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红楼梦中史湘云的性格特点(100句)

2023-01-04 14:51:0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1、湘云不止说黛玉,还说自己在家里很累,自小没爹娘的苦,在家里作不得主。仿佛有做不完的针线熬不完的夜,家里的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宝钗道:"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她能够常常到贾府游玩,她能够保持天真烂漫的性子,未必就是被叔叔婶婶薄待。寄居自然没有家的闲适,但毕竟是她的避风港湾,别人不欠她的不是吗?

2、因为在大观园里,林黛玉最看不得宝玉和别的女子有点什么,多说一句话也要闹宝玉一阵子。史湘云虽然看起来有点大条,但是,她也深知这一点。为了维护薛宝钗,悄悄化解了一场尴尬。

3、湘云说这些话,其实有些不大气。再如她说戏子长得像黛玉,别人一样看到,却没有人说出来。可是“心直口快”的湘云就说了出来,就算事无不可对人言,但是有些话也要分场合的。

4、史湘云的旷达不是一种出世孤傲,而是一种入世的情趣。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偶尔男儿装扮,白日里佻达洒脱,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须自拙。

5、一时大家散后,进园齐往芦雪庵来,听李纨出题限韵,独不见湘云宝玉二人.黛玉道:"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正说着,只见李婶也走来看热闹,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众人听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黛玉笑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6、史湘云话太直,曾对薛宝琴:“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莫名其妙,说有人害咱们的话,说的听的薛宝钗莺儿等都笑了。

7、苏屏,《寒塘鹤影读湘云——试论湘云形象及其独特的女性价值》,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二辑

8、王欣欣,《湘江水逝楚云飞——从史湘云探寻对儒家经典的遵从与反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红楼梦里没有对湘云相貌的描写,但是从大家的话能想得出来,湘云是个英姿飒爽的女孩子,女孩中的一股清流。

10、这些人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喊七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顽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一散,倏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着。

11、可是轮到湘云,她”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

12、作者描写史湘云,展现她“英豪阔大”的巾帼气质,主要是通过“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的一个个特写“镜头”来完成的。作者两次写到史湘云的睡态。一次是和林黛玉对比着写的:“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林黛玉的睡态是凤姐形容的“风吹吹就坏了”的“美人灯儿”的睡态。史湘云是一个大大咧咧、欢蹦乱跳的姑娘,所以睡觉的时候也不老实。

13、梁明玉,《有情芍药辛酸泪——解读史湘云与贾母的关系》,古代文学,2010年1月

14、在人前,她永远是那个娇憨可爱,无忧无虑的女孩子。

15、若问史湘云是怎样个人?

16、湘云虽生于“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侯门之家,却因“襁褓之间父母违”,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从小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17、(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掣诗签时,宝钗掷点后数到探春抽签了,”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原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不好意思,将签”掷在地上”。

18、“史湘云的‘真’也体现在‘赤子之心’,同学们需要学习她性格中的‘坚韧洒脱’。此外,在阅读经典时,大家应该抱有做学问的态度,多与他人探讨,不能害怕沟通。”讲座最后,敬敷文学创造社指导教师江飞就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他还提及社团的后续发展会不断丰富讲座形式,争取让学生们可以“登台亮相”,主动分享心得和阅读体会,和老师、嘉宾们一起进行探究性学习。

19、生得漂亮的姑娘不足为奇,活得漂亮的姑娘,才是人见人爱。

20、史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史侯家小姐,贾母内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婶母抚养。

二、红楼梦中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1、史湘云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爽女性,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偶尔身穿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

2、湘云其实不是话多,而是她话无顾忌,想说就说,而且人愈多愈能说。

3、人文学院敬敷文学创造社举办《红楼梦》讲座第六期——史湘云的性格与人脉

4、黛玉见了,笑着说:“那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

5、姜子认为,《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隐射洪承畴,黛玉隐射崇祯,宝钗隐射皇太极。

6、她能吟脱俗的诗,也能说世俗的话,湘云的大气爽朗适合做朋友,但做知已,缺点真意。有时候的“口无遮拦”并不等同于“心直口快”。

7、史湘云从来都是大说大笑,不隐藏自己的欢乐。她还喜欢女扮男装,打扮成小子模样,很少斯斯文文的。

8、史湘云的性格特点是心直口快、热情、率直、平等待人、洒脱等。在《红楼梦》中,史湘云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积极、乐观的,她以诚待人,从不算计,每天都非常快乐,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就算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也转瞬就忘,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

