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婉约派诗人写的豪放派诗词(100句)

2023-05-01 18:19: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豪放派诗词

1、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经典绝句,是毛泽东主席于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写的著名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2、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3、敢攀顶峰,杜子美傲视一切的气骨峥嵘!

4、即使年老,依然不改斗志,自强不息本就是一个人最有魅力的底色。

5、下阕紧承“渔父”二字,从小船写起。“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八尺长的轻小舟船,只有三扇低矮的蓬窗,恐怕只能容下词人一人。但是,词人却说它“占断蘋洲烟雨”,别有新致。表现出词人对渔钓生活的喜爱。“占断颇洲烟雨”,情景交融,韵味殊胜。蘋洲之上,烟雨迷蒙,水云之乡,为自己独占.逍遥容与,可以尽情领略心境何等旷远。况周颐说:“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只此一句,抵得张志和全篇《渔歌子》,此可视为“当年豪举”在意境上的升华。在广阔的湖面这一背景中,相较于“轻舟”之小,湖水简直可称大而无当,如此轻巧纤弱的一叶扁舟,绝对不可能占尽风雨,唯词人胸怀宽广能为之。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词人言明渔钓生活已成为自己的精神栖所。

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1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1、这首诗作于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九六一年。诗中通过一个“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劲松”形象,热烈地歌颂了在国内外阶级敌人刮起的一股反共反华妖风面前傲然挺立、毫不动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歌颂了不畏狂风恶浪,勇于同帝、修、反进行坚决斗争的全世界一切马克思主义者。诗中“劲松”的形象是不朽的,它将永远鼓舞中国人民及全世界一切革命人民,发扬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同任何凶恶的敌人作不调和的斗争。

12、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李白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13、苏东坡雄浑苍凉的大声铿锵!

14、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1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17、出身:离家求取功名。

18、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9、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0、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婉约派诗人写的豪放派诗词

1、陆游(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应礼部试,名列第一。宋孝宗时,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由于张浚北伐失利,他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罪名,被贬逐。乾道六年(1170年),被起用重新做官。淳熙五年(1178年)后,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因发粟赈民,以“擅权”罪被罢官。陆游一生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实际存诗9300多首。诗歌涉及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著名的《书愤》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诵。许多作品谴责了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如《关山月》等。到临死前著名的如《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传世有《陆放翁全集》。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诗人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5、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表现手法:“回环吞吐”与“冲口而出”。

7、心清似水,任它世事冷如冰

8、(赏析)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9、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区,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苏轼、辛弃疾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之后,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张孝祥、陈亮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了词林后学。

10、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王威古:唐代边塞将军。

1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4、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15、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7、公元196年,汉高祖十二年,花甲之年刘邦亲征,平定了英布之乱。在得胜回军的途中,刘邦回到了家乡沛县,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在宴会上,刘邦击筑,即兴唱作了这首《大风歌》。

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9、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20、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三、豪放派诗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1、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2、爱国之情在陆游这篇作品里频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而当词人晚年赋闲乡里,鬓白体衰之后回忆往事,更加悲恸万分,却又因无力回天,只落得无奈叹息。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4、杜子美傲视一切的气骨峥嵘!

5、但接着词急转直下:“笑儒冠自来多误。”这一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感叹自已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习儒家思想,执著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

6、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7、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8、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

9、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10、离别,真的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留别时的依依不舍,对故人,故地,故山,故水的思念,对过去时光失去的难过,对未来前途未卜的怅惘,离别之情复杂丰富。离别也是新的开始。愿你离别不离心,出发便是新的再遇。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11、(赏析)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12、“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13、刘邦此诗气象宏大,雄奇壮美之势如江河横溢,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朱熹在《楚辞后语》中赞道:“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

14、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15、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7、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18、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0、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四、豪放派诗人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宋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8、时而气势恢宏,自然流畅;

9、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1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4、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15、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16、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1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0、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五、豪放派诗词鉴赏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3、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4、气韵沉雄,曹孟德的鸿鹄之志是一统天下!

5、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8、夕阳最美时,也总是将近黄昏世上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

9、悲而雄壮,诗仙李太白的狂放豪纵千古无双!

10、(赏析)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11、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12、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

13、纵帝王屈尊就我,不与换江山

14、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15、婉约派代表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豪放派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为挽雕弓射大雕,西北望,射天狼。

16、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

17、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18、并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

19、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0、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