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演员是什么意思(100句)
一、对评弹演员的形容
1、为什么学了评弹,苏州话就能标准呢?袁佳颖介绍,评弹学校一年级就有一门课叫“吴语正音”,这门功课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评弹学习生涯。“语言,关键还是要靠环境。”袁佳颖说,老师纠正字音只是第一步。学生知道正确读音后,一定要大胆地去说、去用,所谓“知行合一”,如果只是知道该怎么读,平时却不用,那肯定是改不过来的。就如学生学英语,平时不读出声,就会变成“哑巴英语”。
2、假如你看腻了好莱坞大腿片,或者厌恶咖啡馆、舞厅的繁杂的气氛,你不妨花3000元的茶资,躺在藤椅上去享受一番嗑瓜子听弹词的乐趣,那里会告诉你,上海的有闲阶级们,另一种生活方式。
3、那些或活泼,或安静的可爱老人们,在周玮的评说生命绢书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墨迹。
4、对比过去五六年的体制内评弹表演生活,2015年9月魏山第一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建立了自己的“非遗堂”,他和爱人袁梦在老城区的巷子里开始了自己的“非遗”弘扬之旅。在“非遗堂”,人们可以喝茶,可以欣赏评弹表演,也可以欣赏丝绸、苏扇等工艺品。
5、时间|2017/4/1,219:15
6、当《光前裕后——一百个苏州评弹人的口述历史》厚厚的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相信这个集体的记忆,将会把苏州评弹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7、吴亮莹老师坐在舞台上,轻轻拨动琵琶,缓缓地唱着,在她演唱的同时,有茶馆贴心地为观众提供的字幕,观众眼里心里却都顾不上了。
8、时间|2017/4/1219:15
9、A:每个演员都会有一个长篇作为流派传承的书目,我最擅长的是《珍珠塔》,推荐《文征明》、《高博文说繁花》给大家。
10、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用评弹演绎的上海故事,故事中有董竹君、有往事并不如烟的评弹艺术家蒋月泉、张鉴庭、周云瑞、唐耿良的故事,故事中有海派的文化,像那叶君子兰幽然挺立、不娇不媚。
11、Q:在评弹演出过程中,弹唱者需要和现场观众有所交流吗?
12、时间|2017/3/1819:45
13、一百个苏州评弹人的口述历史
14、凡在东艺售票窗口单次购买2016/17演出季内在售演出10场及以上(最低票档、公益票除外),金额满5000元即可享指定银行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东艺会员凭本人会员卡还可在现有会员折扣上多享5%优惠,非会员可免费办理会员并立享5%优惠。
15、和以往的嘉宾演讲不同,高博文是第一个用苏州话、上海话和普通话混合演讲的嘉宾。用他的话说,用三种语言来演讲,一方面保证大多数观众听得懂,同时,也让大家直观地领略吴侬软语的魅力。
16、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
17、王君安、陶琪与南京市越剧团
18、时间|2017/4/2919:15
19、A:吴韵一哥,因为吴韵不仅仅是苏州地区,是整个吴语区的一个称谓。当然,一哥并不是说我年轻,就是比较喜欢这种称谓。
20、柳敬亭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15岁时,因为蛮横凶悍,触犯刑法,当处死刑,后来由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后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当时柳敬亭说书已小有名气,很受当地人欢迎。后来柳敬亭在云间(今上海松江)遇到说书的莫后光,被莫后光的说书境界震撼,故而拜莫后光为师。莫后光告诉柳敬亭,说书虽是低微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要似春秋时楚国优孟那般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
二、评弹演员是什么意思
1、*以上活动不与其他优惠同享;免息分期适用于上海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分期可选6期、12期。
