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舟有关的诗四句(100句)
一、关于龙舟的诗句佳句
1、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2、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宋)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3、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4、香粽惊涛生楚韵,忠魂傲世唱骚歌。
5、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6、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7、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8、赏析: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9、6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0、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11、(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12、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13、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4、(译: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15、2十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不更回。
16、译文: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
17、五月初汩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澎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18、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0、这首词语言简单精炼,寥寥数语,把龙舟竞赛的热烈场面,参赛者的勇往直前,观众的高涨热情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读者正在观看比赛,身临其境,让人不得不佩服词人的语言功夫。
二、和龙舟有关的诗四句
1、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2、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3、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4、从上游追你到下游那鼓声
5、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佳节,菖蒲插屋。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五月节,小哒埠。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6、(译: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8、(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9、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吃。味道也有很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
10、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1、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时刻的到来……
12、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3、10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14、薄水殿,习水嬉。
15、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16、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17、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1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0、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三、描写龙舟的诗句
1、1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2、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3、(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5、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6、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7、竞渡曲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8、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9、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10、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11、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14、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5、吐芳艾叶意千重,巴国山川情益浓。
16、关于龙舟的谜语有何时赛龙舟(打一报刊名)谜底:五月,节能谜语:龙舟比赛(打一成语)谜底:力争上游
17、成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19、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20、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四、有关划龙舟的诗句
1、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分单元生字注音
4、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5、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明暖席,夜饮对晨餐。叔子带,仲由冠,郏鄏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满,澄明如白盘。
6、秦兵大阵亡漳水,渔父哀郢起汨罗。
7、词的上阙写的是龙舟竞赛开始的场面:参加竞赛的龙舟像离弦的剑一样从柳荫密遮的小洲中飞出,加油的鼓声像雷声一样敲得震天响。读罢上阙,江中数船争渡的激烈气氛和振奋人心的气势如在眼前,感染力极强。
8、作者:殷尧藩出自唐朝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赏析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0、(关于端午节的诗句06)
11、11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12、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13、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14、纵使妾奸亡社稷,江洗无瑕。
15、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16、(关于端午节的诗句03)
17、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18、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唐)白居易《隋堤柳》
19、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20、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五、有关龙舟的诗句
1、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3、(注: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4、13民间早有童谣——“玉骢马,九华车,谁怜儿郎颜如玉。龙舟兴,翠华旌,江河一日十万金。”说的便是帝王纵情奢靡,荒唐无道。但民间还有童谣——“铁马嘶,银枪舞,大漠横戈震胡虏。辕门兴,金甲荡,十年戍边英雄郎。”说的是西北军主帅,元修。
5、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6、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7、万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锦帆未落西风起,惆怅龙舟去不回。
8、英语试卷(人教PEP版)
9、《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宋.黄庚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齐天乐》宋.刘辰翁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浮沉君共我里。记薰廊待对,闻鸡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10、篇一:沁园春・端午赛龙舟
11、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2、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13、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4、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15、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16、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17、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8、《念奴娇》——宋代张榘
19、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20、却入上苑看斗鸡,击球弹金无不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