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古今异义词整理(100句)
一、促织一词多义整理
1、(1)假如祥林嫂、林冲、别里科夫、成名或格里高尔5人中的1人或几人穿越时空来到当代中国,他们会有怎样的际遇或表现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2、和例句:吾谁于归《岳》
3、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4、当作例句:以丛草为林《童趣》
5、⑤兼词,于之,向他,对他,如:“使皇武子辞焉。”(《殽之战》)
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
7、试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
8、③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9、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10、抚军亦厚赉(赏赐)成。
11、②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
12、答:“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13、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14、④军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15、⑤常态。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16、⑤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17、问题设计法。结合具体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探究文本。
18、④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9、想想看,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
2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就)《孙权劝学》
二、促织古今异义词整理
1、不徒高谈虚论徒:
2、⑤思想,学说。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3、①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并(并列)、承(承接)、递(递进);
5、译:(这画)莫非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6、和谐〖harmonous〗
7、本单元共三课5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这个“学习任务群”文本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很多可比较之处,主题也比较集中——都可以探究环境与人物命运(形象)的关系问题。教学(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接受水平、教材文本及三大“提示语”(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和评价要求的表述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中关于学科核心能力和问题情境设计的表述)、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自身的长处或优势等五个方面的要求。
8、名词,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予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9、⑥用在句首,不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桃花源记》
11、⑧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12、答:惊怖(恐)——怒——悲——喜——焦虑(长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迫害之深,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意近即可)
13、任务2:梳理5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可以引导学生自制表格),用最精简的语言概括每一个节点,标出影响命运走向的突发事件,并探讨这些事件在小说中的作用。大约需时30分钟。
14、③抵御、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5、名词,名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16、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17、⑥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18、《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19、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
20、③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
三、促织字词翻译ppt
1、(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2、有人评价别里科夫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鹰犬,又是牺牲品,你怎么看?
3、(1)靡计不施无,没有
4、(12)大喜,笼归(用笼子装)
5、②看,视。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6、是亦不可以已乎?动词,停止、放弃,《鱼我所欲也》
7、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8、官方QQ:2513382150
9、家事国事天下事,和谐社会大自然。
10、⑥通“德”,感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1、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12、⑥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
13、①抽出,拉出: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14、书名词,书信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
15、④突然:屡撩之,虫暴怒《促织》
16、粗浅阅读(速读)的速度高中生应为700字左右,本单元字数约40000字,考虑还有一篇文言小说,大约需时60分钟,同时要求独立填写“学习反思表1”中的相关内容。
17、其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可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偏义等内容分类整理,把握其基本特征及类型,提高分辨能力。
18、(2)急解令休止使,让
19、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20、③旧。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促织一词多义全部
1、食动词,吃非练食不食《庄子》故事两则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2、(1)宫中尚促织崇尚,爱好
3、(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4、⑱信:宰不信相信信夫确实
5、②白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6、①爱惜,吝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7、(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
8、②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9、(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
10、《公输》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动词)《公输》
11、多义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则变为单一。因此,判别其义项,要在明了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13、⑦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14、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15、②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16、本项任务课外完成。在提交作品之前必须至少有两位同学互评互改并评定分数。
17、家富良马好形容词《塞翁失马》
18、名(名词)形(形容词)如若带宾语(作及物谓语),
19、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20、复之以掌()距关勿内诸侯()
五、促织词类活用整理
1、译:(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2、可要,语气助词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
3、如被冰雪(同“披”)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光)《狼》
5、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6、(3)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询:
7、③使……稳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8、时间、背景有交代,思想、情感寓其间;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称许)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10、③战争,武力:斯用兵之效也
11、(6)虫跃掷径出(跳跃)
12、②计较: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13、②形容词带宾语,活用为动词,一般为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字,在本句中是意动用法,“以……为美”,或“认为美丽”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
14、(答案)C。乘,登上。
15、成妻具(准备)资(钱财)诣(到,往)问。
16、扩大思考,林冲、别里科夫,甚至祥林嫂,都是“变形者”。
17、发⑴起,指被任用动词>
18、①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19、⑦谱写。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20、粗浅阅读5篇小说,初步感知各篇小说,获得第一感受。梳理各小说的情节发展,用最精简的语言概括每一个节点,完成“学习反思表1”中的相关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