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的由来故事(100句)
一、东坡肉的历史小故事
1、《猪肉颂》是苏东坡掺杂自己人生思想的产物,比如“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这句话把黄州比喻成曹操口中的“鸡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盘青菜。
3、苏先生一生斐然,除去文学,他在书、画领域的成就也非常突出,同时在医学、水利、烹饪等方面也有所造诣。医学上有相传治病的故事,水利上修筑苏堤,烹饪上有东坡肉、东坡鱼等一系列菜单,在儋州还开发了生蚝这样的人间美味。
4、御史就把那一大沓油腻腻的菜单呈了上去。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也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一道圣旨,将苏东坡革掉官职,发配到海南去。
5、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6、追本溯源,“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7、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8、苏轼在杭州任知州,当时杭州大雨不止,民不聊生,苏轼很快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使百姓度过难关,为表达感谢每年的丰收之时,苏轼都会受到大量的新鲜猪肉。
9、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东坡焖肉,因大诗人苏东坡而来。
10、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触犯了皇帝,被贬到黄州,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宋神宗驾崩后,苏东坡重新被起用调到杭州作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淹没了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后来被称为苏公堤。
11、“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12、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四处飘泊,除了做过京官,先后在徐州、湖州、黄州、杭州、扬州、儋州等十五个地方任职,最后病死在常州。
13、他不仅会吃,而且会发明菜,还会写菜,据说以“东坡”命名的菜就有60多种,后世流传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墨鱼等皆出自其手,堪称中国古代美食家。
14、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童子鸡经过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吵,再烹以酒、醋、盐焖烧,红油油、亮闪闪,鲜香软嫩,客人赞不绝口,到处称赞此菜绝妙。知县听说后,亲自到该店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遂称其为“东安子鸡”。这款菜流传至今上千年,成为湖南名菜。
15、现在,只要完成以上三步,支付邮费15元
16、听更多儿歌内容,就在《魔力小孩数学》。
17、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拴牢。
18、杭州有很多美食,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东坡肉、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宋嫂鱼羹,这些好吃的菜的背后,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很多种说法呢,以下就是流传比较多的说法。
19、这是,有个客人问苏东坡这道肉叫什么名字,苏东坡笑着摇摇头,客人便打趣道:“那就叫‘东坡肉’吧!”
20、听着听着,就听到了隐藏的“东坡精神”!“莫笑猪肉贱,美味在人间”,“若无农夫勤耕田,何来高门日日宴”,与民同乐的苏东坡,此时已欣然接受自己辛勤劳作的农民身份,并与当地农民往来密切、讨教种植劳作经验,生活怡然自得、一派乐天模样。
二、东坡肉的由来故事
1、Atthetimeofthemeal,Dongpowassurprisedtoseethatthemeatwasawholepieceandnotcut.Originally,whatthefarmersawandheardinthemorningwas"cookthegrassthoroughlyandfragrantly".
