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西湖的诗(100句)

2023-01-23 15:36:3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西湖的小诗

1、但是,展览中,还隐藏了一张漫漶的老照片:一条游船上,中间摆了一只圆形茶几,泰戈尔坐在左边的靠椅上,向镜头望了一眼。

2、冯兰婷,小行小学音乐老师,2015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直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根据孩子们不同特点,琢磨出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积极思考。

3、《七绝•狮峰一角》路边老者炒茶忙,巧聚游人站两旁。蒸气清香芳阵阵,传情嫩蕊荐尝尝。

4、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5、西施不管是在家浣纱的淡妆还是在吴国皇宫的浓抹,都是名扬四海的美女,对应着西湖晴日雨天都是美景。

6、《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7、按惯例,常清君还是先解释一下其中的字词:

8、杨万里描写西湖诗句很多,但最著名的要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10、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11、那个春天,泰戈尔在杭州

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13、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14、根据您的提问描述,“身临其境的境指的是哪首小诗”。像描写身临其境中的境的小诗有很多,举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其实就是课文里面的那首小诗。

15、汉语有个成语叫“莺歌燕舞”,是指黄莺在婉转悠扬歌唱,燕子在空中到处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当然这个成语倒不是出自白居易这首诗,而是出自宋代苏轼的《锦被亭》一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不过白居易这首诗里的这两句又的确是描写出了一派莺歌燕舞的春天景色。

16、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17、“一片湖光烟霭中”句写湖。西湖光面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样壮阔,但水光潋滟,碧波荡漾,也颇为开朗。而且,湖上并非空荡荡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苏堤象绿色的裙带,孤山象一块翡翠玉石;还有那亭台寺阁,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在春天烟霭迷蒙中,就更显得绰约多姿了。

18、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在唐代的时候,钱塘湖和西湖这两个实指同一地点的地名都比较常见和流行,这在曾经做过2年左右杭州刺史(公元822年—824年)的白居易的不同诗歌中即可佐证,比如称做钱塘湖的,除了这首《钱塘湖春行》外,还有《答客问杭州》一诗中的“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而称作西湖的,有两首诗的题目中,白居易就直接将其叫做西湖,如《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西湖留别》这两首诗。

19、《七律•船游小瀛洲》橹摇船泊小瀛洲,硕果残荷报暮秋。岛内藏湖湖绕岛,亭中观景景闲幽。香栾累累颐心性,鸟语吱吱野旷悠。毓秀芙蓉分外艳,三潭印月独难求。注:参加杭州心血管病西湖论坛授课,期间坐小橹船游西湖小瀛洲

20、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二、关于,西湖的诗

1、唐代: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3、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4、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更把香来薰了月,却教影去斜侵竹。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根老大,穿坤轴。枝夭袅,蟠龙斛。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5、净慈寺对面原本有个庄园,隐居着一位诗人:陈三立。他就是陈寅恪的父亲,“维新四公子”之一。运动失败后,陈三立不问世事,自称“神州袖手人”。那天,泰戈尔把自己的诗集送给他,并求对方诗集一部。但是,陈三立谦谢了。他说,不敢以中国诗坛代表自居。

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给人明丽清新的感觉。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7、世人皆知西湖美,但西湖美在哪里?去过西湖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读了苏轼的这首诗,心中一定勾画出了自己的西湖。

8、《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9、题临安邸宋代:林升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1、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12、赏析: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13、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14、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15、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16、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17、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18、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19、在杭州期间,苏东坡的官邸位于凤凰山顶的官员公馆北面,可俯瞰西湖,因此苏轼写下了大量关于西湖的诗词。

20、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三、关于西湖的诗两首

1、“他今日看见西湖山水,就生出无限的感想,并作了一首诗: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波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是他高傲的不动。”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7、其实,这是一次即兴演讲,原本并没安排。作为翻译,徐志摩先暖了下场。他说,泰戈尔爱好清静,不大愿意在公共场合演讲,但大家如此热情,盛情难却。然后,他透露了诗翁写给西湖的一首小诗。

8、诗的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常清君读来,这是整首诗中最为沁人心脾的经典之句。我的理解,诗人所写之意,既有观光现场的所见所闻,更进一步的蕴含之意是:虽然这还只是早春(孟春)时节,但一簇簇花卉就已经开始“迷人眼”了,一处处青草就已经开始“没马蹄”了,随着春天气息更加浓郁的仲春、季春时节的逐渐来临,“迷”的就不仅仅只是人眼了,而是整个人了;“没”的也不仅仅只是马蹄了,而可能是马腿、马身了。

9、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10、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11、这是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年—1074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写下的有关西湖景物的大量的诗中的一篇。

12、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13、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14、很快,寒假已经结束,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

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6、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17、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18、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唐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四、描写西湖的古诗

1、桃李漫山过眼空。也宜恼损杜陵翁。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寻驿使,寄芳容。垅头休放马蹄松。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2、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3、楼兰谜一般的给人遐想,有梦一般的美丽传说。楼兰古国就座落在罗布泊西北的孔雀河岸上。

4、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7、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8、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9、这正是苏轼的高明之处。如果具体地描绘西湖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两句高度概括性的诗则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读完这两句诗,头脑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一幅山水画面。

10、《七律•深秋杭州湿地公园》深入公园享静幽,争鸣鸟雀阵喧啾。云来解雨寒鸦哑,却得飘珠湿白头。漾漾霜溪摇橹动,飘飖黄叶汇清流。微茫小草随风摆,硬骨骚翁逐浪舟。

11、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12、《七绝•晚游寒山寺》江枫渔火古亭悠,旧俗民风永久留。心静楼前扉径绕,寒光夜色眼中收。​

13、汉曹明善《喜春来》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14、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15、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

16、描写“西湖景色”古诗有《苏堤春晓》、《晓出净慈寺》、《钱塘湖春行》、《望湖楼醉书》、《双峰插云》

17、译文: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西湖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18、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1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于是,那湖面似天空般开阔明媚,碧波如镜。

20、《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关于西湖的一段话或小诗

1、最后一句“浓妆淡抹总相宜”今天还成为了男人们哄骗女朋友的常用语。当女朋友问到化妆好看还是素颜好看的时候,男人都会用这句来搪塞。可是女人们经常忘了前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2、《七律•双峰插云》对垒双峰不服低,西湖远望雾中迷。山灵白带霓裳练,地杰凭依步步梯。霄汉入幽幽绮梦,苍穹渊浩浩天齐。一泓慧水滋千岫,七级浮屠宝塔携。

3、注:傍晚马路边一走,突然发生一幕,真吓人!

4、至于说道哪首诗最能表达西湖的美景,本人则更欣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诗人的这首诗,即写出了西湖的水美、景美,用词亦是旷达、婉约,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5、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6、常清君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8、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9、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10、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七律•初冬西湖》岁末西湖素韵妍,知冬枫树欲燔燃。萧萧绿叶黄飘落,对对情人慢步前。垂柳成行依岸翠,小桥三孔过游船。金牛出水郎形美,仙女凡心羡世缘。注:西湖中的人造金水牛宏硕壮观。

12、《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宋代 辛弃疾

13、马黎钱江晚报2014年12月7日

14、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1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柳枝词(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欧阳修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6、这句话来自哪里?卖个关子。先说说他第二天的行程:见了一个人。

17、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扩展资料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18、泰戈尔为何访陈三立?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自由体新诗正盛,传统诗词受抵制,而陈三立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可见,这是新诗人对旧体诗人的一份尊重。

19、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20、这之前,因为和朝中大臣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出京任职,出仕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