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关于雪花的两句诗(100句)
一、两句古人描写雪花的诗句
1、以上作比都是十分美丽而写实的,没有太多夸大成分。而雪花在诗人李白的眼中,就不是普通的花儿那样简单了。
2、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3、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词人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有感而作。
4、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5、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像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7、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8、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9、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0、《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1、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12、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13、《饥雪吟》描写下雪的诗句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14、王维的《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当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胡居士,名不详。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处距王维不远。王维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学人》等诗,从诗中可知胡居士贤而贫困,王维曾经周济过他。这诗的妙处就在于类似“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是“未见其物而现觉其寒”——只是觉得有点凉,原来满山已经是大学纷飞了。
15、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16、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17、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8、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1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20、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写出关于雪花的两句诗
1、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2、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3、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4、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5、此诗神在拟人手法,既把雪的飞态表现出来,也将看雪人的心态写的精神。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6、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7、不知庭霰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开。
8、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9、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10、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11、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12、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13、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14、诗人拿春景来比冬景,匠心独运,让人们感到这美就在眼前。谢道韫曾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获得“咏絮才”的美誉。不知谢安看到这“千树万树梨花开”后又会作何评论?
15、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6、《望雪》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17、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鹤仙。
18、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9、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20、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三、五句比喻雪花的诗句
1、出自:南北朝·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2、今天是二十四气节中的大雪,从这一天开始,那算是真正的进入到了冬天,一年也就快要接近尾声了。古人对于这一天,那是有很多的讲究。当然到了现在一些传统的风俗,早已是不复存在了。尽管这些风俗没有了,但是古人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描写雪的诗句,在那些诗句中,诗人们把雪描写的美轮美奂。
3、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5、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
6、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邓廷桢《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7、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8、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9、出自: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1、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小雪封山,大雪封河”
14、在这样的绝对寂静的背景下,诗人在三四句悠悠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始着手刻画渔翁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空灵悠远的渔翁垂钓图。只见在寒冬寂静中,江面上飘着一叶孤舟,一位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独自坐在船头,天地一片苍茫,只有细细的鱼线轻垂江中。“孤”“独”二字在“千山”“万径”的映衬下格外具有超凡出尘的风致,象征着诗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逸脱俗。“寒江雪”三字直接点题,“寒”字成为环境的核心特征,也代表了诗人的心境。
15、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乍洗梅清。
16、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7、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这是典型的一人一首金曲,有的诗人作诗几万精品全无,有的诗人作诗一首流传千古。
18、这应该是白居易最小资的一首诗,天雪欲来,烧暖了火炉,饮酒作诗,要是朋友顶着大雪前来,绝对是愉悦万分呐。《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19、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20、释义: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四、描写雪花的诗句古诗
1、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大雪纷飞时,古人或围炉夜话
4、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5、释义: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6、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卢纶在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时被提拔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名句,描写的是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风雪之夜,天地一片苍茫,万籁俱静,作者在此纳入了声响和人物,并添上了寒风和飞雪,这样一笔笔的渲染,就成了一幅温暖人心的雪夜图。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瀑布)与白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杭州西湖)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写(庐山)
11、点击上方蓝字"宇翔石化"免费关注
12、雪景带给人的不仅仅只是壮丽,还有恬淡静谧。白居易的《夜雪》中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句,这两句描写雪景,从听觉着手,角度奇特,构思新颖,曲折有致。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
13、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14、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
15、他说“故园无此声”:我家那里可没有这样风雪严相逼的酷寒哪。纳兰生于北京长于北京,“故园”当然就是指北京。所谓的“无此声”,就是指的“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的声音。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即便是到了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北京的早春也完全可能出现“风一更雪一更”的天气的,可纳兰偏偏要说“故园无此声”,说北京没有像塞外这种风雪呼啸的声音,那他的真正用意又会是什么呢?
16、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用夸张手法写雪,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淫威。
1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寥寥几句,纳兰就让这首词的气势达到了最高潮。可是,当我们刚刚沉浸在壮阔的边塞风光的时候,紧接着,纳兰性德又打出了一张出人意料的牌,他并没有顺着我们的思路,继续去渲染帝王气势和边塞风光,而是笔锋一转。
18、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19、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2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关于雪花的古诗
1、提起咏雪的名句,很多人想到的大概是才女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作者以轻盈的柳絮喻雪,为后世开了无数法门。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真是佩服李白的想像力。
4、挑雪填井:比喻劳而无功。
5、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
6、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7、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8、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9、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10、菩萨蛮·银河宛转三千曲
11、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12、释义: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13、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
14、《晚雪吟》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15、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1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7、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18、《雪》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9、失却翁白髯,顿觉翁少年。
20、《雪霁》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