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800字(100句)
一、唐诗赏析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2、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
3、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4、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5、作为一首有齐梁风格的小诗,李白还运用了当时南朝民歌最常见的"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以"丝"谐"思",用"枝"谐"知",不但使全诗在整体面貌上更像一首南朝民歌,而且为下文的"怀归"和"断肠"等情思前后关联,互相呼应,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诗歌的韵律美与含蓄美,可谓一箭双雕,坐收事半功倍之效。
6、答: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7、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8、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
9、《唐诗鉴赏》第07讲杜甫(上)
10、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11、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12、唐诗鉴赏‖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3、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14、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15、东城渐觉风光好,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
16、上海辞书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出版了系列辞典,有:《先秦诗鉴赏辞典》、《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等等。
17、答: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1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啾啾常有鸟,疾疾更无人。
20、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唐诗赏析800字
1、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2、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保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
4、B(不超过40字)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5、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6、①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7、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8、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9、唐诗鉴赏‖王维:终南山
10、唐诗鉴赏‖王维:酬郭给事
11、唐诗鉴赏‖王维:使至塞上
12、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平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13、500部中英文纪录片合集
14、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5、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16、唐诗鉴赏‖王维:过香积寺
17、(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18、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19、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唐诗赏析
1、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2、田园乐(唐)王维
3、答;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4、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5、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7、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8、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9、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10、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1、秋词(唐)刘禹锡
12、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13、唐诗鉴赏第15讲长恨歌(下)
1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5、燕子来舟中作(唐)杜甫
16、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份,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17、我这寒士只应该甘守寂寞,还是回到故园闭门隐居吧!
18、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烂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刘学锴)
19、咏物言志诗主要描绘所咏之物的形与神,以此寄托诗人高尚的情怀,表现诗人的志向。这类诗主要是状物,描写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反衬、正衬、对比、欲扬先抑等。
20、《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辞典》(周啸天著)。此书上编为鉴赏方法,下编为鉴赏范例。周先生鉴赏都能说在点子上,且多发别人未发之言。好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四、在狱咏蝉唐诗赏析
1、《唐诗鉴赏》第18讲晚唐诗(下)
2、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3、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5、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
6、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7、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8、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0、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1、唐诗鉴赏第08讲杜甫(下)
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3、唐诗鉴赏第03讲盛唐诗
14、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15、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16、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诗14首
17、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18、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19、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20、答: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五、唐诗解读鉴赏视频
1、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2、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3、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4、唐诗鉴赏‖王维:老将行
5、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6、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7、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8、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9、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0、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11、唐诗鉴赏‖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2、《唐诗鉴赏》第04讲盛唐诗——王步高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问
1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6、(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17、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18、《唐诗鉴赏》第11讲中唐诗——王步高
19、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20、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诗人抒发的是何种感情,有的是赞扬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仅是抒发对眼前美景的喜爱,有的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反衬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这主要从写景手法和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展开论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