2、东坡肉,杭州名菜,是用猪肉炖制而成,一半为肥肉,一半是瘦肉,色泽红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非常的美味,杭州名菜之一
3、好在好友马正卿给他申请了黄州东坡的旧营地数十亩,他在此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
4、牌子一挂出来,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肥猪都不够卖。别的菜馆看得眼红,也都学着做了起来。一时间,大小菜馆家家上市东坡肉。
5、而苏东坡以为佛印不知,笑着问道:“大师不在挂单驻锡的寺院里念经,到舍下有何见教呀!”佛印颇有含意地说:“老衲特来请教一个字,请居士释疑!”苏东坡说:“什么字啊?”佛印说:“你那个蘇字有几种写法呀?”苏东坡哈哈一笑,说:“常见的是一种写法,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左边是个‘鱼’,右面是个‘禾’,合起来便是‘蘇’字。”
6、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7、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8、南宋古都杭州有一款著名的鱼肴,名叫五柳全鱼。此鱼以清代光绪年间西湖涌金门的一家“五柳居”菜馆做得最好,流传于世,故人称“五柳鱼”。
9、据说这道菜来自“叔嫂传珍”的故事。南宋的时候西湖边住着姓宋的两个兄弟,他们以打鱼为生。当地的坏人杀害了哥哥,弟弟不得不逃到外地。在走之前,哥哥的妻子宋嫂给弟弟做了一条鱼,里面放了一些酸酸的醋,叮嘱他:“你这次外出,千万不要忘记你哥哥是怎么死的,不要忘记老百姓受欺负的辛酸,也不要忘记你嫂嫂的辛酸。”后来弟弟当了大官,却找不到了嫂嫂,过了几年后偶然又吃到了同样味道的鱼,这才找到了他的嫂嫂。这就是西湖醋鱼的故事。
10、往砂锅里加入黄酒、生抽、老抽、白糖和盐,盖上盖子,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
11、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12、新浪微博:临沂市新东方烹饪学校
13、以后明朝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由于制作时取用玉泉山所产的填鸭,皮薄肉嫩,口味更佳。烤鸭很快就成为全国风味名菜。北京两家有名的烤鸭店“便宜坊”“全聚德”,便是明朝时开业的。“烤鸭”在明朝时成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
14、苏轼诗词散文的共同特点是:广泛的题材和挥洒自如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壮阔的气象;畅达而富于形象的语言;清新洒脱、雄健奔放的艺术风格。
15、猪肉遇到了它的贵人——苏东坡。
16、说起杭州人吃荠菜,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在杭州做太守的苏东坡就是一位爱吃荠菜的美食家。
17、有关五柳鱼,民间有一段趣闻轶事:有一天,苏东坡烧了一盘五柳鱼,正要品尝,恰好挚友佛印禅师来访,于是顺手便将鱼盘端到书架上,其实佛印禅师早就发现了,便打算与东坡居士开一个玩笑。
18、苏东坡也将这道菜肴记录在他的《猪肉颂》中:
19、点评:这个民间故事被附会到多个名人身上,其他还有徐渭、郑板桥等,为了强调他们年轻时聪明伶俐。
20、公元1080年,45岁的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在黄州的五年,苏东坡留下了无数传世名作,走上一生艺术创作的巅峰期,其中有一篇最为特殊:《猪肉颂》。
三、东坡肉的故事
1、相传,“东坡肉”是苏东坡在浙江杭州任太守时创制的。他对烧制猪肉有一整套烹饪经验,在黄州为官时,他曾将这一整套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若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1个大拇指1毛钱!求求鼓励!
3、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4、这个故事,Angell一边讲一边流口水。
5、东坡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6、“白起肉”据说长平地区的谷口村(也叫杀谷),有一种烘烤的豆腐,叫做“白起肉”。皆因白起心地过于残忍,长平之战更是惨绝人寰。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后,四十万赵军悉数向秦军投降,一日之内,白起竟坑杀四十万人。白起戎马一生,其指挥的大规模战役共十一起,无一败绩。六国闻白起之名而胆寒,白起被冠以“杀人魔王”的称呼,最终被秦昭王赐死。当地百姓世代憎恨白起,为了祭奠被饿降遭坑杀的亡灵,就用菽饭作供菜,把豆腐当成肉,用炉火烧烤,用豆腐渣和蒜泥生姜调和成“蘸头”,表示把白起的脑浆捣成泥,与豆腐一起食用,曰“白起肉”。可见其仇之深、其恨之深。后来这白起肉就逐渐流传开来,成为烧豆腐。长平的高平烧豆腐最为著名。
7、东坡的故事我们就先讲在这里了,如果想更多的了解苏东坡的故事,我们可以看看这本《苏轼》的人物传记,在这里面我们发掘更多更有趣的有关苏轼的故事!赶快来阅读吧!
8、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记录了记忆中北宋末年的东京汴梁(今开封)的风土人情,其中有大段讲到人们的吃喝饮食,堪称北宋东京的美食地图。在这样一本奇书里,有关猪肉的内容却是,一方面“每天宰杀近万头猪”,一方面只有“旋炙猪皮肉”这一道菜的记录,关于猪肉的记录寥寥可数!可见当时猪肉地位的低下。
9、但后人喜欢苏东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达观豁达”。人生已经这样了,那又怎样?
