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赏析(100句)
一、诗文赏析
1、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2、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
4、翻译:秋风凄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盼着你我能再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如果有人也如我这般思念过一个人,就会明白这种相思之苦。想起你的时候数不胜数,孤单的时候则陷入了更加漫长无休无止的相思中。早知道如此牵绊我的心,不如当初不相识。
5、刘琨的诗文激昂悲壮,充满对战乱中的流民的同情和抵抗敌人的决心。被囚后所作的《重赠卢谌》和《答卢谌》诗是其代表作。《重赠卢谌》此诗前半段引用了姜尚、管仲、陈平、邓禹等人的典故,用以激励卢谌,并期望他营救自己,也表达了对晋室的忠诚;后半段描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钟嵘《诗品》将其诗定为中品,评道:“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
6、(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对联?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8、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9、侧面描写:通过他人感受和反馈来表现描写对象。
10、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11、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12、(问)简问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1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4、翻译: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15、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16、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17、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1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辛弃疾万分不舍,随即骑马抄近道追去,
二、高考古诗文赏析
1、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
2、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3、(描写景物的方法——远近结合)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5、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6、学语文,关注(高考语文宝典(ID:yuwenbaodian))
7、《三五七言/秋风词》李白〔唐代〕
8、各科思维导图/复习秘籍
9、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1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陈亮收到信后,也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12、(大意是说:我举杯与你在长亭话别,看你不愿做官,自由洒脱的性格很像陶渊明,而你的儒雅睿智,突出的政治才能,又有诸葛孔明之遗风。还记得吗?当时我们在林间分手的时候,不知哪里风来的一只鸟鹊,把树梢的积雪踩踏掉,正好落在我们头上。难道是要我们头上多长点白发吗?冬日里草木枯萎,我这里的山水萧条得不成样子,只有在梅花的点缀下,才成一道风景,而你就是那一枝疏梅,可世上没有几个你。哎,横空掠过的两三雁,看起来也萧瑟得很,那情形就好像我国萧瑟的爱国志士……
13、(1)通过对落絮、飞花、夕阳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亲人无限的思念之情。(2)古人多用杜鹃啼鸣表示思乡,黄昏时分,杜鹃哀啼,引发诗人思归之情怎忍听呢?“忍听”其实是“不忍听”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苦。
14、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15、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6、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17、在一条僻静的深山小溪上,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位垂钓者。风雨迷茫,他卷起钓丝,走进篷底,拿出盛酒的瓦罐,面对着风雨自斟自饮。
18、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1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0、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三、苏轼赠刘景文古诗文赏析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
3、这首诗是描写溪上人闲适的心情和隐逸之乐。他置身世外,自由自在,垂钓,饮酒,醉眠,戏风弄雨,一切任其自然,随遇而安。他以此为乐,独乐其乐。这似乎就是诗中所要表现的这一段溪上生活的特殊兴味。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6、小题1: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小题1: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答出反衬1分,合理解释1分)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7、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8、(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问的是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两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先把大概的答题轮廓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9、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0、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1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2、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13、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将人(作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做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14、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15、身居高位者谁能保荐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16、(问)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17、“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静扫瓢泉竹树阴,且恁随缘过”。
18、是的,另外《蒿里行》、《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也是他的诗词
19、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20、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四、一个愿望瑟德格兰诗文赏析
1、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2、小题1:(2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小题1:(2分)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小题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找出能反映初夏季节特征的景物。小题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体会诗歌的主题中心。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4、远近结合:一般用于多个静物陈列,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移步换景
5、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6、中间: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照应等。
7、(大意是:我老大无成,本来没啥可说的了,可因为你这个臭味相投者来访,我可忍不住说道说道了。你来时,我正卧病在床,但架不住我高兴啊,于是陪你高歌痛饮,那阵势差点惊散了楼头飞雪。可笑这富贵荣华,世人视之若千钧,而你我却视之如毫发,可是没人听到我们这些豪壮之语,也无人管我们那些报国的真知灼见,除了那个无情的窗前月。谈到痛心处,我们再次斟酒,重换音乐。
8、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9、夜间闻笛,思绪万千,悲从中来,
10、高举弯把金杯为您敬酒,满满斟上请您不要推辞。
11、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12、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3、数仞黄堂上,题名仅百贤。孤高宋开府,千载可拳拳。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 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 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 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灵均良可笑,终日著离骚。
14、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15、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16、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17、小题1:(2分)逐???出小题1:(2分)通过词人春日泛舟的情景,写出了作者的愉快之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18、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19、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
20、这首诗中()是叠音词。这个词的意思是(),描绘了()画面,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情感,妙用叠音词,富有韵律感(音律美),增强表达效果。
五、李白把酒问月诗文赏析
1、视觉上分为视角的变化,和颜色的对照。
2、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3、从这五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以前贤为榜样,暂时以风景为寄托,安于眼前,徐图将来的心路历程。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6、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往往综合运用。
7、不顾天寒地冻,亲自迎接好友。
8、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9、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
10、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11、这样寂寞我还在等待什么?天天出门求仕却一无所获。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4、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5、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16、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好友陈亮。
17、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奠定基调、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
18、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19、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或曰“第二次鹅湖之会”)。
20、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