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夏日西湖美景描绘出来二年级(100句)

2023-01-23 15:36:0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夏日西湖美景描绘出来

1、本文的最大优点是能对游览过的景点详略有序地描写,并将两次游览的感受作比较,突出了西湖夏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如果再多一些冬夏两季景色的对比描写和增加一些与西湖有关的人文景观的描述,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会有更大的提升。

2、(照应开头,再次抒发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3、夏天是水的季节。洁白的云朵受不住热的煎熬,一下子拉长了脸。于是,大滴大滴的雨便从天上蹦跳着,欢呼着涌了下来,也成了道独特的风景。雨后,空气格外的清新,美丽的天空划出一道彩虹。这个时候,雨点还在一滴滴的从屋檐上跳下,在地面大大小小地水坑里溅起小小的水花,让人心醉。

4、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5、夏天是多姿多彩的。池塘里的荷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随着柔风翩翩起舞。红红的西瓜瓤,像一块红玛瑙。夏天是快乐的,白天可以与小朋友玩耍,夜晚听蟋蟀断断续续的叫声,听风儿把树叶刮得沙沙作响。夏日的天空是美丽的。白天,云淡风轻,云姑娘穿看漂亮的衣裙,好像在欢迎我们来参观天空。夜晚,点点繁星,在天空中发出微弱的光茫,月亮似乎在向我们微笑。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像有一座桥似的,好像让他们早点相聚。

6、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了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7、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

8、落红还没完全化作春泥,石榴已有了笑意。接踵而来的是销声匿迹已久的第一声蝉鸣。夏天,就这样来了。夏天像一个青年人,灼热的阳光是他灿烂的笑脸,迸发的热量是他蓬勃的气息,葱茏的草木是他厚密的头发,水涨潮急的山洪是他的力量,速来忽去的骤雨是他的脾气。

9、一阵暖风吹过,一大片荷叶层层叠叠,像翠绿的伞。在荷叶间,几枝含苞乍开的荷花高高地挺立在湖面上,像亭亭玉立的美人。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栏目简介:本公号“共读诗词”栏目是由南京大学两位文学学士妈妈共同开发的免费公开课。其中,小延妈的讲读为小朋友学诗而作,果妈的视角挖掘背景供家长赏读。每周精选一首古诗词作为“传送门”,带大家穿越千年,寻找诗中温度。

11、好,的确是描述描绘夏天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边缘红,就是这样描述。

12、夏天是多姿多彩的。池塘里的荷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随着柔风翩翩起舞。红红的西瓜瓤,像一块红玛瑙。夏天是快乐的,白天可以与小朋友玩耍,夜晚听蟋蟀断断续续地叫声,听风儿把树叶刮得沙沙作响。夏日的天空是美丽的。白天,云淡风轻,云姑娘穿看漂亮的衣裙,好像在欢迎我们来参观天空。夜晚,点点繁星,在天空中发出微弱的光茫,月亮似乎在向我们微笑。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像有一座桥似的,好像让他们早点相聚。

13、我们沿着窄窄的石砖楼梯登上第二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精美的木雕图,这些雕塑向我们展示了与西湖有关的神话传说——白蛇传。精致的木雕依次展现了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蓬船借伞、盗仙草、水漫金山、仕林祭塔等。凄美的爱情故事、精美的雕刻工艺又一次让我震惊不已。

14、《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15、大家说这个当初没读出厚黑学的林子方后来如果想明白了,会不会仰天长叹一句“好好说人话有那么困难吗?”

16、作为老上级的杨万里给好友林子方提点又不说破:杭州的风光独步天下,而且毕竟是首都、朝廷中枢(“毕竟西湖六月中”),这种优势别的、地方上的工作根本没法比(“风光不与四时同”)。你去地方上做官,还不如在天子的身边(“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做事更有发展前途,毕竟这是在组织的考察视野内,稍微干出点成绩提拔起来还不是易如反掌(“无穷碧”、“别样红”)。在地方,就算作出了成绩,也不一定能被皇上看到、了解到,即便上报,功绩是不是还要被各级领导层层匀一部分呢,到最后能不能落到自己头上还两说呢。这就是这就是“接天莲叶”能够“无穷碧”,“映日荷花”能够“别样红”的原因。但是此话不能明说啊,只能蕴含在诗歌里。

17、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18、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宋孝宗草拟诏书的文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19、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0、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二、夏日西湖美景描绘出来二年级

1、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色的与众不同。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3、(笔触细腻,描绘“花港观鱼”)

