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借代的古诗词(100句)

2023-01-20 16:39:4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含有借代的古诗句

1、元朝阿鲁威作的小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就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2、干货收藏!文学常识名词解释>>

3、陆放翁诗:“游山双不借,取水一军持。”不借,草鞋也,言其价贱,不须借也。《古今注》:汉文帝履不借以临朝。汉时已有此名矣。军持,净瓶也,出佛经。贾岛《送僧》诗云:“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江里汲寒流。”

4、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7、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8、字音、字形双关。这种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的词,是利用同音、同形的字词由一义联系到另一义,用来表达词意的不同。如《子夜歌》之《春歌》中的“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niè)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表面是说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生长。“苦心”两字,虽然字音、字形相同,但表达的意思不同。

9、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10、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依据上下两句的关系,对句互文又可分为近义式和反义式。近义式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反义式对句互文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

11、(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1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借代酒)

13、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4、就选材角度而言,江苏《考试说明》规定:古代诗词鉴赏评价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考查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十三年中,只有一年(2006年)考元词,三年(2002002016)考宋词,其余9年均考唐代诗词计10首:可以概括为唐诗为主,宋词为辅,其他只作点缀。从近五年的情况看,仍是考唐诗、宋词,且主要是名人作品。所以复习和练习选材要有侧重点。当然,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哪一类体裁、哪一位作家的诗歌,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复习要认真把握好景、事、人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景、事与情的关系,写景抒情的手法及其作用。要强化知识储备,也要掌握必须的鉴赏技巧。

15、而北宋词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中也写到“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描写了春天娇娆媚人的风光,以及词人的春游之乐,读了让人心向往之,也想来一场这样愉快的春游。写黄鹂的诗词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会发现凡是写到黄鹂的,一般都是比较轻快活泼的画面,黄鹂完全可以算是表示心情愉快的借代词。

16、总之,谐音双关这种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性与广泛的群众性,恰当地运用它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借代整个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释义: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18、除了我提到过的这些鸟类,其实还有不少鸟类也在很多古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鹧鸪,它的叫声凄切、清长,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孤独的情感或对故国的思念;而乌鸦的叫声很难听,又因为全身黑色,被古人看作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描写荒凉衰败的景象;杜鹃,又叫子规,俗称布谷鸟,常用来表达悲哀沉郁的心情;鹤是比较自由散脱的,常用来表示出色的人物或者高洁的情怀,鸡鸭鹅呢,一听就比较接地气,所以就用来描写闲适悠然的田园生活,而高贵的凤凰当然是用来表示身份尊贵的女子或者杰出的人物。

19、在古典诗歌领域中,“蹈袭”现象是极为常见的。皎然《诗式》所谓“偷语”“偷意”“偷势”,指三种不同的借鉴手法,本质上都是“蹈袭”,只不过有高明、拙劣之分罢了。高明的“蹈袭”是这样一种情况:诗人尽管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但是他要在借鉴中展现自己的“创造性”。换言之,“蹈袭”不能变成彻头彻尾的“剽窃”,而是要加以熔铸变化。宋人所谓“夺胎换骨”“点石成金”都是在这一意义上发生。

20、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二、借代的古诗词

1、据上文的分析,方回强调“诗家多相犯”,不尽出于诗家已然相犯这一事实。“双不借”“一军持”本身既是一对天然的语言眷属,各自又含有追寻语言眷属的属性,相犯的事是会发生的。这个微妙的意思用英文来表达再合适不过了,所谓“Ithappens”。换言之,方回想强调的并不是已然事实,更是一种常然之理。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4、“双减”政策的落地,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5、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青阳渡》)句中“轻捣”表面说轻轻地捣衣,实际是“倾倒”。

6、可是大家不一定知道,在最早的时候,鸳鸯并不是用来借代爱情,而是指兄弟之间的感情深厚。比如,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可以看到一篇文言文《周处》,说的是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文中提到周处到吴郡去寻找两位大学问家陆机陆云兄弟,这两兄弟就曾经被人比作鸳鸯。

7、文章原载《古典文学知识》杂志2020年第4期

8、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9、(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0、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1、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12、干货收藏!中国古代常识汇编(4)>>

13、你好,整理了10个,满意请采纳,谢谢

14、“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15、干货收藏!外国文学常识汇编(1)>>

16、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兴,具有一定的格式,就是言他与所咏在上下句中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自然的引出感觉的,从表像的引出内在的,诗人通过对那些自然的表像的事物进行观察,而引出对所咏事物的表达。在<<诗经>>中大量地运用了兴的手法,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就是用了比兴的手法。

17、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明引和暗引两种。

18、释义: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19、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2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运用借代的古诗句

1、1朝廷2父亲3母亲的住处4女子5家乡6太阳7书信8日暮或晚年9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平民或隶属军队指挥而没有军籍的民间壮丁11士大夫查到的就是这些,其他没有查到的,我有自己的解释但怕有出入,希望能帮上忙

