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治什么病(100句)
一、凌霄花专治皮肤病
1、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疡)、传染性样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2、第经方治疗皮肤病概要;
3、白术10克、陈皮9克、焦槟榔9克。
4、主治: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风),慢性搔痒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
5、黄芪三钱天冬二钱麦冬二钱
6、(4)疏肝解郁、重视情志:
7、3凌霄花散2:凌霄花15克、当归30克、广木香30克、没药30克、桂心15克、赤芍药15克,微细粉末,热黄酒调服。可活血化瘀,行气散寒。主治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调,下腹针刺样疼痛。
8、功用: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9、请点击上面免费关注...
10、毛发红糠疹损害为粉红至红褐色的尖顶毛囊性角化丘疹。具有角质栓,对称分布于颈、躯干和四肢的伸侧。丘疹融合成红色斑块,界限分明,表面脱屑。近端指节背面常有毛囊性角化丘疹存在。掌跖角化过度,头皮脱屑,颜面发红脱屑。病程慢性。自觉症状轻微。身体的大部分最后可为脱屑性红斑所覆盖,残留一些不规则的岛屿般正常区域,甚至成为红皮病。爪甲增厚混浊。
11、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治疗,治疗皮肤病贵在坚持,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一个疗程下去没有治好,就开始发脾气或者放弃治疗,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治疗皮肤病。
12、适应: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瘙痒症、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等。
13、花非常大,花萼中胀,不等5裂,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花冠呈漏斗状,钟型,裂片5,圆形有橘红色,雄蕊两长,两短的,上面图很清晰。
14、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在临床学习、应用经方方面的一些认识。
15、《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4条:“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阳毒之为病,颜面发斑,类似今之红斑狼疮,阳毒轻浅,利于速散,故用雄黄、蜀椒辛散之力,以引诸药透邪外出,方后有服之“取汗”,可见本方透解之功,其阴毒去雄黄、蜀椒者,以邪毒不在阳分,不若当归、鳖甲直入阴分之为得也。《医宗金鉴》有二味拔毒散:白矾、雄黄各等分,共研细末,凉开水调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本经》记载升麻解毒,且有透发之功,本方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16、通过含药蒸气的温热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围的血循环及淋巴系统,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的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同时可将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物和毒素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
17、黄芩一两黄连一两连翘一两
18、《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19、师从著名皮肤科专家张志礼教授、陈美教授以及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关幼波教授、王永炎院士,对多种疑难皮肤病和内科杂病的诊治潜心研究,经验丰富。将皮肤科名老中医常用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中医内科专家常用的脏腑辨证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辨证方法,疗效显著。
20、凌霄花是一种紫葳科植物凌霄的花朵,在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生长,不过一般在江苏、浙江等地生长的比较多。在夏季喝秋季的时候,待凌霄开花之后,将凌霄的花朵采摘下来后经过晒干或者低温干燥就成了中药凌霄花了。凌霄花又叫紫薇、芰华、堕胎花,味酸、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散结、祛风止痒的作用,一般对于患有血热风痒、疮疥陷疹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凌霄花治什么病
1、桃仁二钱红花二钱花粉三钱
2、在医治上要正规、专科:看医院是否是一家有资质的大型专科医治皮肤病的医院,这是成为医治皮肤病好医院的必备条件之一。好选一家集医疗、教学、康复、防范和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
3、(1)毒:受王永炎院士提出“毒邪”概念的启发,同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言:“痈疽原是火毒生”,笔者认为皮肤病的核心病因是“毒”,解毒可分四个阶段:
4、我不懂你发的花的药性,但是建议你不要乱用,我家很多人都有牛皮癣,但具我所知,这个是血液病,我身边很多人都乱治疗,越来越多呢,有个哥哥一年还要住院一个月治疗,出来才能保持一段时间,我建议你买些药涂抹,其实年龄大了,或者火气小点也会逐渐消失的,我爸爸就是这样。
5、***************
6、品尝感受(仅供参考):
7、莪术9克、土茯苓30克、蜂房15克、
8、下面这个药物还有其它作用不,比如抗生育作用,它可以阻止受精卵着床,妇女如果想怀孕,还是要慎用这个药。
9、主治:亚急性,慢性,植物日光性皮炎,牛皮癣。
