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刘渊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汉赵(100句)

2023-01-06 13:35:5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刘渊

1、因为汉初和亲,嫁刘氏公主给冒顿,所以他的子孙称刘氏。

2、“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3、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外来民族,要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当然不能完全沿用自己原来的那一套,而必须给自己找一套正当性叙述,而刘渊找到的这个叙述就是,匈奴和汉朝曾经长期和亲,匈奴单于都是汉家外甥,有汉朝皇室血脉,所以自己并不是化外戎狄,而是汉朝的继承人。

4、王弥带两千骑兵南下豫州打游击,建立了襄城、颍川根据地,队伍发展至三万余人;

5、刘渊把自己的政权叫做“汉”,不是他着迷于重建大汉,而是他想笼络胡汉两方面的人为己所用而已。

6、那时候,八王中最后的一个王――东海王司马越还在和一批大臣互相仇杀。晋朝留下的一点点兵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7、不过在他发起了这场看起来是叛乱的行动以后,他却并没有与整个中原地区为敌,反倒是积极的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勤勤恳恳地工作,努力地发展生产,给予地方老百姓很多政策,这就使得他统治的区域和西晋王朝掌控的区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西晋王朝统治区域,每天都在打八王之乱,而刘渊这个外族统治的区域倒是让汉族老百姓特别的舒适,大家都能够积极地耕种生产。

8、刘渊是匈奴族冒顿的后人,在汉朝初期,匈奴族屡次侵犯边境,刘邦亲自率领大军镇压,没有想到,在哪里遭到匈奴人的围攻,多日都不能解围,后来陈平贿赂单于皇后,匈奴人才撤兵,刘邦回到京城。为了缓和匈奴人的关系,汉朝使用和亲政策,刘邦选一个宗亲之女,封为公主嫁给单于冒顿。并且和他兄弟相称。到后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

9、《晋书》也高度称赞刘渊的才能:“况元海人杰,必致青云之上;许以殊才,不居庸劣之下。是以策马鸿骞,乘机豹变,五部高啸,一旦推雄,皇枝相害,未有与之争衡者矣。”

10、刘晓明:把工程“做深”,把岩土“讲浅”

11、刘渊打着汉旗“借尸还魂”,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也达到了一定目的;但他建立的汉政权,在本质上却是匈奴贵族和上层社会的专政。晚年,刘渊看到汉匈之间的民族隔阂难以抹平,称汉“以怀人望”越来越行不通,故临终前恢复匈奴传统旧制,实行“胡汉分治”。

12、后来,晋朝的并州刺史司马腾、将军王浚联络鲜卑贵族攻打司马颖,司马颖失败了,逃往洛阳。刘渊向司马颖要求回去带匈奴兵马来助战,司马颖才让他走了。

13、汉赵为匈奴人刘渊所建。匈奴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自前秦开始至魏晋南北朝一直活跃于蒙古高原。秦汉时期在北方高原上有过辉煌的历史。

14、刘邦也没有办法,只好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单于。

15、2017年8月16日早晨

16、官僚系统腐化生锈,是晋朝的致命弱点,这个弱点,刘渊敏锐地发现了。

17、而且刘渊本人对于汉文化十分亲近,他自幼生活在汉地,饱读诗书,酷爱儒家经典与军事著作,汉文化造诣极高。刘渊建国以后,认识到匈奴人的落后,因此他自称为汉皇帝,希望促进匈奴与汉族的融合。

18、南匈奴单于羌渠派遣其子左贤王於扶罗带领骑兵前往,协助汉朝廷平定叛乱。

19、刘渊称汉王后,很快攻下了上党、太原、河东、平原等几个郡,势力越来越大。一些势力比较小的各族反晋力量也都来归附刘渊。

20、崇尚汉文化,使刘渊倾心接受喊话;而刘渊在官场上受到的种种遭际和不公,也是逼使他主动向汉人、汉文化靠拢的一个重要因素。晋武帝时,王浑、王济等人举荐刘渊担当灭吴的重任,却遭到了孔恂、杨珧等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谏辞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刺痛了刘渊的自尊心,也反应了汉匈之间难以消除的民族隔阂。

二、刘渊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汉赵

1、事实上,刘渊至始至终都未攻下并州的军事重镇晋阳,显然刘渊在势力上尚不足以达成目标。公元305年,能文能武的刘琨接替司马腾成了并州刺史,这显然极大造成了刘渊的困扰,缓过神的西晋将会是刘渊最大的噩梦。

