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 手法(100句)
一、对比手法的现代诗
1、此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有的侧重写形,有的侧重写神。刻意形容,则物趣盎然;摄取魂魄,则必有远韵。
3、①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
4、《天涯海角遇知音》人生何处不相逢,相识相知存知已。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涯海角遇知音。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闲蹇驴嘶。
5、实际上,文无定法,诗歌创作也是一样。但是在诗人们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却形成了一些能够被人们接受的创作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初学者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6、这首诗大致化用了三首唐诗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写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由月而思乡;“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孟郊),由思乡赞颂母爱,于是翻出一个新的意境:月亮——慈母的眼睛!
7、关于“诗的含蓄”我们在以前经过,但那是从诗的意境着笔的,现在讲的是技法方面。所谓含蓄,就是思想感情融铸于精炼、鲜明、生动的语言之中,寄寓于作者精心选择的形象之内,不一语道破,而让读者去揣摩,去体会。司空图把含蓄的作用精辟地概括为一句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8、现在“惟有鹧鸪飞”的凄凉景象
9、巧用数字,使诗意盎然,在古代诗歌中比比皆是,而在现代新诗中也不乏其例。
10、综上所述,鲁迅的《故乡》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从作者的理想来看,两文都不失积极乐观的思想。尽管两文作者都是用批判的眼光看社会,有力抨击了社会的积弊,但小说的结尾又透露出乐观的亮色。我认为两文都同等有深度和不分伯仲。《故乡》:惜故乡满目疮痍徒留辛酸泪,愿后辈开辟新路共建新中华。《我的叔叔于勒》:悲世间人心冷漠,叹社会金钱无情!
11、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2、具有高雅谐趣的小诗,用来赏玩,可娱悦身心;用来品味,可给人教益。
13、小说:①长篇。梁斌《红旗谱》、杜鹏程《保卫延安》、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周立波《上海的早晨》、欧阳山《三家巷》、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孙犁《风云初记》、李准《黄河东流去》、柳青《创业史》、张扬《第二次握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古华《芙蓉镇》、张洁《沉重的翅膀》、陈忠实《白鹿原》、路遥《平凡的世界》、苏叔阳《故土》,以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蛙》。
14、谁说你一吹过就无影无踪?
15、《人·树·鸟》寥寥两行,警策醒人。作为万物的主宰,人类将日愈孤单,如果树木倒下,鸟儿停止歌唱和飞翔,野兽消灭殆尽,人类必须重新估计自身的处境。因为任何形式下的剥夺自然,实际上是在剥夺自己,并最终将自己置身于困境之中。
16、例1:“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17、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8、戏剧。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曹禺执笔,和梅阡、于是之合作的《胆剑篇》。
19、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李白和王昌龄,是两位同时齐名的七言绝句大师。他曾以七绝组诗抒写重大的政治感情,如《上皇西巡南京歌》等。在这些诗中,他用写古诗的手段来写小诗,形成一种特殊的风貌。但是,总观其七绝诗,成就最高的却是一些赠别、怀古、游览之作。尤其是赠别绝句,更以其深挚强烈的感情和清新流利的风格为千古读者所赞赏。
20、以蝉声比喻明朗的阳光,多么新鲜独特!但这绝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比喻,“蝉声”属于听觉,“阳光”属于视觉,这就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的转化,充分体现了美感的丰富性。
二、现代诗 手法
1、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明哲的《美猴王》和《阿拉克涅》;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诗中的意境虽不恢宏壮丽,却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样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3、其实,在那乌云蔽日的时刻
4、诗人拜谒不幸早逝的肖红之墓,似乎并没有哀悼的表示,而简直是羡慕。其实,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诗行,含蓄地流露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深刻地表达了对肖红的痛悼!四句小诗,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烈感染力。
5、作为朦胧派诗人的北岛,与其他同类型诗人相比,有更清醒理性的思辨力,这也让他的诗歌偏于冷峻坚硬。
6、逆挽手法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于情理,使前后跌宕,又浑然一体。
7、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令是小诗,也要讲求蓄势兴波,平地起峰峦,这样才耐读、耐嚼,动人心魄。
8、古今(今昔)对比,往往与盛衰对比、物是人非(永恒与短暂)、虚实对比等交叉存在。
9、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独得语,是诗人独到的心得与体会,诗中有了独得语,那就是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它会令读者玩味无穷,从而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2、这首诗创作于1971年,是诗人余光中从海外回归祖国后所写的一首现代诗。
13、有了上两句的叙述、铺垫,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郁勃的感情,而任其象清泉一样迸射出来,恣意漫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而诗人自己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一叶孤舟鼓帆向东漂去,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下,天地间,仿佛只留下诗人孑然而立,望着万古不歇的长江在天边滚滚而流。诗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惜别和孤寂之感啊!这里,诗人完全摆脱了一般的写情方法,而将深挚的情思溶注进生动的面面中,使诗情画意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14、诗的前面两句写自己已经上船,将要别行,而汪伦却忽然踏歌来送,这两句既切合情理,又出人意外。因为“将欲行”而未行,所以可能听到“岸上踏歌声”;而先写听到的歌声,再写唱歌的人,这也符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诗人乘舟鼓帆,即将登程,并未想到有人来送他,因此闻歌声已觉突然,见汪伦更感惊异,意外的喜悦油然而生,撞击心房,奔流笔底。写意外之事,用意外之笔,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15、桂林的山是静态的自然景观,诗人却采取动态的描写,以虚比实,化静为动,卷平地波澜,愈见桂林山之奇特和壮观。
16、这首小诗句句用数,一数复用,通贯全篇,传神地描绘出获得新生的人们奔走相告、喜不自胜的情形。全诗“一”字凡七用,不仅毫无单调重复之感,反而跳跃腾挪,节奏紧促,韵律和谐,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17、通感,是具体情境下巧妙联想的产物,是对眼睛与心灵通力合作后获得微妙联想的强调,是诗人在艺术表现领域里进行纵深方向探索的结果。
18、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19、比如,黄士如有首寓言小诗写道:
20、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三、运用对比手法的现代诗歌
