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诗句古诗(100句)
一、最有名的端午节赛龙舟古诗
1、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2、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5、届时,我国4296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54家博物馆(含808家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将通过免费开放、免费讲解、票价折扣、免费活动、青少年教育、革命精神宣讲、文化遗产论坛等多种形式,推出精彩纷呈的遗产日文博活动,集中展现文物保护利用的显著成就,集中宣传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文物工作惠及于民的发展理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个省份5个计划单列市拟举办1200多项革命文物主题宣传活动和文物惠民服务项目(部分地级市、县未统计)。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8、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9、“打望四川|一周文旅记事”
10、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2、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13、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
14、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5、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16、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7、释义:这两句诗是出自宋太宗之手,宋太宗给人描述了一个盛世,龙舟似草一样,轻快而且数目很多,将赛龙舟的湖中心比为仙岛,写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8、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9、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20、建议计划往返自贡、泸州的车辆可以经由银昆高速公路内宜段,厦蓉高速公路隆纳段、成渝段绕行,或经成渝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蒲段、广洪高速公路遂资眉段、隆汉高速公路乐自段、内荣高速公路内威荣段转换其他放射线高速公路通行。
二、端午节赛龙舟诗句古诗
1、回复“乡村”查看成都周边最美村落
2、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
3、苏轼的这首词,上片第二句里有“朝”字,下片第二句里有“云”字,而他爱人的名字就叫“朝云”哦!怎么样,“佳人相见一千年”,这样的情爱深深,有没有打动你?
4、小金县举行《我和我的祖国》群众主题教育活动
5、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当端午节来临时,古代的诗人们都会触景生情而吟诗作赋,以此来纪念屈原或者一些事情,一些诗也流传了下来,那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大全。
6、赏析:《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7、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8、《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9、干货收藏!唐诗宋词之最>>
10、释义:人们在端午节这天都围坐在江边,又惊又喜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缺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11、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2、自古以来有许多写端午节的诗词,吃完香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读读古诗词吧!
13、午日观竞渡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竞渡曲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14、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15、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16、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7、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8、据宝兴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官微消息,在“端午”小长假即将到来之际,为确保来雅安宝兴县的游客能玩得开心,留下美好的记忆,为大家准备以下温馨提示:
19、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初二为端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20、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三、写端午节赛龙舟的古诗
1、文旅部提醒中国游客近期慎往美国旅游
2、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4、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5、千百年来,湖荆大地的百姓一直都在祭祀当年忠于楚国自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诗人慨叹自己怀抱一腔忠君爱国的热血,却堕入受奸人诋毁的平地波澜之中。如今自己在天涯海角历经风雨,但是仍然心存故国复国之梦永生不灭。但是一想到现实却也难免伤感,大好江山已经破败到如此地步,何时才能回到故都啊?声声血泪、句句悲鸣,令人慨叹。
6、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8、词写作者深感内心惆怅,感叹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争光——作为对比,也写出了青年男女人人以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兴高采烈,到处采艾蒿、拔香蒲,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唱歌跳舞,欢庆端午佳节。
9、小四在此祝大家端午快乐
10、《端午》(唐)李隆基
11、《端午日》殷尧藩·唐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2、端午古诗《端午日赐衣》杜甫·唐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3、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4、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15、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1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8、端午节源于中国,本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9、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午日观竞渡》边贡
20、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竞渡曲》刘禹锡
四、端午节赛龙舟的诗句古诗大全
1、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2、明代庄昶的诗作《端午食赐粽有感》有曰:“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可见,在明代,端午节仍有皇帝赏赐粽子给大臣的礼制。而明代王直《端午日观打球射柳应制》诗曰:
3、如今,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已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不妨让我们闻着棕香,沾着艾味,徐徐走进古人的世界。
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6、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
7、词的上阙写的是龙舟竞赛开始的场面:参加竞赛的龙舟像离弦的剑一样从柳荫密遮的小洲中飞出,加油的鼓声像雷声一样敲得震天响。读罢上阙,江中数船争渡的激烈气氛和振奋人心的气势如在眼前,感染力极强。
8、《端午三首》赵蕃·宋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9、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0、“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11、干货收藏!中国古代常识汇编>>
12、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3、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14、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1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6、端午节假期,往返成都、简阳、内江的探亲访友车流量较大,同时,因成渝高速公路龙泉山隧道至石桥铺停车区路段弯多坡陡路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交通拥堵。
1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8、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9、干货收藏!中国地理>>
20、吃,大抵是中国人最看中的事情之一了。元宵节南有汤圆北有元宵,中秋节有月饼。端午节让人难以忘怀的该数粽子与雄黄酒了。
五、端午节赛龙舟古诗大全
1、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2、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
3、李荣浩“年少有为”演唱会、孟京辉《成都偷心》浸没剧、院子文化“好雨知时节”欢庆声场……端午节3天小长假,不扎堆景点,也可以有美好体验。全省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在端午节期间集中上演。
4、渝蓉高速公路是目前连通成都、重庆的最快高速公路通道。端午节假期,预计通过渝蓉高速公路往返成都、重庆两地的车流量较大,成都主线站出站车流量压力较大,受渝蓉高速公路成都主线站外地方道路通行能力限制,车流量极易反堵至收费站内,造成大量车辆排行出站。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6、打马球: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关于打马球,古代有诸多的诗文与画作,三国曹植的《名都篇》中便有“连翩击鞠壤”之句,而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则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
7、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8、词写得相当精妙。比如,第一句中的“不破尘”看似闲笔,但为什么有尘土呢?那还不是因为心上人去后,完全没有心思打扫,只有借酒消愁愁更愁!而且,团扇也是那年的团扇,心上人却已是出门在外的“行人”。尤其是“新丝”二字,字面的意思是端午节的吉祥五彩丝线,但其实是用了谐音词,双关对“行人”的无限缠绵“心思”——我的“心思”都是你,我的心里只有你哦!
9、蓉遵高速公路成自泸段二峨山隧道双向车流量大,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大量车辆滞留,导致交通拥堵。
10、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1、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2、夏天,玩水嬉戏不可少。记者提前打探到,位于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的猴山飞瀑旅游区将在端午节当天开业。猴山飞瀑旅游区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最大亮点当属由猴山飞瀑、玄女飞瀑、迎客松大瀑布、一帘春梦大瀑布等60余处瀑布组成的庞大瀑布群。这里不仅拥有川内最大的瀑布群,还是离成都最近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彩虹滑道、空中飞人、猴山迷宫、人间瑶池等诸多游乐设施,也是一个端午假期出游不错的选择地。
13、年代:(宋)作者:(黄庚)
14、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15、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16、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17、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18、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9、《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0、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