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触景生情的思乡诗句(100句)

2023-02-01 15:31:3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因景而生思乡之情的诗句

1、两诗一问一答,巧用比喻相映成趣。朱的赠诗写得好,张的答诗也很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3、《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5、战士思乡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A.“使一曹三马”分析诸葛亮之死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9、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0、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11、山一程,水一程,一路颠簸,离家越来越远。风一更,雪一更,想到家里灯火温暖,就这么地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1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13、汉?乐府古辞《古歌》离家愈远,乡情愈深,人也日渐消瘦了。

14、《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9、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

20、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二、触景生情的思乡诗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C.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3、《望海潮·东南形胜》预习与课后练习

4、“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一本书帮你解决《红楼梦》考场难题

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1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2、盛唐之王昌龄古诗鉴赏汇编(48篇)

13、借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又如晚唐诗人唐彦谦的《小院》:“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此诗抒写离情,前三句层层渲染、蓄势,第四句却从反面写来,以“反”见“正”,深刻地表现了离情的郁积难遗。

15、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16、冷冷清清的场景,却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池塘里,一群鸭和鹅在嬉闹着。

17、两首诗歌在景物描写上各具特色,请比较二者的不同。

1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9、B.“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一句,写出了清溪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各种水生植物,摇曳生姿。

20、《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三、跟思乡之情有关的诗句

1、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

4、都说春天是浪漫的季节,而秋天才是思念的季节。但是,诗词里的游子们,也很爱在春天的江南思念故乡。这如画的山水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归处。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

7、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描写饮酒作别、冷月在江的情景,表现的是一种离别的悲伤之情。

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9、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10、《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D.“杳冥”“云水”“洞庭”等意象构成一幅天高水阔清新明快的画面。

13、C.这首词用笔一丝不懈,叙事井井有条,剪裁史料要言不烦,理性思考与感情挥发互为表里,抽象的议论与形象的描绘交相辉映,不失为一篇杰构。

1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5、古诗中常用“鹤”的意象表达对世外生活的向往,下列诗句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16、人日思归隋代:薛道衡

17、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②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

18、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9、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关于城市的古诗词吧~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四、写景思乡的诗句

1、又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指斥商女(歌女)不知道亡国破家的忧愁,轻歌曼舞,实则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空虚而腐朽的灵魂的生活。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蒋捷)

5、思乡就是这样一种痛苦的甜蜜,半生浮萍,只愿最终魂归故里。

6、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7、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0、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2、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13、骝马③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4、见到故人,想要回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既然你是从家乡来的,能不能告诉我: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吗?

15、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6、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7、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18、D.“人间第一耽离别”一句直接抒情,写出了人间最令人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

19、张籍看到朱庆馀的诗以后,同样以诗酬朱庆馀作答:

20、出自唐·白居易《种桃杏》。只要有随遇而安的心态,也就没有乡愁了,表达的是一种达观的乡土观。

五、借景思乡的古诗词

1、B.“晚天萧索”点明游历的时间,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引起下文。

2、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3、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夜晚时分是人最脆弱的时候。我们把微笑、阳光和热情留给白天,而把眼泪、思念还有懊悔,通通都留给了黑夜。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7、白话文: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8、这首词是《诸葛武侯传》的读后感,也是咏史怀古名作,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上阕思路。

9、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

10、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2、(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

1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4、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15、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1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7、考场中王安石文言文汇编

18、D“对朝廷的不满”尚可推断,“怀才不遇的落寞”则于词中未有明证。“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三句阐发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没有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①开篇三句描写景物,从诸葛亮故居写起,以日暮“斜阳”“禾黍”“悲风”的萧瑟景象起端,渲染悲剧气氛,引出悲剧英雄的事迹。②“世若”三句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③“本计”四句记叙,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诸葛亮本计“东荆西益”,本可“立奇功”,奈何“转粮无路”,也为下片“杂耕渭上”张本。

19、盛唐之岑参古诗鉴赏汇编(51篇)

20、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瑟瑟,风吹草木之声。此以枫叶、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的景象写秋夜送客的凄凉之情,是以哀景写哀情的笔法。虽不及哀伤一字,却让人由景而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