9、自幼也得到贾母的爱怜,所以能经常到贾府里住,与贾宝玉在天真烂漫、两小无猜的童年生活中,建立起青梅竹马的亲密关系;而且,她身上偏偏又佩带了一只金麒麟,这与贾宝玉在清虚观打醒从道士们那里得到的一只金麒麟,恰恰是一雌一雄,配成了一对。

10、史湘云的性格特点可归纳为:心直口快、热情、乐天、才思敏捷、有英雄气概、平等待人、率直。心直口快:从她与林、贾的几次吵架,从她在各种场合中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来。热情:这一点可以从她“大说大笑”,从她教香菱做诗,从她在各种场合给人的印象中反映出来:“这社里要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乐天:史湘云虽身世不幸,又处在比其他姐妹都不得自由的恶劣环境中。但书中从未见她愁过。她总天快快乐乐,兴致盎然,充满了生活情趣。《红楼梦》原本是一部还泪的悲剧。而史湘云留给读者的积极、乐观的印象是丝丝暖意和希望所在。才思敏捷:这点是从他即席做海棠诗,和两次联诗体现出来的。就诗才而言,湘之敏捷可以与钗之大气、黛之感伤媲美。

11、不只如此,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

1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2次印刷,pp158

13、焦贻之,《浅析“史湘云醉眠芍药茵“的多重意蕴》,女性文学研究,总第79期

14、聪明豁达的女人,不抱怨,不计较,而生活,也往往还你加倍的快乐。

15、这个懂事的女孩子,既是对友情的爱护,更是根植于内心的善良使然。

16、第32回,袭人与湘云说黛玉不动针线,背后说人的样子叫人不喜。史湘云道:"越发奇了。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剪,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第49回,宝钗说宝琴哪里得来的福气,让老太太这样疼她。笑说自己就不信哪里不如宝琴。湘云就说宝钗虽说的玩笑话,但是有人真心就是这样想的。

17、第50回,大家一起联诗时,她一会儿扬眉挺身,一会儿笑弯了腰,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她自己也说:”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

18、可惜,在曹雪芹的笔下,同其他几个主要人物一样,史湘云的形象,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形象,她的性格尚待丰富充实,她的命运正在变化发展。扩展资料: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在诗社中的雅号为“枕霞旧友”,缘贾母提起幼时“枕霞阁”撞破鬓角而起。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

19、与大观园里不肯多行一步,中规中矩的女孩子们相比,湘云热爱生活,有趣有料,会吃会玩,那种昂扬的生命力,甩贾府那些小姐姑娘们十八条街。

20、坦然面对逆境,不计较,不抱怨。

三、刘姥姥进大观园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1、实际上,史湘云的两个婶婶待她都不太好,每月的零花钱“不过几吊钱”,而林黛玉和贾府的女孩子们,每月都是二两银子。即使鸳鸯等有头面的丫头也有一两的月例钱。

2、史湘云“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的结局,预示着四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同时,这样一个美好女性的毁灭,具有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愈加激发人们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憎恨。

3、可以经常男扮女装,甚至连贾母都误认作是宝玉。

4、宝钗也让湘云别多心,自己是一片真心为她考虑。湘云自然不会多心。

5、同时,史湘云又不是孤立的一个个体,而是金陵十二钗这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的中的一部分。一部红楼梦,跌宕起伏一百二十回,洋洋洒洒七十万言,如果光有黛玉的孤傲,宝钗的沉稳,探春的精明,凤姐的机智,皆为入世之沉重,则文字难免沉重,似乎还少了那么一位乐观豁达,潇洒飘逸的出世之人来睥睨世事,俯瞰众生,而湘云就扮演了这一必不可少的角色,从而完成了十二钗这一组红楼梦里纲领性人物的群像。

6、史湘云送丫鬟戒指,送的四个丫鬟分别是:是袭人(宝玉屋里首席丫鬟)、鸳鸯(贾母屋里首席丫鬟),金钏儿(王夫人屋里首席丫鬟),平儿(王熙凤屋里首席丫鬟),这四人都是荣国府里最有权有势的丫鬟,恰好就是前四名。