2、受过正宗传统评弹教育,跟过多位名师学习,高博文可以演绎出最原汁原味的传统评弹。以门派传承的代表作《珍珠塔》为例,高博文兼收各派之长,将传统评弹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受到一众老观众如痴如醉的喜爱。
3、从前,因为喜欢表演,他选择了评弹学校;现在,因为喜欢评弹,他选择了一直说下去。
4、如今,评弹早已退出小镇的文艺舞台,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当古镇书场重新开张,那“窈宨风流杜十娘……”的优美曲调将会继续迴荡在小镇的上空。
5、从评弹学校毕业的人如今已经越来越少真正进入这个行业,而周玮却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着。
6、人生的节奏让生命有高潮和低谷,脉搏的节奏会跟着情绪和精神亢奋或平缓,演出会有开场和落幕,但艺术的魅力会像不朽的生命之树,只有睡梦和苏醒。琵琶和三弦的缓缓乐声,和着徐惠新和周红老师的吴语唱词,引领我们一起走进属于文化评弹的雅趣世界。
7、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
8、两大猫主人之二“么么”傲娇回眸
9、明末清初,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物产丰富,已然出现了早期的商品经济。至乾隆时期,扬州、苏州、南京、杭州等都已然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工商业城市。苏州已然是“郡城之户,十万烟火”的商业都市。
10、前段时间,有老人想要让孙辈学苏州话,就找到袁佳颖,请她录制一段用苏州话数数的视频。“大家都觉得评弹演员的苏州话比较标准。”恰巧最近因为疫情,袁佳颖也暂停演出,在家里录起了短视频。没想到,第一条短视频就火了,单单抖音平台上的点击量就超过60万。网友们纷纷点赞,“总算有专业妹妹来推广吴语了,大赞!”“方言太有魅力啦。”“评弹演员的苏州话真好听!”
11、弹词流派唱腔也是蓬勃发展的。昔日弹词的唱腔主要是书调、陈调、俞调、马调等。至三四十年代,一些有创造意识的艺人结合所演书目的内容、人物和艺人自身的条件,又创造出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唱腔。如蒋月泉所创的蒋调,是在乃师周玉泉周调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蒋调吸收了京剧老生余派、杨派唱腔的因素,行腔上加了若干装饰音,其旋律浑厚婉转,韵味浓郁醇厚,演唱时用本嗓,呈现出一种雍容华美的风格。蒋调于30年代后期形成,受到听众欢迎,蒋调开篇《刀会》、《杜十娘》、《宝玉夜探》等颇受欢迎。蒋调遂成为最常用、流行最广的弹词曲调。
12、热播剧《都挺好》已于3月25日完美收官,此剧故事发生于苏州,剧里就时常有苏大强和好友老聂结伴去评弹馆听评弹的场景,临近尾声时更有苏明玉、石天冬陪苏大强在评弹馆听评弹的其乐融融的情景。那么,剧里频频出现的苏州评弹,究竟是怎样的中华国粹呢?
13、♪点击右上按钮…与好友分享本篇内容
14、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反映新生活,宣传新思想,创作改编新书目,演出长篇较为困难,故而短作品是演新书的热潮。1952年,从治理淮河工地回到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的演员集体创作演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始称中篇。此后,五六十年代,苏州及其他城市的评弹团也都有中篇作品。
15、在采访过程中,徐老师反复强调“上海精神”“海派文化”这两个词,让我反思良多。用“君子”形容徐老师太贴切,当他创作中篇评弹作品《董竹君》时,他时常在想董竹君这样一个女人一生的傲骨是在何时何地被何事所触动。徐老师认为,董竹君年幼被卖去青楼做卖唱女时,滋生了她一生只信自己只靠自己的信念。
16、A:佩瑜和我在台上有合作过,她评弹唱得也很好,在京剧艺术上非常有造诣,我很欣赏她,也祝福她,希望她越来越好。之后如果她来到思想湃的舞台,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有机会来现场听。
17、在这样的家学渊源和教学学习之下,魏山对自己的表演十分有要求,哪怕现在离开了剧团,自己在外表演或者在“非遗堂”表演,他都严格按照自己所学习的传统和规矩,不该破坏不该怠慢的地方绝不破坏绝不怠慢。所以之前聊到一些景点式的评弹表演时,他也提到几点不认同的地方,首先是表演者本身的专业度上,许多学了个入门的票友便出去表演了,这是对听众本身的一种不负责;其次对于评弹表演本身,服装、道具都有其讲究,比如男士长衫,女士旗袍,一桌两椅,椅子必须要有椅披等等,有些传统和规矩是不能丢的。
