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100句)
一、古诗二首《小池》
1、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2、四年下古诗二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古诗三首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
3、讲透、背写:50+首小学六年重点古诗
4、12《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5、(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6、尖:上部第一笔是“|”,不要写成“」”。
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8、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将唐代白居易《池上》和宋代杨万里《小池》放在一起,合为《古诗二首》。——①这两首诗所描绘的都是夏日情景,都与池塘、莲荷有关。《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小荷才露尖尖角”。——②写作手法相似,都是抓住细节,寥寥几笔写出闲情逸趣。《池上》:“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③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情趣,便于学生诵读理解。
9、小荷才刚刚露出尖尖的菱角。
10、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11、春天,柳叶露出()而细的(),游客非常喜()它们。
12、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3、想象读: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值得我们学习。在你脑海里能想象着更多的美景读一读吗?要读出你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你试试。
14、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5、教师总结:(课件15)
16、认识“流”“柔”等生字,会写“爱、尖”等生字。
17、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18、齐读全诗。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19、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0、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二、池上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2、原文:《小池》宋代:杨万里
3、角jiǎo(牛角)jué(角色)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5、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今天我们就追随着诗人去欣赏一方池塘里夏天的美景。(课件2)
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8、迹jì(足迹)(踪迹)
9、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10、小池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11、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12、爱读、会说:50+篇精选短文
13、①你认为哪个字最好,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14、萍píng(萍踪)(萍水相逢)
15、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16、古诗《小池》《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7、zōnɡfúpínɡlù
18、流liú(流水)(流汗)
19、点击播放示范版卉卉老师读课文
20、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三、古诗二首《小池》杨万里
1、无他,一来觉得它的文字很特别,和很多自媒体的爆文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二来被里面的故事打动了,反复看了几遍,觉得很好也想分享给我读者们。另外一个原因也就是因为我们是做语文教育的,希望给家长和孩子们一个理念:文字是有力量的!而且是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你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会不会也有动力让自己或者孩子去学习和掌握这种神奇的力量?!
2、同桌互读,背诵读。
3、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泉水(qúnquán)蜻蜓(qīnɡqīn)
6、……夏天,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7、《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刻画了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8、《小池》古诗全文的白话文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9、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二首白居易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10、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11、137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池是一年级下册的古诗。
12、(7)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13、《池上》诗中主要人物是小娃。诗句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可以去百度百科里查查。……夏天,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色
14、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5、流水(liúniú)柔柳(réróu)
16、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17、点击上方绿标听娓娓老师陪孩子学语文
18、liúróuquánqīnɡ
19、(课文常读常新,知识日积月累)
20、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四、12古诗二首小池
1、白话意思: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
4、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5、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6、《小池》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7、等你来拿哦......
8、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9、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0、五年上古诗二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
11、《池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12、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13、孩子古诗背得熟,但都说不出意思?
14、偷偷地采下白莲正准备回家。
15、踪迹:本文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16、1:指的是:小河池塘。2:简介:《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3: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7、爱∴中间是,不要写成“一”。
18、露lù(露珠)lòu(露面)
19、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20、唐代·白居易《池上》
五、《小池》
1、孩子只爱听书不爱看书?
2、露lù(露水)(露珠)
3、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4、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扩展资料《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5、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6、学生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7、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小夜曲,大风歌。潋滟对嵯峨。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8、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10、南昌地区小朋友,免费语音测评
11、(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找一生读。
12、四年上古诗两首绝句朝发白帝城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李乐坐在一棵大下朗读《小池》这诗。
14、他的老家就在这个()子里。
15、六年上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游子吟
16、字词学习——易读错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
17、三年下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
18、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9、这是一个()色的气球。
20、踪zōng(踪迹)(失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