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晏殊的一句话(100句)

2023-02-01 15:34: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晏殊的名句

1、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思念的人在何处。

2、思前想后的认为这绝对不是偶然巧合。一定是冥冥之中上天眷顾,有所安排。想到这些,那个美从内心深处犹如泉涌般涌出来,使我笑开了颜,那邻家小妹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情景还嫣然楚在,历历在目。交错在我眼前。她那美若天仙的笑,自己美梦般的笑,两张笑脸同时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让我夜不能寐,食之无味。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采桑子》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

5、这也说明为什么作者会在词尾一句中出现双脸了。加了双脸更能表达那种巧笑,那种美,那种邂逅,那种相思的程度已经到达了情景交融的至真境界了。不愧是用词用景表达情意的大家。实在令后来者无可企及呀!

6、与心爱的美人的聚合离散都是无可奈何之事,从古到今有几个人能和他的爱人厮守相看到百年呢。离别以来以为可以排除离愁别恨的牵缠,结果还是万转千回地思念过了。

7、春光美好却易逝,生命有限,人生苦短。哪怕是寻常的离别也让人愁肠寸断,就不要嫌弃这酒宴太频繁了,还是及时行乐吧。

8、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了。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几乎可以说是他的“招牌性”名句了。估计他自己也很欣赏这个句子。居然在两个地方原封不动地用了这个句子。其一自然是《浣溪沙》了,其二则是一首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诗曰:

9、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1、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

12、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家蒋勋称,这是北宋词里面最美的句子。“一直到今天,过了一千多年,每次读到这两句的时候我还是会被震撼。”“你会觉得自己永远活在‘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

14、千古名句: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15、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6、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

17、昨夜西风急,在梧桐锁寒秋的深院里,刮了整整一夜,几次次从梦里把人吹醒,醒来只看到窗外月明,朦朦胧胧,幽幽的,淡淡的。在我这高楼上,突然不知道从何处传来一声雁叫,更添了夜醒人的凄凉与孤寂。

18、海棠花,是最美的春日诗词

19、高楼远望,却不见所思,相思的人便下意识地想写一封信寄到他的身边,但山水迢迢,我思念的人在哪里啊?一个"兼"字,真是写不尽的相思,诉不完的思念,这就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0、红笺:红色笺纸,始于唐代,又名薛涛笺、松花笺、浣花笺等。古时多用以题咏诗词。这里代指书信。

二、晏殊的一句话

1、“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

2、一向:向通“晌”,这里指时间短暂。

3、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4、“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

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6、译文: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侣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7、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9、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10、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1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2、诗句描写花落春去的惆怅之感与惊见旧燕归来的欣慰之情。前句以“无可奈何”写春天必然逝去的自然规律,表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无助之感。后句以“似曾相识”写偶见旧燕归来的惊喜心理,展露的是“失中有得”的欣慰之情。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1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14、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15、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16、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17、词的上片起始之句“绿杨芳草长亭路”重在写景,点明了两人分别的场所和时间,在绿柳依依的春天里,在古道长亭里即将离别。而次句“年少抛人容易去”,则描写了闺妇被轻易的弃之离去的场景,也可以想象出闺妇当时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的情景。

18、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19、十首晏殊词·哪首你最爱

20、晏殊五岁能诗文,14岁便以神童身份被特别推荐给朝廷,接受皇帝亲自面试,当殿参加进士考试。当晏殊看到考题后,当着满朝文武侃侃而谈。他说,这个题目自己前几天做过,为公平起见,请求换题。晏殊的做法,很让皇帝赏识。从此他仕途通达,直至做到宰相之职,因此他又有"宰相词人"之称。晏殊生逢盛世,虽然在政界没有突出的业绩,但在教育和选拔人才上,广为后世称道。韩琦、富弼、王安石、范仲淹都曾得益于他的奖掖和推荐,富弼、范仲淹开辟的"庆历新政",都得到了晏殊的大力支持。

三、下面哪一句是晏殊的名句

1、惊鸿去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

2、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把此句当做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3、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3)玉楼春·春恨(宋·晏殊)