18、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评弹进入鼎盛时期。一些评弹艺人对传统的书目进行加工,如弹唱《珍珠塔》的沈俭安、薛筱卿,配合默契,各自发展成独特的流派唱腔沈调与薛调,三四十年代被称为“塔王”。与此同时,一些艺人积极编演新的书目。如杨振雄根据传奇剧本及其他史料改编的长篇弹词《长生殿》,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和唐朝的兴衰故事。又如根据小说或社会实事等编写的近现代题材的书目,如朱耀祥、赵稼秋弹唱的《啼笑因缘》,范雪君弹唱的《秋海棠》,分别根据张恨水和秦瘦鸥所写的小说改编。而像评话《山东马永贞》、弹词《枪毙阎瑞生》等,则都是根据发生在上海的社会新闻编写的。这类近现代题材的书目较贴近生活,颇易引起听众共鸣,故而当时也较受欢迎。
19、来这里其实更多像是他给自己的一场心灵之旅,如他所说,“来到这边我就舒服。”
20、他们热爱着评弹,他们为自己而唱,而观众而唱,为这门优美的艺术传承和创新而唱。
三、唱评弹的人叫什么
1、口述苏州开设了嵇元老师新书《品读苏州》(了解嵇元老师点击这里)购买活动,全套5本180元(比当当、亚马逊优惠哦),还可以请嵇元老师为你签名哦!
2、时间|2017/4/8,919:15
3、suzhoudangan@1com
4、据《史记》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虞仲,小儿子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昌。一日,周太王对三个儿子说家里会有个王者出现,这个王大概就是他的孙子昌。因当时王位是父死子继,故周太王言下之意便是要把王位传给季历,将来再由季历传给昌。于是泰伯和虞仲就离开了当时的都城,来到了当时被称为“南蛮之地”的吴地。泰伯入乡随俗,身上刺了花纹,头发亦剪短了,表示要扎根在吴地,永不再回中原。
5、朱雪琴,一位响当当的说书艺人,已故著名评弹艺术家,琴调创始人,她与濮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6、评论留言告诉深度君,深度君也想听听看你们和苏州评弹的故事~
7、会躺在顾客身上一起听评弹的“么么”
8、从小就生活在苏州古城区的他对传统文化的东西一直十分感兴趣,这个非遗堂的创办与他自己的爱好也脱不开关系。魏山喜欢书画,在“非遗堂”大厅的书架上他摆了整整一排关于书画的书籍,说到兴头他拿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法家的诗书选集,开始从书法谈到山水画……对于核雕、丝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魏山表示自己都曾研究过,近阶段的重点是书画和扇艺。非遗堂的二楼就是他和妻子的小天地,闲来他们会一起练书法、山水画,日子格外惬意。
9、在还是懵懂少女的时候,因为姐姐对评弹的热爱,阴差阳错地,王勤走上了评弹演员这条道路。
10、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选择了坚持。她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无论在场观众多少,无论演出舞台大小,她都使出看家本领,尽力呈现出最好的演出。
11、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
12、他在书台成名之后,依然与学会保持联系,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关心学会,支持学会,学会不会忘记他。
13、解放前,一家穷苦人家的两姐妹,因迫于生计而分别被两家人家收养,妹妹雅仙被东河头开糕团店吴家的“胡子爹爹”领去当了养女;姐姐雪琴由说书艺人朱蓉芳收为养女改姓朱,幼年随养父学唱《描金凤》和《珍珠塔》,后来被老艺人沈调创始人沈俭安收为寄女,学唱《珍珠塔》前段,并和沈俭安搭挡说唱全本《珍珠塔》。
14、会为每个顾客提供唱词本子
15、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适应听众的需要,又创造了把一个故事分成四回书,在两个小时内说完的中篇形式和以半小时左右说完一个故事的短篇形式,颇受听众欢迎。在演出正书之前,总要加唱一段叙事或抒情的篇子,以起静场的作用,称为开篇。评弹艺术的表演分为说、噱、弹、唱四部分。
16、生活禁不住回头,时间禁不住细数,再回忆起刚毕业时的拜师,回忆起2020年漫长待业在家带来的焦虑,周玮还是一副沉浸其中的样子。