7、史湘云明里暗里诋毁黛玉小性儿,行动爱恼,辖治人,总向着薛宝钗。

8、(这是本人20年前参加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9、小说的中心任务不是记事而是通过叙事来写人,越是高明的作者,笔下的人物越是活灵活现,性格也越复杂真实,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红楼梦》笔下的中心人物之自然不是一两个词语就能概括出来。下面本文将着力解读《红楼梦》中关于史湘云的描写,以此总结提炼出这个复杂人物的性格及其命运,并简要探讨其审美价值。

10、她是《红楼梦》里活得最明白的人。她的生命生来原本是极为高贵的,应该如元春宝钗一样极受宠爱,可是她却又是不幸的,父母早亡无人真心疼爱,她的生命在那个家庭中就变得轻如草荠一般。可是她自己很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她对贾府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给下人丫鬟的礼物都要亲自送到。她能做贾府中由下人们来做的手工,可是她一直是乐观的。因为她是笑对生命的。她幸福地度过她生命中有过的每一个快乐的日子,在快乐的时候不去想那些多余的不快乐。这样当不快乐到来的时候她才可以坦然地接受,因为她的一生毕竟有过很多很多的快乐。同是孤儿,与黛玉相比,她明显快乐的时候更多。有时候我们真该学学史湘云的豁达,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悦纳自己,这样一生才会更快乐。

11、此次活动由线下讲座、线上直播两个方式同时进行,历时两个小时,共有近200人观看。讲座伊始,主讲人周梦便从“憨”、“豪”、“真”三个角度展开,并列举了书中相关的章回词句分析史湘云的性格特点,紧接着,周梦便根据史湘云的性格引出了她的人脉关系。

12、史湘云借住蘅芜苑时,薛宝钗曾戏谑:“呆香菱之命苦,憨湘云之话多”。

13、《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来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他听了暗示着“金陵十二钗”命运的《红楼梦》舞曲,其中对湘云的判词如下:

14、除了装扮神态,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史湘云也是心直口快,一片赤诚,想啥说啥,毫无遮拦。有一次,史湘云失言,说演戏的小旦“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赶紧使颜色,劝她别说。湘云恼了,当晚便让丫鬟收拾衣服要回家。史湘云又常常夸薛宝钗,并嘲笑贾宝玉在黛玉面前的低声下气,因此也引起林黛玉的不满。可是,史湘云是个胸无城府的人,所以话既出于无意,心也就不存芥蒂,别人当然也不可能记恨。

15、第三十七回中,史湘云想做东开诗社,到了晚上,宝钗就邀请湘云往蘅芜苑去住。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时,

16、细细看下来,发现活得漂亮洒脱的湘云身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7、这里脂批有:”口直心快,无有不可说之事。”这”无有不可说”真正准确地概括了湘云的特点。

18、姜子认为,《红楼梦》作者笔下的史湘云,表面上憨厚可爱,其实是老谋深算、心机不错。

19、《红楼梦》之宝黛:究竟要磨合多久,才能秒懂彼此

20、史湘云她憨直纯真,心直口快,满怀热情。她才思敏捷,可与钗黛一拼。她身世可怜,却坚强乐观,开朗豁达。

四、史湘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生在这样一个原生家庭,但史湘云却活得“英豪阔大宽宏量”,才情不输钗黛,性格人见人爱,成为《红楼梦》里最鲜活生动的女孩子。

2、然而这样的好日子,于她也并不多。常常是没住几天,婶婶就派人来接她回家。虽然湘云每次都舍不得走,但从来没多说什么。只在一次回家的时候,悄悄嘱咐宝玉:“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些,打发人接我去。”

3、面对伶牙俐齿的黛玉,湘云毫不含糊,反击道:“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4、《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香菱满心思想作诗,又不敢麻烦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

5、宝玉送他二人到房,那天已二更多时,袭人来催了几次,方回自己房中来睡.次日天明时,便披衣鞋往黛玉房中来,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见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

6、翠缕比较疑惑的是,怎么东西都有阴阳,人就没有阴阳呢?她说湘云是阳,自己是阴。每每看到这里,就觉得好笑,是不是有些傻乎乎的感觉。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了。"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湘云笑道:"你很懂得。"第她才情外露,从不藏拙