5、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7、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8、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任无踪,只因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柳永《鹧鸪天》

9、女伴相携、共绕林间路,折得樱桃插髻红。

10、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

11、槛1菊愁烟兰泣露,罗幕2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3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2、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番花信风

13、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是晏殊这首词的千古名句。这两句词语言流丽,且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古代用来形容天地之尽头的词语,他们相隔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但离别之后的相思之苦却是无穷无尽,没有终期。加深了思妇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其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

14、出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16、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

17、无怪乎吴梅先生在他的《词学通论》中感叹到:“惟‘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或许正是出于此吧。

18、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

19、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四、晏殊的诗词名句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译文: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昨夜西风凋5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6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斜阳下独自倚在西楼上,远山正对着帘钩。如桃花般的人不知道去哪里了,只有碧绿的江水依旧在向东流去。

5、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6、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7、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9、晏殊的浣溪沙中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是:无奈地看着那花在风中飘荡、落在地上,燕子归来的样子也是似曾相识,时间飞逝,物是人非。

10、人生正是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死亡,历史就在这种新旧交替之中默默向前延伸。面对这一现实,晏殊止不住要在铺满落花的小径上徘徊沉思了。

11、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道出这“第一境”的大词人,正是晏殊。

14、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15、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16、“溶溶月”,“淡淡风”,这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诗人触景生情,情思悠悠,将情语化作景语,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7、如果这样来看,这首诗作为临别之际的谆谆告诫,拳拳之心固然真切感人。但是颔联颈联细致的描摹与最后的告诫之间并没有很直接的关联。所以从“意脉”上说,前后之间是“隔”的。不连贯不通畅,缺乏浑然一体的感觉。七律也好,小令也好,其实篇幅都比较短小,如果没有那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就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或许也是宋代诗歌有时不如唐诗的道理吧。

18、帝城春暖。御柳暗遮空苑。

19、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20、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五、晏殊的名句请教他人

1、晏殊,晏几道之父,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人。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诗属于“西昆体”,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风格含蓄,语言婉丽。其代表作除了《清平乐》,还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等,有《珠玉词》及清人《晏元献遗文》传世。

2、新社:古代指春社。古人为了祈祷丰收会在立春后清明前祭祀土地神。

3、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5、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6、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7、千古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8、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9、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10、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1、但在我看来,这两句词尚未达到造化天然的化境,够精巧,却不够精妙。总认为做得太巧,以至难以言“妙”。相较而言,我更偏爱他的“一向年光有限身”这首。

1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3、无聊意,尽把相思,分付征鸿。——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14、构筑出一个宏阔的艺术空间,表现宇宙时空的无边无际,从而让读者跟随他一起徘徊思考,余音绕梁,意韵悠长,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所以这首词深受世人喜爱而广为传诵。特别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成为千古名句,历来为人称道。

15、破阵子·春景作者: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6、简而言之,就是晏殊的词,哪怕因儿女之情而发,也特别耐咂摸,特别容易读出词外之意。

17、这首诗诗意上也是很连贯的,写了一个倒春寒的季节,虽然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但是天气寒热不定,阴雨连绵。诗人倾杯独酌,赏春感怀。最后转而用典,赞美张王二人的才华,希望朝廷能够不惜代价延聘才俊。逻辑上讲,前面描写诗人的伤春之感,主要还在于感叹青春难再,才俊易逝,所以才有最后“莫惜”二字。也就是说,全诗首联、颔联及颈联为一层,言时光流逝之速,尾联的前一句为一层,是说才俊之不易得,最后则是结论,应该不惜代价选用人才。

18、缓一缓罗衣上的带子,蕙香即将燃尽,残香萦绕,路途遥远比天还要长。垂柳只知道招惹春风,它什么时候能把那行人留住啊。

19、渔家傲:又名渔歌子、渔父词,至晏殊此词为正体,词牌名“渔家傲”源于这首词。

20、这首词写秋来情怀。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都有淡淡的秋感。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人的清寂之思。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有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