17、用徐惠新老师在描述《往事,并不如烟》的创作初衷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艺术有时候是用来纪念的,创作的热情还在,趁知道他们这段往事的人还在,我们都还在,就让创作来纪念这段永不应该被忘却的历史吧。”
18、与江苏毗邻的上海在开埠以后,反而迎来了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列强纷纷设立租界,外商也逐渐于上海寻找商机,这在无形中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动力。苏州经济没落,上海崛起,评弹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来到上海。此时期,上海逐渐成为苏州评弹的中心。
19、阅读沁绿筱更多原创文章
20、身为全国首对“牡丹伉俪”,两人因评弹结缘,并共同成长,最终都站上了中国曲艺的最高奖台,荣膺中国曲艺牡丹奖,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四、对评弹的赞美
1、评弹艺人把吴泰伯作为祖师爷,又称其为“三皇祖师”。
2、五六十年代,可以说是评弹发展的繁荣时期,当时几乎上海所有舞厅都改成了书场,串街走巷,处处可以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琵琶、三弦的叮咚之声,可随着时代的推移,作为传统艺术的评弹,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风光,于是便有一些人开始缅怀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但龚华声不,因为在他看来,与其扼腕叹息已经逝去的岁月,不如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评弹往后的改革之路。于是他一直在想潘伯英老师说得对,评弹主张要自编自演,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自编自演,特别是有些女下手,达不到这个效果。然而,百分之三十的人,如果能够自编自演,评弹的节目就兴旺了,就会不断发展。
3、苏州评弹又称“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合称。评话只有说没有唱,说演的题材大多为历代的英雄和侠义公案,主要剧目有《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风格豪放粗矿,故又被人们称为“大书”;弹词有说有唱,以家族风波和爱情故事为主,主要有《白蛇传》《珍珠塔》《三笑》等,题材小,风格相对较为柔和,所有又被人们称为“小书”。苏州评弹演出的类型主要有长篇评弹、中篇评弹、短篇评弹和评弹选回。长篇评弹是苏州评弹的主要类型,可分为几十段甚至数百段,每段称为“一回”。故事中的高潮部分,称为“关子”。中篇评弹一般分为三四回,而且往往是评话演员和弹词演员同台演出,有说有唱。
4、苏州评弹,以轻便灵活的形式、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听众几乎遍布全国,在海外侨胞中也有一定影响,被台湾著名国学大师俞大纲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5、而不是一味地演唱一些诸如“落难书生中状元”的故事,而应该结合当下时事,唱出一些新思考,新故事。
6、年轻人总是忙,忙加班,忙恋爱,忙追剧。节奏轻缓的评弹,似乎和他们忙碌的人生“格格不入”。
7、青年演员桑辉琴成了小区打通最后一百米的快递员,每天6小时的志愿者服务让她变得很充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根本停不下来,但累并快乐着。”还有很多演员在苏州做着志愿者工作,在春风里奔跑。
8、2012年从评弹学校毕业的青年演员周玮,今年已经是他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九个年头。与其他演员不同的是,从评弹学校毕业以后,他选择了专注于评话这一表演形式,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青年评话演员。
