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赛龙舟的诗句有哪些(100句)

2023-02-06 13:09: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儿童赛龙舟的诗句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今年阳历的六月十四号。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3、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4、锦岸吴船鼓。问沙鸥、当日沈湘,是何端午。长恨青青朱门艾,结束腰身似虎。空泪落、婵媛嬃女。我醉招累清醒否,算平生、清又醒还误。累笑我,醉中语。

5、建云斿,建云斿,土风到处总相犹。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6、这是一片净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

7、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许诺,我会牢牢嵌进心里,永不忘记!

8、“加油,加油!”一声声鼓舞的声音在大河上此起彼伏,队员们齐心协力,拿着桨奋力向前划着。还有一位队员敲着鼓为队员打气、加油,指挥着他们,希望能够得冠军。队员们划出的水波快速向后退,龙舟像箭一样在大河上飞快地向前行驶。快到终点了,队员们使出全身的力气向终点划去,“噢,胜利了!”——队员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9、绣周张,绣周张,楼台帘幕絮高扬。谁赋珠宫并贝阙,怀王去后去沉湘。

10、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1、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12、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3、(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14、重磅!明年起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最重要的是这科...

15、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16、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7、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8、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19、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2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二、赛龙舟的诗句有哪些

1、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2、看!他们划得很整齐,总是一块抬桨,一块落下桨,连桨抬得高度都一样。岸边的观众都伸长脖子,看着这一场精彩的比赛,还高声地喊:“加油,加油。”

3、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4、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5、这首词写端午节雨中眺望的感触。上片写雨中景色,颇富诗情画意,新荷、画船、红桥一一掠过,生机盎然。下片扣住端午,由后人的怀念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

6、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7、人们互相嬉闹狂欢庆祝,

8、传说这一天是恶月恶日,

9、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10、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11、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12、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13、(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14、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15、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6、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17、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

18、彩结灵符聊辟鬼,盘堆昌歜故愁吾。

19、(写作提高)描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好开头好结尾

20、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三、赛龙舟的古诗大全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3、蹋青青,蹋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4、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5、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6、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7、《竞渡诗》——唐代卢肇

8、端午节到了,一说到端午节我们就会想到粽子。是的,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很热闹,都在包粽子,今年我也要学包粽子。今天上午,我和弟弟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9、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10、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11、湖亭观竞渡年代:(宋)作者:(楼钥)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12、唐代时,划龙舟十分盛行,唐代的许多皇帝曾亲自观看龙舟竞赛。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13、一丈戎葵倚绣窗,雨足江南好时节。

14、你的支持就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15、菖蒲是我很喜欢的植物,在城里一年中唯有端午看得见,每年端午节那天少不了买几根长得很漂亮的。挑菖蒲叶片长长、绿得发亮的,根也是干干净净、白中带红的。和着艾草一起带回家。挂在门边,有个端午的意思。

16、(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17、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18、不过这次我学会了包粽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19、这个周四就是端午节,我们专门为孩子们整理了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名句、端午节范文,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20、《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

四、有关赛龙舟的诗词

1、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4、我年年都要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5、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6、端午节还有很多活动,主要活动有两个,分别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7、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

8、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9、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10、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11、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情,屈原跳进大江中,以死来表示自己的爱国之情,楚国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鱼吃屈原,就包了许多粽子,以此来堵住鱼的嘴,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了。不过,这已经晚了。老百姓都很后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节时,人们就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12、微博|抖音|头条|腾讯|网易|搜狐

1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4、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15、6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6、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17、15披发行吟泽畔,带血的嗓音,高亢悲愤的离骚,传正义的天问,激荡于莽莽乾坤。楚王的昏庸,佞臣的险虐,家邦的危机,民生的多艰,戮刺着您心头的痛处。踽行的孤寂,哀鸿的唳鸣,泥泞的道路,黄昏的残照,您在掩涕叹息中坐困愁城。只有幽兰和蕙芷,芳香着一个伟大的诗魂。独醒自洁,在醉昏昏的浊流中挣扎。汨罗江把一个投入碧波的诗祖,化作千古竞渡的龙舟。深深的覆痕,烙印出中华民族的端午节。不朽的屈原,不朽的楚辞,永远成为震撼灵魂的钟声。

18、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19、(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20、深夏病蚕初上簇,旱天薄麦早登场。

五、赞美赛龙舟的诗句

1、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乡包粽子,回到家我叫奶奶跟她说:“奶奶不如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微笑着说:“好啊,现在就开始吧!

2、《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龙沙冰井夏初融,簪笔长随避暑宫。

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5、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6、又是一年端午。这个节日流传至今,最让孩子们惦记的大概是“粽子”了。但是,说起端午的习俗,还有赛龙舟,挂菖蒲、嵩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而说起关于端午的诗词,一样有着诸多文人骚客留下的诸多篇章。

7、小学课本里的名言、俗语、谚语大全90句,背5句胜过20篇范文!

8、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9、(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10、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11、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12、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

1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1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5、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1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7、木作|博物馆|图书馆|亲子农场

18、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19、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20、赏析:诗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有: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