10、同时苏东坡把“东坡”这块“薄地”当作了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园”。
11、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继承欧阳修成为文坛上主将,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代表了北宋文学成就。
12、肴肉传说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13、以为他喜欢如此烹饪,便为之,没想到,误打误撞,做出了一道掺杂着稻草香气的菜肴。后人便把这道菜叫做“东坡肉”。扩展资料关于东坡肉的另一传说:
14、学校官网:www.lyxdfpr.cn
15、“东坡肉”只是苏东坡人生中的一道菜,还有东坡酒、东坡肘等,苏东坡一生坎坷,一次次的艰难困苦把他磨砺成一把更加圆融的文坛利器。
16、后来苏东坡到杭州担任地方官,任职期间他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百姓们对他感激不尽,又听说他酷爱吃猪肉,便不约而同地送来猪肉。
17、佛印哈哈大笑,说道:“东坡居士,你说把‘鱼’搁到上面去不行,那就把搁在上面的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时才恍然大悟,方知中了佛印之计,只得尴尬地把鱼从书架上面取下来,与佛印一起品尝。
18、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
19、将五花肉洗干净后切成方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烫5分钟去除血水,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20、如果你还有什么有趣的想法,
四、东坡肉的传说故事 简介
1、如果你还发现有什么好玩的店,
2、佛印假装不知,问:“假如‘草’字头下面,‘禾’字与‘鱼’字换一个位置行不行呢?”苏东坡点点头说:“这样的写法也有,我看是可以的!”佛印接着又问:“如果把‘鱼’字搁到‘草’头上面行不行呢?”苏东坡慌忙答道:“那不行!”
3、有历史典故的名菜有很多,比如东坡肉、东安子鸡等。东坡肉的历史典故: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东安子鸡的历史典故: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童子鸡经过烹饪,鲜香软嫩,客人赞不绝口,到处称赞此菜绝妙。知县听说后,亲自到该店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遂称其为“东安子鸡”,这款菜流传至今上千年,成为湖南名菜。
4、小伙伴们有吃过哪些好吃的家乡美食呢?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呢?请在留言处告诉我们吧~
5、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1月3日,苏东坡任杭州大守把东坡肉又带到了杭州并且流传到了现代成了杭帮名菜东坡肉。
6、人们为纪念这位诗人的丰功伟绩和创造的新菜,便将这种独具风味的红烧肉称之为“东坡肉”。后来,杭州历代名厨在原有基础上,又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使得这一名菜色泽红亮,糯而味醇,成为本地经久不衰的特色风味菜之一。
7、各位小朋友们,其实杭州还有很多好吃的美食,在杭州市上城区虎玉路9号江洋畈生态公园内,有一个“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其中有很多关于杭州美食的知识,各位小伙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看看哟~下图就是博物馆内的展览之一:
8、东坡肉是杭州一道脍炙人口的名菜,系采用猪的五花条肉,以绍酒代水,加酱油、白糖、姜块、葱结,用砂锅密封焖成。
9、为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量身打造故事、游戏、儿歌
10、从听懂这曲“东坡肉”开始……
11、人们吃到苏东坡赠送的佳肴后,无不称奇,都把这种红烧肉称为“东坡肉”。此后,东坡肉便广为流传。
12、后来,此鱼的制法传到民间,酒楼菜馆也仿而制之。鱼烧好后,肉质鲜嫩有蟹肉之味,而鱼身上之五彩细丝鲜丽夺目,能使食者食欲大开,可称是一道带有浓厚江南风味的传统名菜。
13、苏东坡听了,嘻嘻一笑:“好啊!磬有鱼,为什么不拿出来一起吃呀!”佛印脸一红,只好拿出来刚做好的五柳鱼。吃了五柳鱼,佛印说:“五柳鱼是居士所创制,不妨叫做‘东坡鱼’吧!”苏东坡高兴地答应了。
14、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中描写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生活得非常艰难。
15、相传宋元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造福人民。大家纷纷给他送了许多肉和酒,他便将其一起烹制,没想到竟味美无比。于是大家纷纷仿效,并流传闻名至今。东坡肉精选新鲜的猪肉,配以绍酒和酱油等调料,皮薄肉嫩,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是杭州各大餐馆的必备菜品。
