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和借喻的例子古诗(100句)
一、借代的例子大全古诗
1、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3、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4、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5、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一般、可能、有时、通常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合。(若是说明文再加上“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7、夕阳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袁宏道《满井游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8、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0、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11、打比方: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这段文字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的……特点……
12、1~6年级数学(上下册)图文视频(各版本)
13、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14、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15、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16、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17、(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19、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20、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二、借代和借喻的例子古诗
1、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3、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法律
4、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5、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帆——船黄发垂髫知道故人想念否,携翠袖,倚朱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巾帼不让须眉。烽火连三月。蒙故业,因遗策。
7、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8、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9、如果是写景,用了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
10、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11、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1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3、元宵节,农历正月热闹之意。
14、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15、起兴在古诗中是指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想要描述的事物,一般用于古诗的开头。
16、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17、回复:(初二英语)获取初二英语语法大全
18、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19、“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0、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三、古诗词中运用借代的例子
1、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2、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3、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4、人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描花绘鸟之趣:花鸟虫鱼的背后,有的反映的是作者的爱好,有的却藏着作者的一段经历。大多是托物言志之作,如李商隐的《蝉》,于谦的《石灰吟》等。其所借之物,往往就是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的化身。
6、(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8、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9、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飘泊之苦
10、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11、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12、芙蓉:又称为“荷”、“莲”。a.或宁静或欢愉;b.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c.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13、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14、(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15、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6、既然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怎么能“兴尽晚回舟”呢?这两句是否矛盾?根据文意回答。
17、算,“骖殪”和“刃伤”说的是同一件事,与左右没有固定的联系。并不用意思完全一致,是同一件事,互为补充就行了。
18、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19、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20、●珍藏级!600节语文特级名师公开课视频
四、借代的例子诗句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格式)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3、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4、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要把握文章"线索"
6、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7、“馨香盈怀袖”。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8、②“啄”字: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9、《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10、赏析“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
11、“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12、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1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唐代:杜甫
14、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15、“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16、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7、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18、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19、例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0、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五、古诗中的借代举例
1、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
2、统编语文九上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3、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4、(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5、☞中小学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
6、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7、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8、虚实结合就是将现实的情景与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9、“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1、记叙文阅读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文章,这些文章事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文章。
12、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
13、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14、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16、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17、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18、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9、第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20、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