10、功用: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11、黄柏四两桃仁四两紫草四两
12、木通二钱滑石块五钱生甘草二钱
13、土茯苓一两生槐花一两生甘草三钱
14、主治:牛皮癣(白疕风),鱼鳞癣(蛇皮癣),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毛发红糠疹,脂溢性,皲裂性(鹅掌风)。
15、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16、脂溢性皮炎患者多伴有皮脂溢,皮肤多油,毛孔显著,伴有或多或少的糠秕样鳞屑。损害往往开始于多毛的部位,好犯头皮、颜面、胸前、肩胛和弯曲部。损害境界不清,色暗红或红黄,覆有油脂性鳞屑。头发稀少或干枯或油腻,但无束状发。病情轻重不损害或长期局限于某处(如头皮),或缓慢延及其他部位,或迅速播散至广大区域。
17、以上是治疗皮肤病的常见的方证,从临床观察来看,皮肤病的症状反应可见于六经病各证及各方证,因此经方的各方证皆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不为“皮肤病”所困扰。
18、毒:解毒清热汤,解毒清营汤,解毒养阴汤。
19、蛇床子散方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20条:“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20、当归1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
三、凌霄花治疗痤疮
1、复诊上方服用一个月后,皮疹明显消退,鳞屑减少,瘙痒减轻,咽痛消失,并诉口干,仍伴心烦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在上方中加酸枣仁、天花粉、麦冬、合欢皮继续服药一个月,皮损消退,瘙痒消失,纳可眠安,二便调,仅留色素减退斑,随访一年无复发。
2、慢性湿疹湿疹瘙痒剧烈,急性期或早期可有水疱渗出、糜烂、结痂,慢性期皮损肥厚,呈苔藓样变及有色素沉着。
3、缪希雍的《本草经疏》:“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
4、党参10克、云苓10克、苍白术各10克,
5、主治:慢性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慢性足癣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
6、(不易复发)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通过太空舱的热效应,最大的发挥药效,彻底清血毒,切断病原,彻底解决复发难题,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治疗成功率高达96%。
7、皮肤病常伴有汗出,若怕冷恶风、舌淡润、苔白、脉浮缓等,则可径投桂枝汤调理表虚,调和营卫,常有不战而屈人之功的效果,皮肤病遂随着体质改善而逐渐痊愈。
8、适应:银屑病、以及其他角化肥厚性皮肤病。
9、首乌藤30克、丹皮15克、大青叶30克、
10、2凌霄花散1:凌霄花、山栀子各等分,为细末。饭后绿茶调服,主治酒皶鼻。
11、苍术二钱厚朴二钱陈皮三钱
12、主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13、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14、(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归肝、心包经。
15、生地三钱熟地三钱当归三钱
16、二芍各15克、三棱9克、白花蛇舌草30克
17、您好!颈椎病趋于年轻化,长时间同一姿势伏案工作,颈肩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强直状态,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可以采用中医外敷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及颈部的疲劳,不要颈部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长了.注意防寒保暖,不宜劳累,枕头不要过高,过硬,也不要随便按摩颈部,有时候按摩不好会适得其反的.多做颈部的运动,也可以经常热敷,可以改善症状.祝早日康复!
18、主治:牛皮癣(血燥性白疕),皮肤搔痒症(瘾疹),慢性(顽湿),阴囊(肾囊风)。
19、急性阶段,毒犯体表,表现为红肿热痛,用解毒清热汤,重用蒲公英、野菊花。
20、《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4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膈间有支饮,发为喘满,心下痞坚,饮聚于膈,营卫运行不利,故见面色黧黑。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故以石膏治热,人参益虚。
四、凌霄花治疗皮肤病
1、(2)祛湿:湿久可从一个极端表现(即渗出、流水)转化成另一个极端表现(即干燥、角化),集中投以健脾益气之药以从根本上解决脾虚湿盛问题,方用健脾除湿汤,可用于一切慢性、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的治疗。
2、经方治疗皮肤病常用方证一览表
3、《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6条:“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由于经脉肌肤断伤,营卫气血不能循经脉运行,治疗必须恢复经脉肌肤的断伤,使营卫通行无阻,金疮自然向愈,用王不留行散主治,方中王不留行主金疮止血。
4、防风6克、刺蒺藜12克、黄芪12克、
5、皮损用药是中医皮肤科的重要特色之一。
6、威灵仙一两猪苓一两栀仁一两
7、3酒渣鼻者:可代茶饮或者研末服用。
8、(功能与主治)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9、凌霄花用于伤科、另外破血痛经这方面是它的特点,妇科病用得多,妇科炎症输卵管不通,乳腺结节还有妇女绝经期的黄褐斑,月经不调都可以用它。
10、全虫四两丹皮四两荆芥六两
11、干姜皮二钱大腹皮三钱白鲜皮五钱
12、《本草经疏》:“紫葳,入肝行血之峻药,故主妇人产乳余疾,及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诸证;至于养胎,决非其性之所宜,用者慎之。”
13、鸡血藤15克,赤白芍各10克,陈皮6克
14、鸡血藤30克、当归15克、土茯苓30克、
