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从哪些方面入手(100句)
一、诗词赏析
1、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2、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
5、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8、《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
9、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10、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11、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2、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13、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14、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
15、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16、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17、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20、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二、诗词赏析从哪些方面入手
1、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白玉金边素瓷胎》描写瓷器制作者的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通过这种描写,赞美了中华的人才济济和中华的文化底蕴是那样的深厚无比。“玲珑剔透万般好”又说出了作者对瓷器完美程度的偏爱。“静中见动青山来”是描述了瓷器制作者画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画技水平的高超之处。《陶歌》描绘的是纯画技的高超艺术。极力推崇画工和烧制技术的白玉无瑕,那巧夺天工、新奇无敌的技艺使作者叹为观止。才有“参造化先天妙,”之叹!《白玉金边素瓷胎》清·弘历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陶歌》清龚轼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5、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6、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无论你怎么努力,眼前的美好,都会因水的阻隔而变得可望不可及。
9、(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10、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11、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12、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13、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14、如:“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15、“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李白《江夏行》)“心逐江水流”,茫茫江水正是无限离别之情的生动写照。
16、山水田园诗主要描绘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诗境大多清新淡雅,宁静隽永。这类诗一般融合写景和记事,手法多变,词藻优美。
17、赏析: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19、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
20、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三、诗词赏析
1、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2、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4、(2)主题分析法一就诗词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8、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9、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10、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11、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3、咏物: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
14、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15、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1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7、《满江红·写怀》岳飞〔宋代〕
18、朝雨:早晨下的雨。
19、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20、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四、诗词赏析的方法与步骤
1、与阻隔的无奈相反,水意象有时又是传达离愁、思念之类情感的媒介。
2、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3、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以笑映悲,很不错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4、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9、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11、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韦庄);
1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4、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
15、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16、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17、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18、说起他的爱情,最有名的就是那一首《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遥想陆游和唐婉把酒言欢,共赏春色,该是何等动人的一幅画面。当时,他们情意绵绵,何等 的甜蜜。在陆游心中,肯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男子。在唐婉心中,应该也觉得自己是世间最幸运的女子。
19、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20、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
五、诗词赏析800字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3、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5、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第三重意境:《佛教与美学》一书释为:“当人之皎皎如白日的本心被世俗之风尘、云翳所遮蔽的时候,人就不能返本归真了。”
8、怀古咏史诗主要通过缅怀历史英烈或描述历史典故,来表明诗人的立场和情感。这类诗主要是绘史,描写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对比和衬托。
9、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10、⑴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1、“梧桐”叶落透悲意:
12、仅剩最后81个直播名额
13、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14、《赏牡丹》刘禹锡〔唐代〕
15、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16、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7、(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18、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19、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20、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