2、老校长一生的追求是求知、报国,他为人正义,正派、正直,总不计个人得失,他享年99岁,德高望重。老校长,您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3、公元305年,刘琨接替司马腾成为新的并州刺史之后,形势对刘渊愈发的不利。刘琨善于招揽部众,其能力也比较出众,在刘琨的治理下并州地区的情况比之司马腾时期有所好转,可以说西晋一旦缓过神来对准刘渊,那么刘渊随时会处于覆灭之中。

4、八王混战开始后,匈奴部落里一些贵族们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开会商量。有个老年贵族说:“我们匈奴从汉朝开始跟汉人结为兄弟。经过魏、晋两个朝代,匈奴单于后代虽然有封号,却没有自己的尺寸土地,跟一般百姓没有什么两样。现在晋朝发生内乱,自相残杀。这正是我们匈奴人恢复地位的好时机啊!”

5、刘聪部署,便是凭着人海战术强攻洛阳四门。

6、对刘渊来说也一样,他的第一次失败并没有遭到晋朝的追赶反击,从而让他可以很从容地休整,也将战争的主动权充分掌握在自己手上。

7、黄巾军起义爆发后,中山太守张纯等联盟反叛。

8、不过这个野心勃勃的匈奴人意识到,西晋灭亡的钟声已经敲响,所以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刘渊已经不再满足于恢复“呼韩邪单于”的基业,而是希望如同汉高祖、魏武帝那样在中原建立万世基业。

9、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登基称帝,至此十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刘汉”亦或者是后来的“前赵”正式诞生了,而西晋这个地球也被刘渊这根“杠杆”撬动了,可以说刘渊是“压死西晋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刘渊死后不久,“前赵”攻破了西晋的两都,俘虏了西晋末代皇帝,至此西晋正式灭亡。

10、刘渊此次发兵目的很明确,便是直捣洛阳,因此,此次的战斗序列与前次又有所不同。

11、刘渊是匈奴贵族出身,在匈奴移民中,天然的威望就很高。同时,刘渊作为任子,长期在洛阳生活,享受王侯待遇,和西晋的士族士大夫来往很多,所以汉文化修养也很高,当时在洛阳算是名士。

12、刘渊病危是在七月庚午。第二天,七月辛未,刘渊颁布了一系列任命,作为对身后事的安排。其中楚王刘聪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他的兄长齐王刘裕被任命为大司徒,另一个兄长鲁王刘隆被任命为尚书令,弟弟北海王刘乂则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领司隶校尉。

13、永嘉四年秋七月,休整了半年的匈奴大军再次出动。依然是由刘聪担任主帅,刘曜、赵固、石勒、王弥为副将,扫荡黄河北岸的司州河内郡。

14、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刘裕是刘邦的后代,刘裕自己也是以此自称的。而刘渊是匈奴人,与刘裕没关系。

15、“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16、公元316年,刘聪攻下长安。晋愍帝也遭到了怀帝同样的命运,在受尽侮辱后被杀。西晋王朝维持了五十二年,终于灭亡。

17、刘渊希望,学生能掌握半导体器件的输运机理和制造工艺,在半导体领域发光发热,接续着他的教学科研“星星之火”。

18、那么,刘渊或者说前赵是如何做到的呢?

19、刘和说明意图,四人大吃一惊。刘盛是刘渊临终前特意提拔的顾命大臣,刘渊看中的就是他为人忠诚。所以刘盛觉得自己有责任劝谏刘和,他说:“先帝还没下葬,四王也没有犯下任何罪过,一旦自相鱼肉,臣恐怕天下人都要不齿陛下所为。如今四海未定,请陛下牢记先帝遗志,不要听从那些狂言妄语。《诗》云:‘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陛下如果连同父兄弟都不相信,那还有谁可以信任呢?”

