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诗歌赏析题(100句)

2023-04-30 16:44:1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诗歌赏析

1、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2、我这寒士只应该甘守寂寞,还是回到故园闭门隐居吧!

3、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4、示例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5、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8、古诗常用借代、互文和互体修辞。

9、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10、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11、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12、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13、①意象+景象+意境+思想感情(“运用了××意象,描绘了××景象,营造了××(特点)的意境,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14、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15、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歌的时候是在十年前,当时在一位弟兄家里听到这首诗歌时不禁深深受感。之后每每听到都会莫名的感动…

16、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17、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18、作者对此深感不满与哀伤。(对杜甫身后冷清的同情。)

19、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0、(3)三个“步骤”:诗歌塑造(描述)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诗歌赏析题

1、它属于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哲理诗、讽刺诗,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4、①线索:时间、空间、情感、事物等。

5、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6、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7、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8、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9、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0、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2、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3、(注)①骚雅:骚,指《离骚》;雅,代指《诗经》。②浇淫:指不良风气。③兵火: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14、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15、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肯(岂肯)、忍(怎忍)”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16、(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17、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18、get到了一个新技能,

19、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20、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三、诗歌赏析500字左右

1、它的文学风格、声律、韵律、平仄、对仗,它的文学性,

2、(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的里的词句。他的这篇词是写他对酒当歌,看到花儿凋谢,时光流逝,让人惆怅,但是他又看到燕子飞回来了,增添了喜气,所以他悟出人生的道理,就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失去很多,但是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东西。所以不要因为失去而伤心,要珍惜得到的东西。有失必有的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也是这句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希望大家不要患得患失,要把握住现在,珍惜拥有的东西。

4、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7、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8、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9、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10、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11、(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12、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13、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14、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Ⅰ)

1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6、第一步,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17、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8、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19、答题格式:手法+说明+作用(特点,情感)

20、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四、诗歌赏析手法

1、带你了解诗人大咖们的风格,不知人如何论诗

2、它的写作时间、背景,

3、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4、示例: 江城子 苏 轼

5、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6、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7、1.记叙2.描写3.议论4.抒情

8、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9、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1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1、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12、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13、析读:关于题中的观点,我们可以持肯定态度。因为,这首诗描绘了石湖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景色,传达的是对村阁主人人生选择的赞许,表现的是自己与之同气相求、惺惺相惜的感情,范成大去职归隐,姜夔终生不仕,姜夔造访这里,那类“不到”这里的“人”当然是暗指趋炎附势的利禄之徒。关于题中的观点,我们也可以持否定的态度。因为,诗歌选用桥、曲水、村、阁、浮萍等意象描绘的是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第三句提到“人不到”,是进一步强化范成大居所的宁静与幽谧,所以“人”是泛指,即作者重点是在突出无人烦扰。

1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5、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物描写、抒情方式、景情关系、艺术技巧、章法结构等

16、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8、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19、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20、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五、诗歌赏析题目及答案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3、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4、身居高位者谁能保荐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5、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6、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7、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8、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9、这句话突出了秦岭的雄伟和险峻,赞美了秦岭景色之美,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它的一种欣赏和喜爱之情

10、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11、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12、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13、1.朴素与绮丽直白与含蓄沉郁与豪迈清新平淡,也称质朴明快简洁还有以下术语:激越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用语平易,含义隽永。

1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15、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16、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17、②渲染萧瑟、寥落的气氛,烘托了词人孤寂悲凉的情怀,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③为词人抒发重游南楼时时光流逝、忧国伤时的情怀作铺垫。

18、明清诗作讽现实,锋芒毕露抒胸臆,古诗源远一脉承,多吟多背多深思。

19、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20、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