9、如果你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那建议你先去上一些专业的演绎课程以及面部表情的表达课程费用比较高,也可以自学但是难度比较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你真的很喜欢演戏,那不妨线去一些剧组的外围等做群众演员的机会先从龙套做起,如果想演稍微重要的角色那你要打电话联系剧组,一般正规剧组都是内定主要演员,次要演员大部分是推荐,也有很多自荐的,你要勇敢去表现自己,具体可以打电话或者到广电总局问。但是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先提高自己,让别人能看到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10、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出品
11、因为喜欢所以热爱,长大后的他考入戏校评弹班,开始接受老先生们的传统教育,这一入行就是几十年。在被问到是否中途有放弃的想法时,高博文说,当年的评弹班有十个人,但是九个后来都转业了,在那个全民皆商的年代,人很容易受到商业习气的熏染。但是,由于他本身的性格、兴趣等原因,还是在自己喜欢的评弹道路上发展,“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喜欢”。
12、隶属于澎湃新闻的思想交流平台,
13、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悠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
14、在她看来,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青年评弹演员,首先应该讲一口标准的苏州话,其次唱的要入调,然后必须对评弹的过门要清楚。
15、洪钧故居右侧弄堂进去便是“非遗堂”
16、苏州评弹的蓬勃发展期
17、评弹,或者说苏州文化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商家特色,很多地方的表演已经不是十分地道。这是景区商业化必然会面临的一种结果。我们谈到平江路、山塘街这些地方一些评弹表演本身的景点化、旅游产品化,魏山并没有表示出愤世嫉俗,但是他一直强调,“这些地方的表演本身就是为了夺人眼球、追求商业市场的,真正听评弹表演的人知道应该去哪儿听。”他个人认为,现在书场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很多都是苏州市评弹剧院安排跑码头的。
18、好在那些热爱评弹的老听客们是宽容、善良又可爱的。让袁佳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8年在上海长艺书苑。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坐着轮椅坚持来听书。在演出的最后一天,老人拿出一本相册,送给袁佳颖和搭档。里面正是这半个月来,老人在听书期间用相机记录的袁佳颖和搭档表演的瞬间。
19、在粉墙黛瓦的烟雨江南,河道纵横,渔夫缓缓的摇着船桨,船客卧坐船头,酌饮小酒,悠哉地放目远方。市井街道两旁,茶馆林立,人们三五成群,用吴侬软语聊聊家常和国事,一壶茶,两个说书人,一个故事,消半晌。
20、苏州评弹以说、噱、弹、唱为艺术手段,曾广泛流行于江浙沪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评弹流派众多,老辈里有马如飞的马调;徐云志的徐调;沈俭安和薛莜卿的沈薛调;夏荷生的夏调等,后来又发展成张鉴定和张鉴国的大小张调;严雪亭的严调;蒋月泉的蒋调和杨振雄的大杨调等。
五、形容评弹的句子
1、书场里的评弹观众老龄化较严重,但是和大家想象中不同的是,这里也充满了“活力”。
2、说到“白头小杨”的弟弟沈家荣,他对评弹的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当有说书先生来濮演出,他都要想方设法搭讪交朋友,偷一点“三脚猫”的功夫。他常常弹着三弦,自弹自唱来上一段“张教头是怒满胸膛……”或者“隆冬寒露结成冰……”
3、评弹的演出样式也有许多创新和发展。昔日评弹一般是一人坐唱的单档,三四十年代双档演出形式崛起,伊始只有男双档,后来出现了男女双档和女双档。双档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弹唱方面也使音色、伴奏更为丰富多彩。在演出形式方面,突破了一档独做的方式,更多采用评话、弹词相间的三四档同场演出的花式场子,以契合都市听众的多种品味。三四十年代,评弹还大胆吸收了昆曲、京剧、电影、话剧、歌曲等艺术的精华。艺术手法除说、噱、弹、唱之外,还适当增强了“演”的成分。如范雪君在弹唱《秋海棠》时借鉴电影艺术,引进了“国语”和流行歌曲,别开生面。
4、Q:您和王佩瑜合作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直到这里,这部《后兴唐》长篇评话才算是真正的“属于”周玮了。