16、飞龙又名榛鸡,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
17、“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传统风味名菜。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
18、另外,西湖边的苏堤,也是以苏轼的姓命名的哟~
19、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别名苏仙,苏文忠,苏东坡,苏玉局。字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20、当地的老百姓不知道该怎样感谢苏东坡,因为了解他喜欢吃红烧肉,于是到了春节,几乎家家的百姓都送猪肉给他。苏东坡一下收到这么多猪肉,一个人也吃不了,而且他认为疏通西湖是百姓们自己出力完成的事,于是他便让家人把肉切成小块,用自己的技法将肉制好,将做好的肉连同酒一起分发到每户,让所有出过力的人共享这份美味。但他的家人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是要将酒放在肉中烧制,无巧不成书,没想到烧出来的红烧肉味道更美,所有吃过的人都称赞这样做出来的肉好吃。
五、东坡肉的传说故事
1、选购时,粘连在一起的猪肉不要买。包装袋中冰晶多的不要买。置于冰柜外层的不要买。
2、龙井虾仁就是用龙井茶炒虾仁,据说是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茶农将龙井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1972年,周总理在杭州请美国总统尼克松吃饭,在菜单上就有龙井虾仁。
3、●为你盘点国际庄市区特色美食——舌尖上的味道·市内六区
4、希望读者们能喜欢东坡肉的介绍,也希望你们能喜欢我也喜欢的东坡先生。
5、“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6、今天的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美食小故事,那就关注我们吧!我们下期再见!
7、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8、以丰富多方面的创作实践,完成诗文革新运动,并将其扩展到词域,创立豪放词派。
9、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10、于是,苏东坡买了好几斤肉,并自创新法,把半肥半瘦的肉放锅里小火慢炖。正好家里来了客人,苏东坡就把肉端上了桌。
11、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连声叫好。
12、谁会“叛清”|历史系社交指南|学术名利场|抗日神剧|免费用知网|白帝城托孤阴谋|消失的西康|到底东几省|”绿帽子“|历史题能有多难|苦逼帝王|蒙古族发迹史|帝王怕什么|刘备败在哪|历史书单
13、全城百姓杀猪宰羊苏轼苏轼,感谢他,苏轼收下后便亲自烹饪回馈给民众。“回馈肉”由此得名。
14、●名人食趣︳鲁迅爱吃蛋炒饭
15、当时,有一位诗人写道:“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筳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鲙,河鲤河鲂总不如。”看来,这五柳鱼是用白条鱼制作,并用米醋来调味。相传这道名菜,与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有关系,故又有“东坡鱼”之称。
16、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东坡时,苏东坡却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并吞六国!”
17、只见这肉色如玛瑙、红里透亮、香气扑鼻。夹上一块送到嘴里,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浓香四溢,回味无穷。顷刻间,这道肉便博得了所有来客的高度评价。
18、没几天,老百姓送来的猪肉堆满了公堂,苏轼和衙吏、杂役们根本吃不了。苏轼吩咐家人,将猪肉烧熟,送给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以表同庆疏浚之功。在嘱咐烧肉方法后,苏轼还对管事人说“连酒一起送”。管事人匆忙之中,误听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来的红烧肉与众不同,油润红酥,肉香扑鼻,美味可口,人们吃了后赞美不已,久而久之便成为杭州一道传统的名菜。
19、一般选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切成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做食材。
20、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知道东坡肉这道菜呢,相信这是不少小朋友家中饭桌上必备的美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坡肉背后关于苏轼的故事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