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山行这首诗的景物有哪些(100句)

2023-01-27 18:40: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山行古诗中有哪些景物

1、②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这些景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2、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3、指导写——生字教学

4、生:橙黄橘绿是不是指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5、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8、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9、古诗《山行》中写的景物有:寒山、白云、枫叶、石径、人家、枫林。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房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

10、古诗三首:《山行》《夜书所见》《赠刘景文》

11、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2、——我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看出是秋天,枫叶在春夏秋冬都有,但是在秋天会变得更红。

13、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2个字。

14、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15、(1)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书)从这些景物中,你们知道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16、——诗中写到“一灯明”,寒夜中,秋风中,闪着亮光的灯火本身就给人温暖的感觉。

17、(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18、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19、huìchónɡtúnlúyá

20、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二、山行这首诗的景物有哪些

1、(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文字中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浓浓的“想家”“乡愁”之情读出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自由读)

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这三首诗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秋天?请把这些能让人感受到秋天词句圈画出来。

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的弊病。

7、比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就说明是秋天。又如《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犹有做霜枝”中“菊残”就点明是秋天。《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秋风”便是点出是秋天。

8、赏心悦目(shǎngxīnyuèmù):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9、本课是三首古诗的教学。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地分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诗歌内容,边读边想,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此外,我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想象,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同时,我也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

10、感情朗读。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11、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12、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13、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14、挑促织一灯明(秋风动客情)思乡(孤独)

15、师:看来小朋友们懂得可真不少!

16、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们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们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学生交流)

17、(3)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在杭州,刘景文也在杭州,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两个人是好朋友。这个刘景文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苏轼喜欢、敬佩他,但是刘景文仕途不顺,写这首诗的时候,刘景文58岁了,只谋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总是受不到重用。你们说,苏轼写这样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18、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19、陶然(táorán):形容舒畅快乐的样子:~自得。

20、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进而解题。

三、山行古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1、小组内展示书写情况,欣赏评价。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3、描写了山石小路、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秋季的美丽的景色

4、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了什么?(板书:动客情)

5、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6、(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7、(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8、此诗描写了一幅山林秋色图。

9、《诗词大发现一一古诗词创意图解》,蒋军晶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0、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11、(1)读一读这首诗。(2)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互相讨论,再和同伴说一说诗的意思。

12、(3)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13、(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14、燕子们衔着刚融化的泥土忙着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成对的鸳鸯。

15、《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勺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路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16、这首诗描写和赞美的是深秋中山林的景色。诗歌:《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前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能看见几户人家。我停下来欣赏着山中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远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17、rónɡ√yàn√yuān√yānɡ√

18、NO.6~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19、指导朗读: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现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

20、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四、山行古诗里有哪些景物

1、“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些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你们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3、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4、(4)想象诗歌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动客情”是指诗人开始思念远方的家乡。

6、改作“青”或“苍”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山的特色: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何等惊喜!

7、(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8、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9、“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10、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11、《山行》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山深远,石径曲长,白云袅袅,人家暖暖,一驱深秋清冷之意。后两句写出的枫林比二月春花还艳丽,使诗人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从“寒山”和“霜叶”这两个词不难看出古诗写的就是秋天的景色。

12、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3、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14、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15、(1)在这首诗里,诗人主要写了秋天的两种景物。前两句一种,后两句一种,你发现了吗?诗人听到看到这两样景物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16、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教师解释诗意后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两句诗。

17、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18、《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19、背诵指导:可在熟读古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景物或重点词语进行背诵。如《山行》:“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赠刘景文》:“荷尽——菊残——好景——绿”;《夜书所见》:“梧叶、寒声——秋风、客情——儿童、促织——篱落、灯明”。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五、山行这首古诗写了哪几种景物

1、诗中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吗?(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我从“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句可以看出,因为里面直接提到了秋风了。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4、——我也从“荷尽已无擎雨盖”里看出,荷叶残败后挡不了风雨,所以叫“已无擎雨盖”,荷叶都残败了就说明到了深秋了。

5、(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6、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7、(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8、(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9、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10、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1、——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子和橘子却非常鲜艳结实,其它植物凋谢残败了,但是橘子和橙子却在寒冷的深秋初冬时生长,“一年好景君须记”说明苏轼非常喜欢”橙黄橘绿“。

12、(2)解读感悟诗句。(出示课件)

13、(哇哦)白云生处有人家。

14、《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15、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16、生:我看到了那一片黄色的是菊花。

17、⑵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斜:为倾斜的意思。

18、每日为您诵读诗词、美文!

19、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0、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