6、怀揣着相似目的的人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一起,久而久之,有些人也逐渐成为了熟面孔。
7、进去之后,就能找到“非遗堂”真正的主人,也是两只猫的主人,那就是魏山夫妻了。2008年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的魏山,和小他两届的老婆在2015年9月开始转身投入到自己的“非遗堂”中,转眼间已经一年多了,在这里他们继续传扬评弹文化,甚至将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其他非遗文化一起纳入。采访的前一天两个人刚赶完外面的商演,他们来到非遗堂,享受下着冬日午后的暖阳,一边打扫一边等待客人的到来。
8、周朝建立后,吴地是泰伯的封地。泰伯经常坐着一种名唤“凤辇”的手推车,在吴地人群集中的地方以讲历史、说故事的通俗方式向人们宣传周朝的德政,并颂扬祖先们的英雄业绩,为巩固当时周王朝的天下尽心尽力。后来,评弹艺人就把书场称为“辇地”,把书场老板称为“辇地生”。
9、初出茅庐时的“洋相”最难忘
10、崔勇,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早期资深会员。生于1968年12日29日,于2020年5月25日上午九点前发现不幸去逝,享年52岁,英年早逝,实属悲痛哀惜。崔勇从小受家庭父母的影响,喜爱评弹艺术,一往情深,在评弹最低谷的九十年代初期,社会上人下海经商,发财致富。而崔勇却毅然离开了当时很不错的企业——一苏州化工厂,下海从艺走上评弹之路,自己奋斗,以苦为乐,幸得遇上名师,投拜赵开生,学唱《珍珠塔》。书坛生涯数十春,从业余票友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专业评弹演员,并受听众追捧,饱含着他对评弹一生的痴迷与追求。
11、正是看到了上海评弹团上下在抗疫期间的努力,广东新会陈皮村向评弹团捐赠了一批有中医药元素的陈皮柑普茶及抗疫食疗方,期盼上海评弹团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展现海派风韵。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表示,一直以来,评弹艺术与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天品茗,日日听书”已然成为了江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而评弹艺人们所谓的“跑码头”,也是从跑河湖边上的小茶馆开始的。茶香氤氲,吴侬软语,能滤去浮躁,沉淀深思,上海评弹团也将承载着陈皮柑普茶的祝福,携手并进,共渡难关。
12、『戏·曲』跨界大戏《文图会》
13、提到自己的爱人,袁小良先生,王勤老师语气里也是满满的自豪和肯定。
14、关于为何建立这个“非遗堂”,魏山并没有描述多么宏伟的前景,也没有勾勒多么雄壮的初心和情怀,他只是表示,有人在用评弹等非遗文化赚钱,但也有很多人在想办法传承,而他也是众多传承人之一。
15、和别的普通大男孩一样,周玮也喜欢动漫,喜欢手办,会买“变身腰带”。工作闲暇之余也会去看自己感兴趣的漫展,晚上没事也会去踢踢球,和朋友一起看球赛也是他生活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16、让评弹,不仅仅成为一种说故事的表演形式,还可以成为演唱者表达自己人生观点的一种途径和工具。
17、票价|380/280/180/80元
18、“知行合一”练出标准苏州话
19、一个周期,一个轮回,他每天的日子过得好像一模一样,却又有那么多不同。
20、至明代,评弹是大众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成为节日里“百戏”之而且亦是百姓日常休闲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明清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对后起的苏州评弹有直接的影响。《西游补》、《二十一史弹词》等作品已然出现了文人创作的痕迹,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评弹艺术的创作水准,而且使评弹艺术得以在社会各阶层传播。《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有元宵节家宴后两个女先儿唱弹词的情节,此情节即该风俗在小说里的反映。评弹艺术在清初良好的商业环境中蓬勃发展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