7、史湘云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爽女性。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偶尔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

8、说的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都笑了。宝钗笑道:“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9、史湘云十分顾及薛宝钗的感受,但是,却拿黛玉比戏子,宝玉看了她一眼,就气得要回家,还说了一大篇黛玉的不是(小性儿,行动爱恼,辖治人)。

10、贾母因说道:“天热,把外头的衣裳脱了罢。”湘云忙起身宽衣。王夫人因笑道:“也没见你穿上这些做什么!”湘云笑道:“都是二婶娘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

11、贾探春的性格特点:心地善良,精明强干,倔强自尊,志气高远,不卑不亢,心思通达,深有主见。史湘云的性格特点: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开朗豪爽,淘气喜人,不拘小节,才思敏捷,才情超逸,笑对挫折痛苦,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富有真善美的豪放女性。

12、她有才,也愿意展露出来,愿意才情外露,活得就是一个洒脱。

13、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

14、热情:这一点可以从她“大说大笑”,从她教香菱做诗,从她在各种场合给人的印象中反映出来。

15、“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睛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袭人见说这话,将手一拍道:“是了,是了。怪道上月我求他打十根蝴蝶儿结子,过了那些日子才打发人送来,还说:‘这是粗打的,且在别处将就使罢;要匀净的,等明日来住着再好生打罢。’如今听姑娘这话,想来我们烦他,他又不好推辞,不知他怎么在家里三更半夜的做呢!——可是我也糊涂了,早知道是这么着,我也不该求他!”宝钗道:“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儿,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

16、关键词:史湘云性格矛盾审美

17、史湘云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于黛玉来说,史湘云的所作所为真真令人发指!但是,史湘云终归心念贾宝玉,最终还是做了许多护着香菱的事情,又怂恿夏金桂闹事,以至于被薛家批评“不守本分”。

18、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地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攘攘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嚷嚷说:“泉香酒洌……醉扶归……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磴上还睡出病来呢!”

19、大观园是一方世外桃源一样的天地,虽偶有勾心斗角之举,但与外面陈腐肮脏的世界相比,也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天真烂漫的真性情,而史湘云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她的个性就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虽然浅一些,却是那样纯净透明,没有一点虚假做作的杂质,保留着最初的纯真。

20、史湘云憨直可爱,常作男装打扮,《红楼梦》三十一回和四十九回中,都有出色的描写,“活脱儿就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偏她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她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借宝钗和众人之口,赞扬了湘云的洒脱疏狂。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期,史湘云的装扮即使算不上惊世骇俗,也是胆大妄为。要知道,笑不露齿,坐不露膝,方是那种时代名嫒淑女的外在行为标准。剖析史湘云性格的形成,我们发现她在襁褓之中父母双亡,寄居在叔父家里,叔叔婶婶不大关心,虽然湘云缺少了天伦之爱,但也减少了家庭的礼教束缚,和相同环境下其他女孩子比,在精神上反倒更自由一些。

五、妙玉的性格特点

1、简简单单的一个玩笑,竟然引出生死发誓,一个突出个性特征的细节和小故事,生动地绘出了一个又淘气、又多话、又嘴甜的小湘云的活泼性格,内蕴着一种童稚的美,又融合着现实的真纯。

2、在大观园里,她最信服的人就是宝钗。她的单纯有时候让自己没有主见,她想开社作东,却没什么钱。宝钗慷慨解囊帮她出螃蟹,再到铺子里取些酒。为她准备的妥妥当当。

3、宝玉也觉得”这诗社里若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本来只需作一首,她却兴烈才高,”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

4、她的经典事迹有:拾到金麒麟;海棠诗夺魁;烤鹿肉割腥啖膻;芦雪亭联诗夺魁;醉眠芍药裀;中秋联诗“寒塘渡鹤影”。最后“寒塘渡鹤影”成了史湘云最后命运的定语,指她最后虽然会独守“寒塘“,但是终可获得精神的解渡。

5、“史湘云是‘圆形人物’,可为什么大家对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类似于扁平人物的呢?”“曹雪芹先生写史湘云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是不是也带有自己未能走上仕途的遗憾?”“老师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将自己塑造成湘云那样的性格呢?”……对于学生们抛出的一个个疑问,作为特邀嘉宾的郭霄珍老师和活动指导人江飞老师也一一做出了解答。