20、在此之后,刘渊这个操作就成为五胡乱华时期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普遍做法,一方面自称某某天王,或者某某皇帝,建立汉人官僚体系,同时又自称大单于,设置单于台,统帅内迁的胡族部落。所以,他们的军队往往也不完全是本民族的人构成,而是裹挟了大量汉人流民在其中的。

三、刘渊

1、此后,南匈奴协助汉朝,防范来自北方的入侵。

2、但是制作这个“垂直薄膜器件”的难处,在于对材料的无损制备和转移。每一个器件要经过多次光刻、刻蚀、蒸镀、磁控溅射等工艺,然后一遍遍的检查采集的参数,一步错了,需要再重头来过。

3、消灭了共同的敌人,刘琨与拓跋猗卢算是建立起了交情。刘琨所求甚大,不止是对付区区铁弗匈奴,拓跋猗卢也并不仅仅满足于掠夺白部鲜卑的部众与财产,双方各有所求,索性结拜成为异姓兄弟。

4、从此可以看出,刘渊的确是匈奴人,由于历代汉朝与匈奴和亲,特别是匈奴贵族与刘氏汉室,有非常紧密的姻亲血缘关系。

5、此后他开始建国称王,也是打着汉的旗号:

6、要知道,正统思想是古人所看重的,即使司马家再如何荒诞,但总归汉家天下,刘渊这一匈奴人想要跻身“正统”就需要打破“华夷之分”,这是合法性问题,与师出有名是类似的道理。

7、刘和字玄泰,据说长得不错,身长八尺,雄毅美姿仪。刘和也是汉化很深的匈奴,从小好学,熟习《毛诗》、《左氏春秋》与汉代大儒郑玄注解的《易经》。

8、原因三因为汉朝统治长达400年,亡国才没有多久,天下局势还是很混乱,百姓都在思念大汉朝,而刘渊明白了,这个时候想自己坐稳这个位置,就要向百姓证明自己的政权是合法的、正统的,告诉百姓自己也是汉人的后代,不用担心会不一样。历史证明他利用了汉朝,顺利灭了晋朝,建立五胡十六国中第一个国家,汉赵。

9、“宝剑锋从磨砺出”,数不清的失败之后,刘渊最终成功在塑料基底上构建了高度柔性的垂直薄膜晶体管。其中垂直电流的大小不受水平应力的影响,成为一种新型柔性电子器件的构建方法。接着,他又进一步成功制造出沟道长度小于100纳米、速度达到0.4兆赫兹的垂直有机晶体管,克服了传统有机晶体管中低驱动电流、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他这份沉下心来做学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成为他解锁学术前沿的“金钥匙”,打开了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大门。

10、然而,事实上虽说刘渊是并州的一大霸主,但晋阳却不在其领域内,也就是说刘渊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庞大,至少攻灭西晋是难以置信的。

11、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赵,泛称前赵,亦作汉赵),308年称帝,改元永凤。310年,刘渊病死,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12、今年年初,刘渊正带领研究生在做两个课题,疫情阻止了学生返校的步伐,实验有可能就此中断。“停课不能停研,这两个课题正在收尾阶段,实验不能停。”刘渊自己来到了空荡荡的实验室中,捡起了学生未做完的实验开始了项目的最后攻关。

13、刘渊还曾在洛阳生活多年,“咸熙中,为任子在洛阳”,和西晋一众达官贵族打交道,才能得到很多人的称赞。成就大业的需要这是最重要的,刘渊利用刘氏身份,称汉王,对引导舆论,成就大业大有帮助。

14、别的都是虚的,军权才是实的,这个任命暴露了刘聪的内心。说明兄弟到底亲不过父子,他只不过是哄小弟弟刘乂开心罢了,将来这个皇位,还是要传给儿子刘粲的。

15、这些要求刘琨只能答应。不久之后,晋怀帝下达诏书,封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代郡公爵。当时代郡属于幽州,而幽州是王浚的地盘,所以王浚不答应了。拓跋猗卢去接收代郡,却遭到段氏鲜卑的驱赶,两伙鲜卑打了一仗,谁也没占到便宜。拓跋鲜卑最终没有得到代郡,王浚与刘琨也因此结了怨。

16、▍刘渊病危,后事安排得一塌糊涂

17、刘渊,男,教授,国家科技部信息安全技术领域863专家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外部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09年入选江苏省人事厅“六大高峰人才”计划。主要从事网络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和数字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主编专著1部。主持国家省部市级项目10多项,包括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基金和研究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多项;参与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先后获得省部市级各类科技奖项5项。

18、原因二是由于古代都是奉行和亲政策,匈奴单于之后裔是有汉人的血统,就说刘渊吧,他本人先祖就有一个汉朝的和亲公主,匈奴人是跟随母亲姓,所以他姓刘,自然也是汉人的后代了,虽然是匈奴人却是姓刘,自然可以借机说自己是汉朝人了,也可以用汉这做为国号了。