15、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口服药物亦可通过熏技途径来给药,达到治疗故果。汽疗仪主要是通过物理温热和中药吸收的双重作用,起到活血化淤、温经散寒、驱风怯湿、清热利湿、消炎止痛的作用。中药汽浴疗法,由皮肤结药。可进免口服药物对口腔粘膜、消化道的刺激,减轻肝、肾负担,同时使治疗过程成为“桑拿”一般的享受,真正达到让良药不再苦口,让治疗成为享受。
16、今天晚上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凌霄花,凌霄花有很多的别名,灯笼花、吊钟海棠、红花倒水莲等等。
17、《本草崇原》:“紫葳,近时用此为通经下胎之药。仲景鳖甲煎丸,亦用紫葳以消癥瘕,必非安胎之品,《本经》养胎二字,当是堕胎之讹耳。”
18、银屑病静止期、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皮肤干燥瘙痒,增生肥厚,此为顽湿聚结,阻滞气机,精微气血不能濡养肌肤的表现,故针对以上表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无论干湿,无论渗出多少,都要以祛湿为要。对于长期大量脱落皮屑,营养状况不佳,又当重视健脾,健脾也可以祛湿,还可以反佐清热解毒之品对肠胃的损伤。
19、除湿止痒汤(二号)组成:
20、鲜苍耳全草一味洗净5公斤
五、皮肤病凌霄病
1、1肝热瘀血闭经、痛经、瘀血块紫红而粘稠者。
2、凌霄花虽然观赏性强,应用也十分广泛,但使用时也有需要注意地方,因其极易造成流产,所以凌霄花孕妇不可服用;气血虚弱者也不适宜服用。另外,购买时也需注意鉴别凌霄花常见的几种伪品泡桐花、洋金花、闹羊花、木槿花等,尤其是泡桐花和洋金花在性状上与凌霄花相似,差异较小,单药理活性与凌霄花差异较大,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洋金花和闹羊花有毒,误用还会引起中毒
3、凌霄花的药用价值,最早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书中将其列为中品。它有着活血破瘀通经的功效,是一味妇科良药。《本经逢源》中记载:“凌霄花,癥瘕血闭,血气刺痛,病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之功也”;同时《杨氏产宝》中记载了凌霄花与干漆、当归、白术、熟地等同用,用酒送服治疗闭经、痛经
4、功用: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主治:急性(风湿疡),牛皮癣(白疕风),婴儿(胎癫),单纯糠疹(面游风),多形红斑(血风疮)等。
5、黄连粉方证:《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8条:“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6、曾诊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皮损处剧烈瘙痒,夜不能寐,口干舌燥,喉咙肿痛,便秘,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辨证为血热内蕴,热毒犯肺。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7、金鲜克专治:牛皮癣、湿疹、荨麻疹、手癣、股癣、花斑癣、白癜风、鱼鳞病、神经性皮炎、疱疹、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痤疮等固性皮肤病!
8、白藓皮30克、苦参15克
9、《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发黄、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外感风热之邪,内有湿浊蕴郁,阻于肌表而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举,既可祛风清热,外邪从表而散,也可清利在里之湿热,使内湿从溲道而出,即有“开鬼门洁净府”之意,可用于荨麻疹、水痘等。
10、上山采药需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一个人独自上山时。
11、4乳房红肿:与蒲公英通用治疗急性乳腺炎。
12、最常见的是寒热错杂的情形,如既有口干苦、渴欲饮水的上热,又有大便偏稀、胃脘部胀满的下寒,上热下寒,可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见寒治寒,见热治热,寒热错杂则寒热并投,寒热之药绝非相互抵消,而是分途治之,各得其所,综合调理其根本。
13、功用:养血润肤,消风止痒。
14、中药汽浴疗法即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是祖国传统医学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五十二方》中就收载省9种熏浴法。在店帅《干金要方》中还记载着许风宗治柳太后中风不语,用大剂量黄芪防风汤熏而苏醒的故事。中药熏蒸是一种用药物煎成汤液并加热到沸腾时所产少的气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借药液轻治之气,直进腠理,以发探散寒除湿、发汗祛风、温通经络、除病止痒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
15、功用:除湿利水,清热解毒。
16、功用: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17、师父,各位师兄,晚上好!
18、还有就是把凌霄花的叶子和花,没有花用叶子煎水浓缩加酒精保存,可以作为止痒水,不管是虫咬性皮炎、夏天的隐翅虫皮炎(可怕得很,又痛又痒)等,一擦一洗,确实效果很好。
19、紫萱,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其入药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20、银屑病以血热为本,热壅血络,发于皮肤则成红斑。叶天士讲:“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凉血活血为治疗银屑病的根本大法。前贤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凉血活血之品还可以养血息风止痒,用于病程迁延、瘙痒明显者,临床上可以用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紫草、茜草等药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