手法写诗

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

2、作业缠绕,似斩妖除魔,早生华发。

3、等待着一抹晨光划破夜空间的两人十指相扣

4、诗歌鉴赏题是历年高考试题中难度较高、考查范围较广的一类题型。根据上述考点梳理,不难发现: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情感内容的概括、分析是高频考点。其次,题干的设问的方式有明显变化:比如在07—12年的真题中,要求考生分析句子或整首诗的“表现手法”,答题范围覆盖面广;从13年开始,在题干中开始明确出现具体的某个或两个手法,要求考生聚焦该手法,结合诗歌内容来进行分析。

5、从景与物的维度来看,常见的对比类别有:

6、今天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中的诗性。

7、追逐rap是他的热爱。

8、这首诗歌的意象有手、舟、愁、狗、眼眸、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全诗积极向上、韵律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9、“教师文苑”栏目: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原创文学作品,散文、诗歌、小小说等文体皆可,主题积极健康,1500字以内。

10、(2)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见《诗刊》1980年8期

11、拼搏奋斗,一时多少豪杰。

12、而姜夔则不同,他有意为词,姜夔融合了宋词清空和骚雅的特色,融合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词的审美思维,并加以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词风。因为早年学过江西诗派的诗风,所以他学以致用,用清雅脱俗的文笔填词,从而摆脱了婉约派之前柔靡的做派。

13、曾否如那葵花般迎难而行?

14、老师=知识=财富=尊严=自由=诗意……?

15、不经意间看到遍地金黄的落叶

16、邮箱:hzywkdb007@1com

17、它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18、他身上有书生的儒雅,又有音乐家的飘逸。根据史书的记载,姜夔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如神仙中人。他终生布衣、科考失意,未曾谋得一官半职。耿直清高的姜夔,一生浪迹江湖。他卓尔不群,超凡脱俗,宛如闲云野鹤一般。

19、从时空维度来看,诗歌中常见的对比类别有:

20、高一(2)班优秀诗歌展示

三、有对比手法的自创诗歌

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词中的二十四桥,是一座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诗人善于化用前人的诗词,将诗意完美融入词的语境。杜牧诗中曾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浪漫,诗人以此反衬冷月无声的悲哀。

2、为下午的迈进积蓄力量。

3、他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词,便是这首用扬州慢填词的淮左名都。这首被选入中学教材的宋词,感动了无数少年。多年后重读,心情依然难以平复。

4、作答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5、除了于坚所说的诗歌写作是一种神性的写作,韩东对民间的定义也来源于神秘主义:“首先,它的作者是完全的个人,是个人对他的创造完全彻底地负责。同时它不被传统和民族大众的审美倾向所束缚,在时间上不指向过去,不指向具有数千年文明史血脉流传和肉体繁衍的大地。它不投靠传统、民族和人民混合构成的庞然大物。在此比照中民间再次证明了它至关重要的独立性。它与民俗风情无关,与喜闻乐见无关,与口口相传无关,立足于现实存在,面向未知与未来。它的任务不是传承、挖掘和在时间中的自然变异,而是艺术为本的自由创造。”

6、想起篮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的少年

7、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8、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9、便忍不住将它全部占有。

10、走向实现梦想的美好远方。

1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2、(1)程代熙《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见《诗刊》1981年第4期

13、本诗主写青春,青春是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四射,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好奇,运用修辞引用等手法,写出青春的生命力和活力,让人为之振奋,感慨青春之生机,这是一首赞美青春,点出青春因努力拼搏奋斗,既已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14、似一场永不停息的寻梦之旅。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惧风雨,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

16、骀荡东风绿满山,阳光细雨润平川。

17、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18、比方还有萧开愚的一首《嘀咕》,捏着鼻子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他观察月亮直到双目失明。/他告诉她他想哭,痛哭。/她搀扶着他走下图书馆的台阶,/“但是,”她说,“那违背了初衷。”/她肩头一震,但并不懂得话语中的热情。/她请求他把疲惫的头颅/垂在她的胸口休息几分钟,/她说:“好吗?”并落下眼泪。/月亮词语诗人虚幻的名声,/它蓝色的光剑刺杀了生活,/他说:“我是一个旧式天文学家,/但毕竟不是一个诗人。”/她告诉他在遥远的远方,星空中/而她搀扶着他的影子/她对他耳语,“我只爱你的尸体!”/她真想告诉他她只爱他的影子。/他自言自语讨论声名与利益/走到大街上,穿过斑马线,/车轮滚滚载着人群飞驰而过,/他对她说:“快一点!快一点!”