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5、西湖果然是不同凡响呀,西湖的水真静呀,静得像一面镜子,西湖的水真柔啊,柔得让人把手放进去却感觉不到水的波动,西湖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翡翠,太阳照耀着西湖,使得西湖水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真是美妙极了。

6、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7、回复“亲子游”,查看亲香港、南京、西安、三峡等详细攻略

8、•杏花春雨里的惆怅——《临安春雨初霁》

9、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1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未遮山”以及“跳珠”、“乱入船”这几处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窜上了船。雨才刚刚下了一会儿,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就把雨和乌云吹得无影无踪,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11、欢迎各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个人

12、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13、(开篇抒怀,点明描写的对象)

1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5、这是清华爸+南大妈的原创亲子分享平台

16、“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过刺史,对西湖进行过治理,后人为纪念他,称为白堤。白居易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的就是此堤。

17、仲夏的夜,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柔情,似老人脸上慈祥的微笑,似壮汉脸上的汗珠,似侗族姑娘摇曳的群摆。在这夏日的夜里,天边依然挂着一抹淡淡的红晕,那抹红晕,成了夏夜里最美的柔情,好似新娘脸上的彩装,而那群山,如长长的喜帕,悄悄遮掩着新娘脸上的笑意。

18、回复“自修”,查看神力麻麻们如何自我修炼

19、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杨万里的经典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夏天里,它们隐去了鹅黄,涂上了翠绿,凸显了一份老成。你看,笔挺挺的杨树,个个昂首挺胸撑开巨伞,乐呵呵地为人们纳凉;又像一个个威武的哨兵俯视着林荫小路,为游人站岗。再说岸边的柳树叫你眼前一亮,它们婀娜多姿,靓丽可人。河风吹过,它们好似轻抬秀美的臂膀,用心地梳理各自的绿色长发,然后轻盈起舞,给人以青春俊美之感。还有柏树、榆树墙修剪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地守护在浑河两岸。远远望去,它们就像列队欢迎游人的仪仗队;又像一条绿色的长城,把浑河公园拥抱在自己的怀里。

三、描写夏天的西湖美景有哪些句子

1、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开了。有鲜艳的牡丹,有娇嫩的月季,有芳香的玫瑰……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绿油油的草坪像厚厚的地毯,高大的树木越来越茂密了,浓绿的枝叶伸展着,就像一只只大手,给过往的行人遮挡着似火的骄阳。

2、四季中的雨,唯夏雨最为壮美,其他三季之雨都不值得去提。春雨给大地带来绿的希望,使大地充满生机。可是缺显得弱不禁风,柔弱不堪。秋雨是凋零的代名词。秋雨来临万物枯黄,大地的生机也随之荡然无存。而冬雨则显得更加凄凉,冬季寒风刺骨,再加那虽少得可怜的冬雨,凉上加凉,冻撤心骨。唯有夏天的雨,粗犷,豪放,为四季雨中之最。

3、夏天的夜色,总是挂着迷人的色彩,有点深沉却带着浪漫。在黄昏天空的云彩,像是艺术家的油画,五彩斑斓。等到夜幕降临,天空出现一轮明月,犹如一根香蕉,照着大地。如果仔细一看,还有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在他的右下角,有一颗玉树,上面挂满了晶片,在树上有一个小兔子,它是嫦娥唯一的伙伴玉兔。

4、《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夏季的西湖,晴而复雨,山光水色好比西施一样浓淡相宜的美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六月(夏季)的西湖;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6、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

7、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8、当你走进西湖公园大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小西湖,西湖湖水清澈,碧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湖岸边,垂柳依依。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夏天虽然美丽,但是却很热。四处只有知了在树上叫着:“热死了,热死了……”我在河里游泳玩得正开心,没过了一会儿,只见乌云密布,云脚长毛。顿时雷声滚滚,震耳欲聋。描写夏天景物的好句好段优美段落。马上便下起了豆粒般的大雨,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回了家,只见雨珠像珍珠一样从天空中撒落下来。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雨就像一串串雨帘一般,非常美丽。明明是在下雨,可还是很热,汗水直流,像瓢泼似的……

11、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12、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13、我看过一种另类的解读挺有意思,认为本诗当中其实还蕴含另一层政治深意,是个“耿直boy”和“心机领导”的故事:

14、•这么机智美貌的妹子,麻烦请给我来一打!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烟雨蒙蒙,身穿蓝衣的男子安静地站在河堤上,轻轻地吟唱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手上的纸扇不停的摇晃着,扇来一阵阵清风,耳边的发丝拂动。不经意地看了看自己的肩膀,不知在什么时候湿透了,衣服的颜色由浅蓝色变成深蓝色。于是,一抹淡笑,又继续吟唱。

