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大全(100句)
一、端午古诗大全
1、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竞渡”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黄裳在端午时节看到了划船健儿竞渡夺标热烈的场面,触发了诗兴,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赞扬了划船健儿们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3、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4、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5、及时蒲黍漫登盘。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6、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7、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8、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9、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1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11、《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3、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14、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15、古往今来,描写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有“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竞渡,还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哀思……
16、齐天乐(宋•杨无咎)
17、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18、《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20、........▼2005月..........
二、端午古诗大全
1、输岸一朋:岸上观赛的输方一伙人。
2、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3、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小符斜挂绿云鬟(huán):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
7、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8、荷圣情(héshèngqíng):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9、渺渺(miǎomiǎo):形容悠远;久远;云海渺渺无际
10、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1、端午节古诗词100首,果然是满满的爱学习........
1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3、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
14、三十年前的名酒都长这DIAO样
15、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16、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7、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18、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的一首诗词。此时已是仲夏,盐梅佐酒,与众人共饮。祝百姓们越来越好,众大臣共同辅佐创造昌明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这么忠贞不那么后世子孙一定会福泽绵延。
19、当暑(dāngshǔ)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zhù):指穿着。清,凉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20、《史记》有记:屈原,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力主抗秦,却因此遭受谗言,去职流放。流放途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亡。从此,屈原成了端午不可不提的人物。
三、端午古诗大全300首4句
1、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2、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4、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5、第十名:谁说古代女子不浪漫?
6、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7、倾听《TheParting》小提琴大提琴曲
8、《TheRose》浪漫优美小提琴
9、碧纨(wàn):绿色薄绸。
10、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1、《最后一天》仙女般的最美芭蕾
12、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3、雨中激情《Rain》钢琴曲SultonAli
14、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15、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16、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7、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18、使君:这里指州郡长官。郡斋((jùnzhāi):州郡长官的居室或书房。
19、流香涨(zhǎng)腻(nì):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20、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四、端午古诗大全300首2句
1、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2、悬艾叶、菖蒲、蒜头: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在端午这一日,古人常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用来清退蛇虫。
3、谁信骚魂干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谗龙怒。
4、第二名:黄河是什么时候由江苏省入海变成从山东省入海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5、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6、农村俗语10句,精辟噎人,一针见血!
7、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少男少女各自夸耀着自己的新装,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早已有人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我年纪老大,懒于前去凑趣,任凭裹着头巾的儿郎摇旗击鼓。船桨打起水珠如急雨迸溅,江面上一片浪花飞舞。
8、深院花吐,画帘开、練衣纨扇,午风清暑。
9、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0、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1、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12、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13、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14、讵(jù):岂,表示反问。
15、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6、《和端午》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七言绝句。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7、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8、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9、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20、贺新郎(宋许及之)
五、端午古诗大全300首小学
1、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2、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3、《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6、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7、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8、李白写的关于端午的诗只有一首《江上吟》。原文: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9、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1、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2、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1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4、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15、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6、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17、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18、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发明的?怎么那么准确?
19、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20、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