19、“12358”高效课堂模式,是由我校库锋冈校长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提出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20、她知道,她不仅要向下扎根,也要向上生长。

四、对比手法的诗歌自创

1、根据参考答案,概括出三处对比的类别。

2、前两节讲述了“我”爬山和小孩上台。“蛇”象征着心中的畏惧,小孩顶着压力上台,都体现了青春应该不惧一切,勇往直前。第三节用大圣还想再战天宫,引出下文追逐梦想,不论结果如何,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是有价值的。第四到第七节反驳旁人的天命难改,揭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和奋斗是实现梦想最好的办法。

3、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有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他和苏轼一样,是一位难得的全才,他精通书法,自创了《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曲,是有名的词曲作家。他的散文、诗词,为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名人欣赏。

4、过去“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的热闹、繁华景象

5、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6、然而朦胧诗及其以后的先锋诗歌可不管这些,他们冲决一切网罗,高歌猛进,终于进入病句诗与薛蟠体的时代。

7、丝线般的雨总是淅淅沥沥。

8、今天,高三年级教研组组长王慧勤老师就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高效课堂示范课!

9、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披上蓑衣,

10、人与他人:包括个体之间的对比(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群体之间的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等等。

11、“岁月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防坠暮年。”

12、法律顾问: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主任马伟

13、唐朝的扬州,无比繁华,杜牧在此,曾以酒为伴,流连于秦楼楚馆,与佳人对饮作诗。纵然以杜牧的才情,能写出豆蔻的精妙之词,能赋得青楼浪漫华丽诗词,当他看到如今的扬州,残破如荒郊,旧伤新痕的草木在风中哀嚎,也无法写出深情款款的诗文。此情此景,正如南唐后主李煜所说,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14、(设计意图)聚焦问题解决,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明确具体的解题方法。

15、思绪编织出一张记忆的蛛网

16、青春有梦少年狂,苦学习,有担当,远眺未来,壮志冲云霄。心中有梦有方向,强国梦,看少年。

1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以神秘主义为特征的浪漫主义在80年代以后由于名声不佳,一度似乎销声匿迹。谁也想不到它会披着“民间”的外衣在90年代再度出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人中国后,或斗争或联合达一个世纪之久,到90年代居然统一在“现代派”、“先锋诗”、“象征主义”的旗帜下继续演出。由此也可见“传统”的强大。

19、回归教材,梳理整合诗歌中的对比类别。

2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五、对比手法写诗

1、只求尽心尽力,但求问心无愧。

2、(设计意图)2013年浙江卷诗歌鉴赏第2题同样是考查“对比”手法,但问法不同,答题方向就会不同,因此,将此题作为学生课后探究的内容。

3、今夏的天宇间仍依稀闪烁着星点

4、冷暖明暗对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无论与否我都想轻轻地对你说:

6、本诗通过多个意象写出了青春的激情与热烈,体现了正值青春的少年渴望施展拳脚,实现远大抱负的志向。诗中“火焰”代表了炽热、光明和热烈。既体现了少年的青春之路一片光明,也暗示了他如火般的青春必将大放异彩。“雄鹰”、“巨龙”体现了少年的远大志向,要打破世人对年轻人固有的看法,让他们看看这是谁的时代!文末“连小草也在发光发热”体现了少年从小事做起的恒心。

7、译句: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8、陈蒙萌,浙江省桐庐中学语文教师,从教近七年。曾获杭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杭州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桐庐县优秀班主任、桐庐县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等荣誉。向往“民主课堂”,秉持“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教育理念,希冀共学生同成长。

9、译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10、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1、人间别久不成悲,这是姜夔最让人动容的一句诗。离别的时间久了,曾经的伤痛,会被时光抹去印记。但是真的会忘记吗?

12、6个“青春是什么”运用反复手法,层层叠进

13、(教学研讨)何为|圣经文化母题的投影与民众精神的救赎——试析《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叙述模式及主题内容

14、披甲驱前只为,独登五岳观霞。

15、(3)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见《诗刊》1981年3期;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见《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1期

16、在我的感受中,青春易逝,但却充满美好,如今十五六岁的我们都在慢慢长大,和不同的人相遇,和不同的人分离,一切都是未知,没有人会知道青春的下一站究竟在哪里。但我们在青春的诗里,变得成熟,变得与世相依,是青春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美好。而正应了这一句话:“青春,美得像一首诗。”没错,用一生写出来的诗。

17、以希望为帆,心似离弦箭。

18、遥想自己当年,于万人之首,英俊潇洒。

19、整首词是词人以梦象征青春岁月——初中三年为惊心动魄的游海之途,而高中以至未来的一切是布满荆棘、烟雨朦胧的未知险道。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20、我要将我的光芒洒向世界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