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梅兰竹菊古诗两句(100句)

2023-02-05 15:30:5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梅兰竹菊的古诗各两首

1、萧萧竹影月云高,汨水怀沙惹梦劳。

2、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菊》郑谷

3、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4、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6、柯笛横歌梅响彻,冬宵折雪骨消寒?

7、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8、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9、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1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11、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12、画菊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13、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14、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15、暂归湖海里,静待密云开。

16、陈佩《瘦菊为小婢作》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17、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18、江南早春,风光绮丽,千里莺啼,红绿相映。而庭院里却一片寂静,空自怀远,心间相思深情,无人倾诉。复国壮志无从施展,这小小的院子里,凝聚着稼轩深沉深厚的家国情怀。

19、◇(无题·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二、梅兰竹菊古诗两句

1、博鳌·徐悲鸿的时代·大师精品展回顾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4、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5、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6、(作者)苏轼(朝代)宋

7、从古至今形容花的诗句太多了,大到牡丹,荷花!小到桂花,荠菜花!等等……下面我就大概挑选一些供朋友们欣赏!另附诗两首请朋友们鉴赏指教!

8、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9、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10、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11、清李方膺《题兰花册》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清黄任《兰溪》如画山城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清李友棠《荆门杂咏》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清郑板桥《兰》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12、何以劲还直?饱尝霜雪味。

13、黄巢《菊花》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14、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15、雪赴梅仙冬夜情,小园玉砌月胧明。

16、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17、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18、《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曹雪芹

19、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20、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三、关于梅兰竹菊的古诗各三首

1、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2、释义: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3、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4、◇芙蓉~清·郑板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6、清孔尚任《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7、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8、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唐寅

9、唐唐彦谦《兰二首》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10、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11、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2、2)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并注明所投稿的栏目,如(云帆诗会)、(云帆诗家)、(云帆诗友)(云帆清音)等。

13、释义: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14、籁籁衣巾落枣花。《浣溪沙》

15、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16、三月暖云飞,兰草依依语。

17、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8、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19、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20、咏兰诗张学良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四、梅兰竹菊的古诗各三首

1、释义: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2、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3、谷暗梅尤盛,江幽雪愈白。

4、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5、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6、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7、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8、◇(临江仙)·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9、——周密《疏影·梅影》

10、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11、——欧阳修《渔家傲·十二月鼓子词》

12、秉烛兰馨叶影斑,岁寒春缓扣轻安。

13、庭院和庭院艺术——庭院诗词、庭院绘画、庭院小说、庭院戏曲等,共同构成了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美学

14、盘根埋瘠土,叠翠映苍穹。

15、《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6、临风更抱虚心节,直入青云待仰观

17、宋朱熹《秋兰》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夕民生运思,晨露洒中林。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18、诗中梅□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檗(bò)禅师《宛陵录·上堂开示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渭《早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19、◇采莲~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20、严州多菊然率过重阳方开或举东坡先生菊花开

五、梅兰竹菊的古诗两句

1、梅,凌寒独开,不肯结春缘。风霜,不畏凋残,雪寒,更助花香,临风雪,愈勃发。君当如梅,自强不息显毅力。

2、清绝无尘幽念生,呵手寒窗寄。

3、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4、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张谓

6、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7、暮寒烟色里,寂寞上心弦。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耳熟能详的优美诗句,虽然历经千百年,今天读来仍是那么的清新动人、那么的隽永!或许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9、寒花依旧无经意,岁岁清香不识愁。

10、兰,生于幽谷无人之处,没有鲜艳招摇的颜色,而有幽香,能够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

11、淡泊浮名添野趣。恪守清魂,寂寞红尘路。

12、(晓京诗画)梅兰竹菊·咏兰九章

13、簪菊蕉下客(贾探春)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14、菊影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15、清曹寅《冬兰》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16、(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17、唐无可《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18、天随云影迷仙驭,人隔江声断客肠。

1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20、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