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取名(100句)
一、论语全文及译文
1、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2、(译文)鲁定公问道:“君主使唤臣下,臣下事奉君主,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注释)①党:类别,类型。
5、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6、(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7、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注释)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11、(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12、试译:孔子说:“多给我几年时间,最终能体会《易经》的真髓,就可以不犯大的过失。”
13、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以下列举一部分:
14、试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即使一个没文化的来问我,我也是空有一张嘴巴。我只好旁敲侧击,把来龙去脉问遍了,才彻底明白。”
15、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1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19、参考资料:论语百度百科
20、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二、论语全文及译文取名
1、(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3、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6、(注释)①约:约束,指严于律己。
7、试译: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礼仪怎么能到位?做人没有仁爱,音乐怎么能到位?”
8、(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9、37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0、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1、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3、(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14、2子曰:“从我于陈、蔡(1)者,皆不及门(2)也。”
15、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16、12子之所慎:齐斋,战,疾。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8、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9、(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20、试译:孔子说:“教化人民,可以让他们跟好人学好样,不必让他们听多少道德说教。”
三、论语全文及译文
1、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
2、(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4、试译:孔子说:“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愁,勇者不恐惧。”
5、试译:孔子说:“光读书,不琢磨,就糊涂;瞎琢磨,不读书,就没用。”
6、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7、26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shuò),斯疏矣。”
8、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9、(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临:莅临。
10、(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之中,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11、试译:孔子说:“君子关注德行,小人关心土地;君子关注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12、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13、高考,绝不简简单单是一个人的传奇
14、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5、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6、翻译: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7、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
18、试译:进朝廷的大门,动作收敛,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中门;走,不踩门坎。经过君王宁位(zhùwèi)旁边,神色庄重,步伐快捷,连说话都感到不应该说。提起下摆走上堂去,举止收敛,屏住气息好像不呼吸一样。出来后,走下一级台阶,脸色轻松,心情愉悦。走完台阶,继续前行,快步如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恭恭敬敬。
19、(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0、(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四、论语全文及译文注解赏析古诗文网
1、(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说穿了,所谓孝不在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
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对付。①口给(ji):给,足。口给指嘴巴很管用,说话伶牙利齿,也就是“佞”的意思。
4、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5、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6、风水知识大全(收藏版)
7、7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16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9、试译:托人出国问候好友,要拜送受托人两次。季康子送药来,拜谢、收下后,说:“丘不懂药性,不敢尝。”
10、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11、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12、试译:孔子说:“有仁德的,就不会孤单,一定有相好。”
13、试译:哀公问:“弟子们哪个好学啊?”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从不迁怒,同样的错误从不犯两次。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没听说有好学的了。”
14、试译: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少啊。”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试译:出访时手执圭器,小心谨慎,像拿不住似的。向上献圭像作揖一样恭敬,献完下来时好像还在献圭似的。战战兢兢,步履细碎,足跟轻轻抬起,轻轻放下。献礼时,神色祥和。以私人身份和外国君臣相见,轻松愉快。
17、20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8、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9、19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五、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下载
1、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靠口才对付人,常常惹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
3、试译:孔子说:“我没见过有谁喜好美德就像喜好美色似的。”
4、试译:孔子评价南容,“国家治理有方,不被罢官;国家混乱,也能免遭牢狱之灾,杀身之祸。”就把侄女嫁给了他。
5、(注释)①讼:责,责备。
6、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7、(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8、朱熹《论语集注》——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是论语注疏中的重中之重,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9、(注释)①如礼何:拿礼怎么办,意即礼对他已没有什么意思了。下文“如乐何”义同。
10、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11、28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14、(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15、试译:子贡说:“有块美玉在这里,是装进柜子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说:“卖掉!卖掉!我等着识货的呢。”
16、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8、(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9、(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