6、不同于其他人,曹雪芹在描绘史湘云时,淡化了其外表,而是先写性格,可以说史湘云是性格强于外貌,也就是说史湘云的性格更加引人注意。这样的性格会比较好相处,也更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很讨喜,也体现了史湘云在贾府的熟门熟路,这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之精湛。另外,史湘云有咬舌的毛病,也就是说话说不利索,总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

7、一部煌煌巨著《红楼梦》描写了九百多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就达到732人。在那些经过曹雪芹的如椽大笔刻画出来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里,有一位襟怀恢阔坦白、行动磊落大方、与封建末世大家闺秀的标准相距甚远的人物,她便是作家倾心塑造的、才貌可与黛玉宝钗鼎足三立的金陵十二钗之贾府太上皇史老太君的侄孙女——史湘云。史湘云的性格直爽豪迈,清澈的心灵一览无余,她的简单、缺少心计,使她成了《红楼梦》里青年贵族女子中人缘最好的一个。尽管在她的思想里也残存着些许封建主义的腐朽气味,但她的身上更多的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青春气息。作家对她适可而止的批判中饱含着发自内心的欣赏,当然欣喜的赞歌里也透露出伤感的哀惋,因为史湘云的最终命运是一幕必然毁灭的悲剧。

8、在第二十回的初次出场中,曹雪芹寥寥几句话描绘了一个娇憨少女的顽皮而多话的情态:

9、感谢曹雪芹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可爱的人物!

10、湘云笑道:“你们瞧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大家见她里外都是男装,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11、史湘云的善良,还体现在宁可自己承受一切,也不打扰别人的细节中。

12、这不就是活脱脱的魏晋时謝道韫辅身于才思敏捷湘云也,当然这是我的愚见。

13、第49回,湘云和宝玉商量着弄块鹿肉到园子里烤,大家边玩边吃。

14、博学多才,尤其喜欢作诗,把作诗当作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5、史湘云——一个封建末世的贵族小姐,一个天真淳朴的娇憨姑娘,一个意气风发的妙龄才女。象这样一个人物,以她的聪明实际,辅佐丈夫不成问题;以她的乐观开朗,应付家族关系不成问题;以她的健康和才华,教养几个出色的孩子不成问题。她本来应该做一个贤妻良母,可叹命运竟如此悲惨,从小是“纵居那绮罗中,不知娇养”,好容易嫁个如意郎君,还是痨病,贤妻做不成,良母更不可能了。

16、这其中有高明之处。让美人更加生动,且接地气。且看书中女主林黛玉,虽美,却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体现得就是曹雪芹写美人的特色,并不能十全十美,定是要有些缺点才好,否则不真实。史湘云在所有姐妹中都吃得开,特别是自来熟这一点也是非常传神。一见薛宝钗就宝姐姐长宝姐姐短的,也是因为先头听了许多关于薛宝钗的好话,这就有了好印象,便就去黏着人家,这是一点也不认生。

17、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心直口快,开朗豪爽,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甚至敢于喝醉酒后躺在园子里的青石板凳上睡大觉。

18、太愚(王昆仑)在《史湘云论》一文中,引证了湘云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的话后说:“只这几句话就扫荡了一切的扭捏,矜持,多么痛快!”“大观园中有谁是这样粗豪明爽的?”(7)大雪过后天地一片琉璃世界,金陵十二钗身披各色华丽斗篷齐齐出场,在芦雪庵赏雪联诗,这本是一件浪漫、风雅的趣事,富贵华丽的画卷!但史湘云与贾宝玉却于众人的文雅外,“割腥啖膻”争抢着吃烧烤的新鲜鹿肉,抢了这一出美景的风头。史湘云痛快的吃喝,透着一股英气,仿佛水浒传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梁山好汉一般,又像魏晋时代豪放不羁的竹林七贤。众人都被他所感染,在她的带领下,宝钗,宝琴,就连王熙凤也加入到了嚼鹿肉的队伍中,书外的读者恐怕也会沉醉于这样自由欢快的气氛中吧。

19、(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20、又有,大家都在社长李纨稻香村处,兴高采烈地议论湘云的穿戴,湘云却等不及了,说:”快商议作诗!我听听谁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