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借喻(100句)
一、借喻的古诗句子
1、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2、例如: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房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强调了李医生的医术高明。
3、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在。而我换一个用法,“沉默是金。”则变成了暗喻的用法。这种用法可以大量放在开头的句子中,既有分量,又很厚重。
4、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经确定的思想表现的更加鲜明强烈,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6、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思念)
7、比喻也叫打比方,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古诗中的比喻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彩,且大都具有新颖贴切的特点。
8、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借喻的使用也很常见。比如,在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就有一段使用了借喻手法的描写:
9、总结一下:(当遇到拟人时,应该是这样的~)诗人将人的动作|感情|思想赋予……(物),表现了(突出了)……的特点。
10、在南朝民歌中,双关的运用,最常见,这一时期多是通过谐音法来营造双关语义。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2、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13、这句诗字面意思是:点亮烛火相照,与郎君共作双陆之戏。
14、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15、《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6、贾雨村,字时飞,前半句“求善价”的“价”谐音“贾”,与后半句的“时飞”合起来就是“贾时飞”,暗示他一心求取功名,正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17、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薛网《兰花》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死水”无浪之静是暂时的,关键是有春风吹拂之动。指处于困境中的人,也会有得意的时候。)
20、小贴士: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二、古诗中的借喻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借喻经常和借代搞混,比如诗词中用“刘郎”代指“桃”,有些人就认为这是借喻,其实不是,因为两者没有相似性,这是借代。
3、谁疯长的爱情在青草地上张开有力的臂膀
4、如果理解为道语的“道”,则意思为:女子与情郎阔别重逢,彻夜不眠地诉说了一夜的相思之苦。
5、(1)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万物兴败自由规律)
7、(问):“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8、如南朝民歌压卷之作的《西洲曲》:
9、中庭:庭院中。咨嗟:叹息声。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其:指梅花。作花:开花。作实:结实。尔:指杂树。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华:通“花”。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10、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1、博喻是用几个喻体从同一角度或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12、《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13、(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原指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后比喻共同商讨,互相砥砺)
15、女子剥弄莲子,看到莲子青如水,就像自己对男子的爱情,清澈纯洁。又正因莲子青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她才会对莲子也产生爱怜之意,珍重的放置在怀袖中,因为穿得是杏红的单衫,所以“莲心彻底红”,“红”赤城也。
16、(8)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7、诗中的“鱼龙”为鱼龙河,“鸟鼠”为鸟鼠山。诗人远行泰州,路过鱼龙河、鸟鼠山时,见水浅山空,触景生情,写下此诗,抒发落魄困顿之悲。“鱼龙”与“鸟鼠”语双关,既关照动物的鱼龙与鸟鼠,又关照了地名“鱼龙”与“鸟鼠”。
18、这两种意思在诗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2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三、古诗中用到借喻的诗句
1、如果说俄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Jakobson)把诗歌构想为隐喻之于转喻的主导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基于索绪尔的“能指是符号声音的心理图像”将手绘影像构想为“想象界”中利用借喻对本体的无尽追寻。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3、《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可以相互转换)
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看完了这些,你该知道背古诗不只是为了答那几道默写题了吧?
8、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借煤喻人,奉献精神)
9、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1、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12、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1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可用来形容伟大作家的伟大成就)
16、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7、这里的“去、回、放、吹、蘸”都是一般的动词,并非人专有,当然有的还是很形象传神,这恰恰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这就是以后推送中介绍的炼字题。
1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是高考中出题频率最高的五种修辞手法啦~
2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时光飞逝,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四、运用借喻的诗句有哪些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实践出真知)
2、高手如林恩重如山铁证如山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5、(7)借喻,“比翼鸟”“连理枝”的本体是恩爱夫妻。
6、这篇写作小技巧,大家一旦熟练掌握它,相信一定会为你的文章多多少少的增添一些光彩。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统治者的腐败)
8、译文: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
9、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翻译: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
13、又比如,“读书的格言”,“文明的格言”,“谦虚诚信”的格言。。。
14、古诗名句分类思情离情
15、尤其是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以“双关“手法暗藏了无数的玄机。
16、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微课,全新上线!
17、(问)说明作品中的三种修辞方法(3分)
18、(1)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2)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1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人才培养)
五、古诗词中的借喻
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正直,不阿谀奉承)
4、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各有长短,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6、古诗词(描写四季、描写送别、描写哲理、描写思念、描写爱国、描写节日、田园诗、山水诗、咏史诗)
7、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8、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9、(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10、“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康的《运命论》(观点1:过于出众反易遭致非议和打压,应低调不张扬;观点2: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你张扬你的个性,将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朋友无害,对社会无害,甚至对国家有利,那么木秀于林也应值得提倡。)
12、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1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1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5、(黄代黄色的猎狗,苍代苍鹰)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18、新考纲(样书节选图戳这里>>>)
19、用“丝”谐音“思”,“莲心”谐音“怜心”,表现了深情缱绻、割舍不断的爱。
20、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