16、作为杭州人,我觉得西湖美景最大的特点是,美景多了很多人文的气息,比如吧望湖楼,就能想到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杭州很多景点都是如此

17、回复“科学”,查看数学启蒙和科学启蒙的方法

18、西湖精品线灵隐飞来峰、岳庙、三潭印月(含游湖)、黄龙吐翠、六和塔(或虎跑)、万松书院、雷峰塔(或吴山城隍阁)、胡雪岩故居、吴山城隍阁(或雪峰塔)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四、描写西湖夏天美景的段落

1、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2、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身边的树木上的叶子有的被烤干了;有的刚抽出嫩芽。蝉在树上吱吱喳喳的叫着,蜜蜂在耳边嗡嗡的叫着。蝉好像是大自然的演唱家,为大自然演唱出一首又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

3、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身边的树木上的叶子有的被烤干了;有的刚抽出嫩芽。蝉在树上吱吱喳喳的叫着,蜜蜂在耳边嗡嗡的叫着。蝉好像是大自然的演唱家为大自然演唱出一首又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

4、回复“英语”,查看自然拼读相关课程及内容分享

5、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6、形容西湖美景的词语比较常见的有:春:(1)风和日丽(2)草长莺飞(3)春光明媚(4)春寒料峭(5)春暖花开(6)春色满园(7)春色恼人(8)春意盎然(9)花香鸟语(10)惠风和畅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9、《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桑子》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10、从雷峰塔上下来,我们走进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一个小亭子里,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有乾隆皇帝的题字,可见这处美景已有多年的历史。阳光洒在景中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就像抹上了一层彩妆。碧绿的荷叶上,还捧着粉嫩的荷花,面对着太阳的它们,成了湖面上最耀眼的明星。水下忽然闪过了一大片红色的影子——原来是一群锦鲤,它们游弋在水中,灵敏地穿过荷叶的根须,尽情地在水中嬉戏。娇小的蜻蜓也贴着水面飞翔,与锦鲤形影相随。柳枝只是一个旁观者,静静地拂着水面……

11、望湖楼醉书(其一)

12、(▲点击即可播放,主播:5岁果宝)

13、—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15、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经过重新修建,颍州西湖绿柳盈岸、花木夹道、水面清澈,灰鹤、野鸭等飞禽在此栖息。

16、小朋友们,转眼已经是?立夏节气了。立夏是夏季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尤为生机勃勃的时候。

17、“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18、炎炎夏日,正是游泳的大好时光。游泳圈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在游泳池上。小朋友们宛如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孩子们的喊声,笑声,打闹声包围着整个游泳池,荡漾着欢乐。大人们也被吸引了,像小孩子般的匆匆跳下水,天真的嬉戏。这一定是一个欢乐的夏天。

19、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20、陕西西安大雁塔小学六年级五班解婉婷

五、描写西湖夏天的景色的句子

1、果爸: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硕博,化工能源专家

2、回复“国学”,查看诗词讲读,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及其背景

3、西湖,是这次暑期研学之旅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5、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

6、(简笔描绘西湖冬夏不同景色,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7、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这首诗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确实是让人感到了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景。这首诗也成了他的代表作,流传千古。

8、谭思想的愿景:打造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领导品牌

9、是的。此句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下句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品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

1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12、为了赶时间,我们无暇再去看其他层内的展示,大家一口气登上顶层。当我站在露台俯视外面的风景时,我又一次被震撼了。放眼望去,美丽的西湖尽收眼底,好大好洁净的一片水,在阳光中泛着银光,游船点点,徜徉其中,与一个个美丽的小岛相得益彰。整座城市,被周围连绵起伏的山脉包围着,一片片的树林,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快乐地成长着。天空中的大雁,围绕着山群,不倦地飞翔。我仿佛听到了森林里鸟儿动听的歌声、喧闹的蝉鸣,西湖水轻轻拍打着堤岸、微风拂过绿柳的声音……

13、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14、后来,林子方被调至福州任知府。对此林子方很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而杨万里则不这么想。作为更接近权力核心的领导,他更加清楚这个任命之中的利害关系。从中央调任地方,除非是挂职锻炼,否则仕途肯定是远远不如在权力核心部门工作的,林子方这一去很可能就给仕途画上句号了。所以在送林子方赴福州时,杨万里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但是全诗都没有明确说出这层意思,只是在反复的说:你看,杭州多么美。你到了福州可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啊!

15、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16、(雷峰塔上看西湖,别样的角度,不一样的景色)

17、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18、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1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0、“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在山中,天气更凉爽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句中通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