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代表作(100句)
一、晏殊名篇
1、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3、《木兰花》(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赏析)这是一首暮春抒怀之词。上片写浮生如梦,梦破云散之悲。下片写爱侣之逝,旷达之解。词人运用多种典故感叹时光易逝,聚散无常,人生短暂多苦,要随波逐流,及时行乐。表面看很消极,骨子里却有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这是词人对人生的一时感悟,尽管格调不高,但感情真挚深沉,含蓄深厚。全词用比兴手法抒情达意,用典娴熟贴切,艺术风格在晏殊词中实不多见。欣赏这首千古名篇
4、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
5、因为尝到了相思的苦楚,所以词人感悟到“无情不似多情苦”,无情就可以看开一切,有情却只得将一寸相思化作千万缕,挥之不去,无穷无尽,要知道天涯地角尚有穷尽的时候,可相思却没有尽头啊!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相思的人,都会对晏殊的这一句,信服之极吧!
6、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7、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8、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9、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
10、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11、②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12、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小题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题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小题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试题解析:(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13、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14、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15、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6、试题答案:小题1:①只恐双溪舴艋舟②更著风和雨③梨花落后清明小题2: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18、(唐诗三百首50)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19、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20、《浣溪沙》为晏殊的名作,是悼惜花落春残,感叹年华易逝之作,表现士大夫的淡淡哀愁,情致缠绵,凄婉隽丽。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二、晏殊的代表作
1、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2、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3、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7、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8、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9、晏殊的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雍容典雅,珠圆玉润。代表作为《浣溪沙》,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画出一片亭台香径的精致环境,表达了因花开花落、岁月流逝而产生的轻愁。另有《踏莎行》中“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等几句亦颇为有名。晏珠这种精美而清雅的词风,推动了宋词进一步文人化和典雅化。
10、试题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3)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1、(唐诗三百首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13、宋朝文学家晏殊,字同叔,今江西临川人。他七岁便能赋诗答对,被人誉为“神童”。十四岁那年,被推荐进京考试,中进士,后成为掌管国事的宰相。他特别注重培养人才。有一天,晏殊请一位好友吃饭,菜肴不够,就想让书童到街上买些下酒的菜。他对书童说:“来了贵客,你速去街上称三斤猪肉,买一斤猪肝,另外再买两根……”说到这,晏宰相停住了,因为它早就想考考自己书童的智慧,于是让人拿过笔在纸上写了个“千”字。那书童本是个聪明的穷孩子,随宰相也学了很多学问,他略一沉思,拱手笑道:“大人,我知道了。”很快书童就将招待客人的食品买回来了。朋友们猜出晏殊让书童买什么了吗?原来,晏殊让他买的是“猪舌头”。因为“千”为“舌”字之“头”。
14、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15、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16、(唐诗三百首57)王昌龄《长信怨》
17、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18、构筑出一个宏阔的艺术空间,表现宇宙时空的无边无际,从而让读者跟随他一起徘徊思考,余音绕梁,意韵悠长,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所以这首词深受世人喜爱而广为传诵。特别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成为千古名句,历来为人称道。
19、④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⑤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20、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超过10万人阅读......)
三、晏殊诗词名句
1、(唐诗三百首91)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2、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3、燕子飞来时,梨花败落后,池塘生出了新草,园中黄鹂的一两声鸣叫,再加上飞絮迷蒙撩人,春天的这幅景色,足以让人赏心悦目。晏殊用这样清新的笔触写出了自然之美,已经很妙了,而更妙的,是词人又加入了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少女元素,她们欢笑着采桑归来,其中一位最美的女孩子向“闺蜜们”讲述着今天斗草大赢的兴奋,笑靥如花,明媚无双。
4、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好的词作家之他的词,不同于花间词的浓妆艳裹,是婉转细腻,清新雅致的,他总是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写出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所以春天在他的笔下,亦是丰富多彩的,有勃勃生机的春景,有缭乱动人的春恨,春天的美丽伴随着春天的多情,让人为之痴迷。
5、(宋) 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全词以女子口吻诉说人生的离别相思苦,实则寄托了词人的感慨。
6、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9、(唐诗三百首82)王维《酬张少府》
10、悦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经典)
11、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12、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13、投稿邮箱:yuanjiemeiwen@1com
14、这首词里,有着淡淡的春怨情愫。还记得金昌绪的《春怨》诗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此,黄莺成了扰梦的“罪魁祸首”,撩乱的莺声,啼醒了女主人公的美梦,一场春雨之后的春天,柳色更青,春色更浓,她心中的“春意”也变得更浓。
15、(唐诗三百首55)王昌龄《闺怨》
16、(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17、(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18、(唐诗三百首*)王维《使至塞上》
19、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20、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四、晏殊作品赏析
1、楼上的钟声,惊醒了我五更的残梦,心中的离愁就像摧打花儿的三月春雨。
2、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4、(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5、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6、很多诗人写暮春都是非常伤感的,但晏殊却只有淡淡地一抹,我们只能从室内香炉袅袅的青烟中感受到那种安静的孤寂,从他酒醒之后看到的一段斜阳中感受到淡淡地惆怅,春色撩人,恰如闲愁,轻轻一点,婉转悠然,足矣。
7、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8、(唐诗三百首65)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9、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0、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碾、返、阑”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11、(唐诗三百首13)张九龄《感遇其二》
12、(唐诗三百首53)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13、(唐诗三百首*)王维《少年行》
14、(唐诗三百首84)王维《山居秋暝》
1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6、(唐诗三百首9)张旭《桃花溪》
1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8、(唐诗三百首70)王维《青溪》
19、这真是极富哲理的一句了。即便抛开此词,也是颇有意义的一句,既然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如春天一样都要离开,那又何必想那么多?倘若离别总是难免的,那对眼前人的怜惜,不是更加有意义吗?
20、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五、晏殊的文集
1、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2、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4、(唐诗三百首38)李颀《古从军行》
5、强者都是含泪奔跑的人(深度好文)
6、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8、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9、(唐诗三百首75)王维《汉江临泛》
10、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12、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13、苏轼: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15、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主人公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1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1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8、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19、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20、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