19、刘渊称汉王后,“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20、所谓大单于只是虚衔罢了,这事并不难办,但拓跋猗卢的要求不止一个。他接着说,当初司马腾还曾答应,封赏拓跋猗㐌为公爵,封国在代郡。这个承诺希望也能够兑现。

四、刘渊是刘邦的后代吗

1、步兵是攻城的攻坚力量,没有步兵兵团的支援,刘聪的攻城力量便大打折扣。

2、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联合关东诸侯讨伐董卓,於扶罗先是归附袁绍,后又投靠袁术。

3、原因一大汉朝是历史少有国家统百姓安居乐业,在百姓心中汉朝还是很有地位的,每个百姓都以汉朝为荣,虽然最后汉朝灭国了,但是不架不住百姓心里有汉呀,而且汉朝在世界上也是排上名,说出去都知道汉朝是很厉害的,所以刘渊要借用汉朝。

4、刘渊建立政权,想要最大程度地吸引各种力量,他想到了以“汉”作为国号的好处

5、刘渊自幼居于汉地,酷爱读书,痴迷汉文,曾拜上党名士崔游为师,遍习中原的儒家经典和历史、军事著作,甚至可以“略皆诵之”,深受汉文化影响和熏陶。刘渊七岁时丧母时表现出“擗踊号叫,哀感旁邻”的孝道礼仪上不难看出。在日后与太原名儒王昶、王浑、王济的交往中,刘渊逐渐成为一个汉化程度相当深的匈奴人。

6、刘渊的曾祖羌渠单于在东汉末年,曾派其子于扶罗率兵援助汉廷讨平黄巾军。于扶罗因故率部留驻东汉,自称单于。他病故后,其弟继单于位,任命其子刘豹为左贤王。曹操后来任命刘豹为左部帅。

7、当然虽然嫁给冒顿的虽然名为和亲公主,其实只是汉宗室之女,所以本质上并非真的公主。

8、刘楚海刘扬翌刘逸骐刘绍青刘梧坤刘廷铂刘增丞刘恒讯刘珀钎刘同原刘俞邺刘诩成刘宁晓刘桓锐刘千叶刘渊乘刘宸先刘和弛刘永徵刘佩赤刘玉暄刘尧圣刘卫普刘杭森刘泷声刘竹亮刘涛韩刘珂喧刘煜卲刘谦宣刘冠维刘儒史刘席峰刘珝祖刘基佳刘名钊

9、匈奴内乱一度令刘琨看到了希望。

10、刘渊和晋朝的关系,犹如狼和野牛。狼虽然不及野牛强大,可是它却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进攻不利就撤退,野牛并不反击,因此,狼每次进攻的失败对它不会产生伤害,反而让它能更清楚地找到野牛的弱点,为它的下一次进攻提供帮助。

11、然而很奇怪,刘聪不进反退,竟然匆匆撤军回平阳去了。人们正疑惑不解,消息传来,原来是刘渊病危。

12、司马越的守城主力还是四万,但却是精锐之师,而且司马越本人历经战阵,经验丰富。

13、汉朝设置护匈奴中郎将予以庇护,南匈奴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人口日益繁盛。

14、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哭啼啼,说啥也不肯将鲁元公主嫁到匈奴去。

15、而晋军于黑暗中小胜,并不敢乘胜追击,此战对双方军心产生的效果不容小视。

16、这就是说,到刘渊决定起兵的时候,西晋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了,问题不是如何重建西晋,而是如何重建一个新的王朝。所以,刘渊起兵的时候,一方面是自称大单于,以便号召和统帅内迁的各胡族,同时以汉朝后裔自居,为蜀汉后主刘禅发哀,自封为汉朝刘氏的继承人,以号召汉族士族中仍然心存汉室的那部分人。

17、八王之乱杀来杀去,把中原搞的一团糟。中原的老百姓纷纷向各处逃跑避祸。

18、然而王育的这个战略主张也不能说是没有弊端的,刘渊给了石勒等人很大的自主权,在对西晋构成威胁的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了威胁,后来石勒等人的尾大不掉可以说正是刘渊的战略思想下的弊端,而这个弊端也恰恰埋下了前赵灭亡的伏笔。刘渊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是汉赵的开国皇帝,也正是由于汉赵灭了西晋,中国从此进入了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304-310年在位),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后代,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为呼延氏。

19、刘渊虽是匈奴人,但汉化程度极高,可以说从文化角度来说,他绝对算是汉人了。

20、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渊称汉王之后,果然“远人归附者数万”,他更是高举“反晋复汉”的旗帜,向全天下宣告“天诱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并且以刘备的蜀汉为正统,追封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正儿八经地以大汉继承者自居。