2、■□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修辞手法。

3、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韦庄《小重山》)九歌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那就只有无聊的藏头诗了,百度就有在线生成的,但那根本不叫诗!。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5、干货收藏!藏在古诗里的好名字>>

6、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7、雪行双不借,雨汲一军持。(胡文学《悟留法师自述少时苦行因赋二首同李杲堂作》,《适可轩诗集》卷三)

8、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析诗句

9、关于借代词语,毕老师讲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在古诗文中,用于借代的词语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懂得了它们的含义之后,相信对于大家学习古诗文,一定会有不少的帮助。咱们下期再见。

10、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11、爱踏青山双不借,笑携白堕一偏提。(程濬《游岳坟后山题僧壁》,阮元辑《两浙轩录》卷十九)

12、唐诗中也有一些仿拟乐府诗运用谐音双关的佳作,如: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读懂诗歌离不开对技巧的把握,因为把握了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把握了诗歌艺术内涵,把握了诗歌景、情、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指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和各种手法的搭配使用。主要从4个角度进行把握,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技巧。

15、2007年《鹧鸪天•送人》(宋词)辛弃疾

16、■□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17、风尘双草屦,云水一军持。(尤珍《送城南老人往南涧礼塔度岁次韵》,《沧湄诗钞》卷五)

18、(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19、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20、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采用借代的古诗句

1、■□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2021年高三模拟题及解析

3、鉴赏古诗词的语言,首先要注意作品中一些关键的字词。

4、桐树不结花,何由得梧子。(《懊侬曲》)句中“梧子”双关“吾子”。

5、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唐诗)李白

7、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而盖、觜、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

8、生动活泼,使事物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要想写好诗,一定要读诗歌史。模仿前人的作品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否则就不要写,否则就不断的改。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我们的生命不发光就写不出好诗,生的感悟是诗的结晶。诗要有意境,一首诗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葱。诗人最好是个思想者是个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者最好是个诗人。写小我写大我写众生写苍生。没有情志的人不叫人,没有情志的诗不叫诗。诗绝不等于浪漫,诗绝不等于美。

11、活泼轻快的,除了黄鹂,还有一个燕子,这也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的鸟类,人们把它看作是春天的使者,比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所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杜甫在《绝句》中所写的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连我们现在的小孩子的儿歌都会唱到“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1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3、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14、■□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15、干货收藏!诗句与人>>

16、第七句好在哪里实在不容易看出来,但方回强调“‘双不借’‘一军持’,诗家多相犯,不可蹈袭”倒是颇有意思。关于这一联的妙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云:

1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8、除了以上这些,其实还有一些人体部位,也经常被用来作为借代词语,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用手足来借代双方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成语也有情同手足、亲如手足等;用股肱来借代重要的得力助手;用心腹来借代最可信任的部下;用咽喉来借代险要的地形;用首脑来借代为首的人物等等,我就不再展开了。

19、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五、关于借代的古诗

1、(1)(3分)①自然环境;②居住特点:③历史渊源。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古诗词鉴赏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阅读答案(2)(4分)①运用借代手法,以“衣冠”代士庶。②运用“避地江南”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江南风景的美好。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4)①表达了对江南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②表达了思乡望国的痛苦之情。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时即可

2、“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

3、用“缙绅”借代做官的人,达官贵人。

4、到了唐朝初年,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写过一首长诗《长安古意》,其中有四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描写了一对情侣之间的深情厚意,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为世人所称道,渐渐地,人们就此把鸳鸯作为情侣爱人的借代词了,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本来借代为兄弟的意思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5、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

6、■□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的修辞手法。

7、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相隔才几步,就是苦乐不同的两种世界,人间的不平事,使我悲愤填胸,不能再讲!

8、(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9、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10、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11、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12、一看到黄鹂,大家估计会微笑了,这是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小鸟,它的叫声清亮婉转,悦耳动听,一听到黄鹂的叫声,人们会感觉心情愉快,古诗文中提到黄鹂,也经常是表达了诗人这样的心情。

13、古人关于年纪的借代词还有不少,比如不满周岁的婴孩被称为襁褓,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被称为垂髫,这个髫是指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有一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垂髫,指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称为总角,因为古代儿童将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十三四岁的女孩被称为豆蔻,十五岁的女孩被称为及笄,这里的笄就是指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14、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15、古诗词的“形象”即指诗词中的景、物和蕴藉了情感的人。从景和物入手,来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这是我们鉴赏这类古诗词的关键所在。

16、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辞》)句中“深烛伊”的“烛”双关“嘱咐”,“围棋”双关“违期”(失约)。

17、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子夜夏歌》)句中“芙蓉”、“莲子”双关“夫容”、“怜子”。

18、爱国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送别诗句: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19、(♬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毕老师朗读本期节目)

20、干货收藏!文体知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