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晏殊有多少首诗(100句)

2023-02-01 15:33:5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晏殊的诗集名称

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2、可我们还得面对一个问题。当《清平乐》收官,我们还会讨论他吗?

3、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了,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里,又用了这两句: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晏殊真是惜词如金,不肯浪费材料,竟然一词两用,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

4、晏殊(991或993—1055年)宋代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从小就以文学才能扬名,其词擅长小令,文辞华丽,音调和婉,闲雅有情思。又善于熔铸佳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等,脍炙人口。原有集240卷,已佚,仅存《珠玉词》1卷。

5、那时的李煜肯定已经感受到北宋王朝对南唐的虎视眈眈,所以,他担心的不光是弟弟的安危,肯定还有南唐和自己命运的走向,于是又了“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悲叹。

6、《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8、上:《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没了,我刚上初一下:《木兰诗》《山中杂诗》,《竹里馆》,《娥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洲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人教版)

9、宝爸宝妈却说:可以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1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11、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

1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4、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晏殊《踏莎行》

15、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支遁《四月八日赞佛诗》

16、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青玉案》

17、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李白《赠裴十四》

1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9、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纳兰性德《茶瓶儿》

20、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二、晏殊有多少首诗

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下周五(5月8日)下午17:00

3、劝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风浪急。宦海茫茫沉与浮,古今看来梦一回。

4、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5、《踏莎行·细草愁烟》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词的上片写的是室外之景,下片写的是室内之景,全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思念和慨叹,充满了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7、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8、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9、晏殊甚至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畿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

10、本首《浣溪沙》中,词人表达了春去花落、物是人非的感叹,隐含对年华逝去,聚散无常的遗憾。这首词语言清丽自然、委婉含蓄,晏殊从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将情、景、理完美融合,既有审美价值,又有警策意义。

11、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12、《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由此也可知:一方面当时慢词尚未流行,晏殊笃守《花间》的成规;同时可见晏殊这些词大都是在酒席或寿筵上临时即景之作,不是仔细用心推敲出来的。其次,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和作。

1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14、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15、由于晏殊一生富贵,自然无愁苦之词,词中也没有游山玩水或如柳永、张先诸人羁旅愁苦的作品,不过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无可奈何”的共悲,不是个人的小悲小痛,又因为他一生历任各级大官,即使有儿女之情也不能像柳永、秦观那样表达出来,所以他词中又似乎有一种潜伏的风情,不能倾泻出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

16、宋朝文学家晏殊,字同叔,今江西临川人。他七岁便能赋诗答对,被人誉为“神童”。十四岁那年,被推荐进京考试,中进士,后成为掌管国事的宰相。他特别注重培养人才。有一天,晏殊请一位好友吃饭,菜肴不够,就想让书童到街上买些下酒的菜。他对书童说:“来了贵客,你速去街上称三斤猪肉,买一斤猪肝,另外再买两根……”说到这,晏宰相停住了,因为它早就想考考自己书童的智慧,于是让人拿过笔在纸上写了个“千”字。那书童本是个聪明的穷孩子,随宰相也学了很多学问,他略一沉思,拱手笑道:“大人,我知道了。”很快书童就将招待客人的食品买回来了。朋友们猜出晏殊让书童买什么了吗?原来,晏殊让他买的是“猪舌头”。因为“千”为“舌”字之“头”。

1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18、一般来说,我们这些撰稿人要分析一个角色的眼神,最常用的套路便是找到网友称之为“演技炸裂”的高光时刻,讲讲演员眼神里的信息量,谈谈演员在一个热闹的场景里如何用一个眼神的变化让观众知道他的落寞,诸如此类。

19、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20、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雏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

三、晏殊的名作

1、晏殊的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雍容典雅,珠圆玉润。代表作为《浣溪沙》,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画出一片亭台香径的精致环境,表达了因花开花落、岁月流逝而产生的轻愁。另有《踏莎行》中“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等几句亦颇为有名。晏珠这种精美而清雅的词风,推动了宋词进一步文人化和典雅化。

2、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3、《清平乐·金风细细》作者是宋代词人晏殊,此词突出反映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这一意境中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4、李清照后半生很凄凉,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她更是颠沛流离;再嫁张汝舟却遇人不淑,只得离婚了事……

5、②叶叶梧桐坠:梧桐树叶一片一片地坠落。

6、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7、以前,他也不愿意开通微博。微博上总有人冒充他。为了“辟谣”他终于现身网络。但粉丝量并不太可观,一度只有几千个粉丝。喻恩泰对此事完全没有不快,他骄傲地把自己的微博粉丝称为“贵族”。

8、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9、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又 (紫府群仙名籍秘)。