五、刘渊是匈奴人吗

1、石勒自飞龙山失败退回黎阳,便以黎阳基础,开辟了青州、司州、衮州和豫州交界的一大片根据地和游击区,拥有人口九万余户;后率本部骑兵响应刘聪对司马家族老家河内郡进行的战略袭扰,攻下武德(今河南武陟附近)并坑杀万余降卒,杀戮震惊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从此,石勒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投降。

2、孔恂、杨珧是朝廷重臣,代表着朝野相当一部分汉人的思想和观念,他们鄙视、仇恨胡人,更抵触像刘渊这样文韬武略的匈奴人,使刘渊屡不得志,甚至一度险遭不测。刘渊虽然有志向,有能力,有魄力,但在讲究门阀出身的魏晋时期,却很难得到汉人的支持和拥护。刘渊想成大业,想立足中原,想得到汉人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扯起汉旗,以怀人望。

3、晋帝国军民的抗敌意志在削弱。

4、以汉为国号,可以让人想到汉朝,也可以笼络汉人。同时他刘渊作为匈奴胡族,也可以尽可能地团结胡族人口。在古代,人口就是第一力量来源,能笼络的人口越多越好。

5、2017年8月19日匆匆

6、“云”端打卡券,在家也能畅游湖大!

7、大家听了,觉得是一个好主意。刘渊就宣布自己是汉王。

8、在我们文学院、外语学院相关专家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王忠祥教授、聂珍钊教授的领导下,《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在2005年进入美国三大权威检索之一的AHCI,让整个世界的相关学者可以直接查阅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刘渊做为编辑部主任,同时也是欧洲文学栏目的责任编辑,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杂志的重上台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他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9、刘渊在博士期间研发的垂直柔性薄膜晶体管。

10、刘渊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是汉赵的开国皇帝,也正是由于汉赵灭了西晋,中国从此进入了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

11、他的汉文化程度很高

12、事实上,刘渊的这些强悍还离不开王育的辅佐,在其主张下,刘渊稳扎稳打,终于成了一大霸主,但也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弊端(刘曜便是329年被石勒所俘,前赵也走向了灭亡)。

13、仗打得非常顺利。拓跋鲜卑下手凶狠,获胜之后又对仇人“屠其营”,刘虎逃到塞外,此后几十年铁弗匈奴都不敢踏足塞内。

14、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刘渊出山以后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领袖魅力,他第一次来到西晋的都城的时候,就受到了各个贵族的认可,而且当时还流行的一种风尚,那就是谁结交了刘渊,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大人物。而且刘渊来到西晋王朝以后,还被司马炎评价为是现在第一外族领袖,甚至把他和汉武帝身边的那个匈奴王子相媲美。

15、侥幸逃过一劫的刘厉自感无颜面对刘聪,也投水而死。

16、刘渊从小熟读《春秋左传》、《孙子兵法》,是个完全汉化的匈奴人,因为又帅又有才能,被晋朝看重,晋武帝司马炎召见他的时候称赞他“春秋的由余,汉代的金日蝉”,接班父亲任匈奴左部头领,正式入仕。

17、又过了一天,七月甲申,刘聪进攻平阳,轻而易举地从西明门入城。刘和退守宫城南宫,被刘聪团团包围。战斗持续了一天,次日,七月乙酉,刘聪攻入南宫,将他的哥哥刘和斩杀在光极殿西室,呼延攸与刘锐被活捉,被架到平阳街道上斩首示众。

18、往近的说,汉献帝是东汉刘秀之后,而刘秀则出自汉景帝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而汉景帝的父亲是汉文帝,汉文帝则是刘邦之子。

19、西晋崩溃后,连东吴旧属都曾经出现过短暂的恢复孙吴政权的活动,更不用说那些士族本身就是在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崛起的,所以,如果真的让他们看到重建汉朝的希望,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人倒过去。这也是刘渊为刘禅发哀虽然现在看起来滑稽,但在当时,其实是有着清晰的政治意图的,也就是动员这些汉族士族参加到自己的集团中来。

20、刘渊既然是匈奴人,为什么姓刘?那个鸣镝弑父的匈奴冒顿单于是刘渊的先祖。“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说的也是这位冒顿单于。致书妄言给吕后说两个人都是鳏寡,不如合而为一的也是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和汉朝联姻,他的子孙冒姓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