1、《往事》妙在化具体为抽象,大处着笔,举重若轻。
2、这根,最知道故土的温热
3、《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5、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6、满树,都是我的回忆……
7、请看,流沙河的《重逢》:
8、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9、我年近半百才忝列先生的门下,最为不才;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头萧萧的白发。惭愧呀韩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多年来清闲无事陪着诸位儒生在曲台编书就这样消磨了几多年华。每次佳节我都在忧愁中度过,曾今的雄心壮志在酒醉中才会偶尔显露出来。冒雨晚归夜深天寒难以入睡,自己把韩公的新诗翻来覆去地看。
10、第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11、年轻人跳槽了,企业才会(痛定思痛),找到问题点并去改进,并且希望这种改进能够让后来的(年轻人)能够认可并激发工作动力,确保员工能够稳定。总结:企业不要等着员工去对比外围同行,而应从公司层面建立(对标)机制,有意识有组织的主动去和先进企业、兄弟企业进行对比,查漏补缺,建立能够让员工(安心工作的平台)。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不会担心年轻人去比较,害怕新人会跳槽。个人见解,我是(纸箱客),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感谢阅读和(关注),关注后可以看到更多的分享和回答。感谢邀请,具体请看下文:
1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13、作者从早年亲切的生活回忆和对农村现实的细致观察出发,紧紧把握住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艺术表现角度,生动传神而又蕴藉含蓄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异。
14、诗歌先抑后扬,心理由恐惧变为欣喜,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生命之美的讴歌。
15、诗歌总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16、描写和咏叹“一线天”的诗很多,“一线天”也是静景,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诗人却喻为一次撼地惊天的未遂“呐喊”,可谓“石破天惊”式的奇想,化静为动,令人叹绝。
17、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18、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19、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20、再请看,下面的这首《遗憾》:
四、现代诗赏析技巧
1、在这首小诗里,悠悠的乡思与悠悠的小河在旋律上达到和谐的统给人以回环往复的遐思和回味。
2、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3、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奇葩。寻找新鲜的比喻,也就是要善于展开联想,善于由此及彼,使“此”的某一特征在“彼”中得到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
5、在这里,会洗掉我心上的软弱,
6、诗有生动优美的情趣,深刻隽永的理趣,还有幽默高雅的谐趣。
7、(析)“小白长红”指白花少,红花多。园中春花的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的结局,形成对比,藉以抒发个人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华,犹如“越女”,然而因避父讳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诗悲剧气氛浓烈。“嫁与春风不用媒”说得轻松,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
8、如果没有年轻人的跳槽,企业也许会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飘飘然也说不定,固步自封是这样的企业秉承的路线。
9、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10、《鱼我所欲也》一文先以鱼和熊掌设喻,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进行论证,第一步推理进行因果论证,由因推出果;第二步推理是假设推理,从反面逆证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义),所恶有甚于死者(不义)。
11、一跨上乡土,就恢复了童年……
12、把一张彩色的手帕忘在山巅,
13、再比如,雷抒雁的《信仰》:
14、(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15、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16、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DELTA(C3,D3)。
17、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狼爱上羊”而且还“爱的疯狂,他们相互搀扶去远方”。)
18、其实,所谓诗出侧面,就是说诗往往只抓住描绘对象的特征,在考张和比拟中施展诗之所能,诗之魅力。任何笨拙的描写,繁琐的表述,都只会败坏诗的胃口。
19、例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20、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五、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
1、一段经典的君臣对话(非常精辟!)
2、比喻,在诗歌创作中常被使用,有的比喻被用滥了就会使诗歌显得很俗,因此,在诗的创作中,人们往往去寻找新鲜的比喻。因为一个新鲜的比喻首先是诗人对生活的一次新发现、新感受和新理解,会使歌更有新意。
3、概念不明;找错对比点;遗漏对比点。
4、你垂下头,茫然不知所向
5、《氓》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6、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7、但我更爱她在秋日的暮霭中,
8、因为无法表达光明的主题
9、对比不是比较。比较的两者强调的是不同,而对比的双方强调的是矛盾与对立。
10、从人的维度来看,诗歌中常见的对比类别有:
11、(1)“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12、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想象,“托物言志”、“寓意于物”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象征在诗歌创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诗往往好像是在咏叹、抒写某一自然现象,但实际上它的本意并不在此,而在这种现象本身所寄寓的象征义。
13、这首诗读上去非常有音乐感。细看这首诗的外在形式,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在形式甚至字数上完全相同。因此有一种奇异的乐感,它会让人产生回环往复的感觉。正是这种形式,把“她”的美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从中也可以读出诗人对“她”的着迷和爱恋。
14、找出对比点,分析对比的构成。(对比双方一定有共同的对比点)
15、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6、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回答: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优美、宁静、和谐 《归园田居》(其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辞官归来隐居园田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17、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18、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19、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20、请看,王怀让的《农村小景》只有四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