10、《清平乐》,火了。那个并不常出现在茶闲饭后的喻恩泰重新以晏殊的面貌,回到了人们的话题中。很多人为他撰稿,赞赏他激流勇退,夸赞他才高八斗,羡慕他平淡如水。可也许对于喻恩泰来说,那些过往与现在,只是一个正在生活的人做了属于他的选择。而我们看向他的原因便是在此,在这个名利圈里,喻恩泰是为数不多想做个“普通人”的演员。这显得,不太一样。

11、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12、关于这一点,苏东坡所说就很明白,“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3、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少年游 (重阳过后),又 (霜华满树),又 (芙蓉花发去年枝),又 (谢家庭槛晓无尘)。

14、我们,才是这个问题的主语。

15、行行白马燕雪深,飞飞黄鹄秦云远。——杨慎《离席行送彭二》

16、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17、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抚州人。十四岁即被赐为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等职,官至宰相。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得其推荐。精于诗、词、散文,生平著述丰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继承并发展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已的典雅流丽,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清丽,声调和谐,独具特色。据说他一生创作了万余首词,大多散佚,现存一百三十余首,辑录于《珠玉词》。

18、这两位父亲都是才华绝代之人,却为何对儿子的期盼不是升官发财或青史留名,而仅仅是“无灾无难”?

19、但对于喻恩泰,对于晏殊,我实在举不出什么例子。

20、李白最“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四、晏殊著名诗

1、有人统计,晏几道是留下《清平乐》词最多之人,达18首。

2、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3、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羊士谔《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4、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5、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6、晏殊是北宋有名的“神童”。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就成了小进士,后来做官一直做到了宰相。

7、“清平乐”是词牌名,从唐朝开始,经过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都有人依此填词。

8、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

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10、美酒消愁愁不见,醉卧花下枕安然。——唐寅《桃花庵遇仙记》

1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2、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13、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4、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15、夕阳下,夕阳照在昏暗中,也是双燕要归来的季节。这个意思平平的说,好像不相干,没关系。但是词不如诗。它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冲节奏,烘托情感。吴衡照《莲子居话》云:言情之词一定要用风景来映衬,很深很美。燕子觉。燕子要归来是一个风景语言,正好起到了铺垫和衬托下半年银屏昨夜微寒的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巢,这一幕让诗人感觉独居。于是他觉得昨晚醉了,一个人住。一种凄凉的心情,孤独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但他不需要枕寒,枕寒那些熟悉的字面,只是说屏幕有点冷。寓情于场景,含蓄,让人流浪。

16、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17、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陈子昂《感遇》

18、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9、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马戴《楚江怀古》

20、晚食静适己,独谣欣会心。——王安石《欣会亭》

五、晏殊的词集名为

1、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2、这个词之所以受到评论家的一致赞赏,主要是因为它呈现出一种与诗人财富和谐的生活经历和谐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大颜深厚的文化教养,敏锐细腻的诗人气质与其稳定崇高的台阁地位融为一体的产物。在这个词里,没有宋玉以来诗人共有的悲伤情绪,只有在富裕悠闲的生活中,才有一种细致的品味和感受。抒情主人公在安雅悠闲的政府花园里从容咀嚼,品尝着夏秋来时自然变化给人的身心牵动感。其中也包含了节序变化和岁月流逝带来的一丝闲暇,但这种闲暇是淡淡的,柔和的,甚至是飘忽的,若有若无。通过对外来物体的描述,作者缓缓地发泄了他在这种环境中独特的心理感受,使整个意境非常轻柔动人。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陆游《书感》

5、采桑子 (春风不负东君信),又 (红英一树春来早),又 (阳和二月芳菲遍),又 (樱桃谢了梨花发),又 (古罗衣上金针样),又 (时光只解催人老),又 (林间摘遍双双叶)。

6、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7、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尽日碧江梦,江南红树春。——张祜《梦江南》

10、我们的问题应当在此处提出。「当《清平乐》收官,我们还会谈论喻恩泰吗?我们还会谈论“喻恩泰们”吗?」

11、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12、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13、点绛唇 (露下风高)凤衔杯 (青蒴昨夜秋风起),又 (留花不住怨花飞),又 (柳条花额恼青春)。

14、微微的秋风正在细细吹拂,梧桐树叶正在轻飘飘坠下。初尝香醇绿酒让人陶醉,在小窗之前一枕酣眠浓睡。紫薇和朱槿在秋寒里凋残,只有夕阳映照着楼阁栏杆。双燕到了将要南归的季节,镶银箔的屏风昨夜已微寒。(1)

15、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16、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17、回过头读读,便明显觉出《清平乐·六盘山》所表现出的作者胸怀和气魄的不同

18、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

19、晏殊,便是喻恩泰在这样的循环中完成的。

20、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