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100句)

2023-01-04 14:56:4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人间有味是清欢

1、盛夏时,看它们长得茂密的样子,心里好生欢喜,就好像四季的光景在自己的院子里都是有留痕的。每天清晨,拉开卧室的窗帘,一眼就能见到它们的长势,风雨潇潇夜,也能听到潺潺的雨线扫过它们的摩擦声,听见它们尖叫着在痛饮天空赠下的美酒。

2、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3、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

4、亲爱的朋友们,你认为“清欢”是什么?

5、固然一时之间无法实现坐拥大花园的愿望,那个种满合欢树、槐树、芍药、各色月季的美梦仍不能成真,但,有几朵野花相伴,日子也是芬芳的。自然的气息无需数量来烘托,一枝一叶都关情。

6、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那种对人生无常所发出的刻骨的感触,也依然能够知悉。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海报中,白天的背景与翟至味融为一体,代表了90后的年轻与活力。翟至味的形象仿佛是每一个90后的集合体,看似“放荡不羁爱自由”,实则有自己内心的考量。此外,此款海报还剧透了剧中人物的情感走向,翟至味的白天与安清欢的黑夜营造了“白天不懂夜的黑”之感,似乎预示了翟至味一段无疾而终的单恋,令人分外心疼。

1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11、写出千古咏梅绝唱的林逋,生性恬淡,不逐名利,曾曰“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12、小雨和微风让天气变得寒冷,淡淡的雾和稀疏的树让沙滩变得美丽,进入到淮水的清洛河水的水势也变大了。

13、经年的颠沛流离,诗人终于安顿下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了草堂。闻得老友路过来访,自是十分欣喜。

14、据词序,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

15、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看来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平淡的幸福啊。

16、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而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19、选自《林清玄经典散文》原题为《清欢》

20、“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二、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

1、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

2、草堂依水而建,时有水鸟翩然飞舞。听闻客人要来访,清扫屋前落满花叶的小径,打开关闭的门扉静候。

3、人间至味是清欢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4、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5、上一句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6、坐于湖畔飞亭,赏腊梅黄花,风涛烟雨,品书琴茶曲,叶卷风帆,读几首诗,一阙词,便解脱了悲欢,淡忘了荣辱。

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8、这句的妙处就是,它明明在说饮食,却无意间点出了一种人生哲理:人生中有味的,不是一时的狂欢,更不是盲目的贪欢,而是清淡的欢愉。如何获得?当你远离喧嚣嘈杂,抛却名利欲望,用一双清澈的双眼去观照万物的时候,便领略到了“清欢”的真谛。

9、行走于阡陌,浪迹于天涯,听岁序如水流转,看世间云散萍聚。

10、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11、要找清欢就一日比一日更困难了。

12、亚太未来如何发展?习近平6句话指明方向

13、苏轼凭着东栏看着栏杆外的梨花,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大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份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14、近来,读了苏东坡的一阙《浣溪沙》,便对“清欢”这个词有了几分喜爱,平静,疏淡,简素,且温暖。

15、如此平淡却直入人心的句子,

16、江南水乡的清欢,是明前茶的清醇,茉莉花的芳香,吴侬软语的柔媚。

17、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何?

18、如今,我们相对比较容易就能过上一种安泰富足的生活,但,心下时有疲惫之感,快乐也来得不是那么痛快。只因我们追求的往往是高物质附加值的趣味,却遗忘了唾手可得的那些。

19、这阕词,苏轼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20、第一流人物是能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

三、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意思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有时没有什么事,心情也有了,地方也有了,可是却找不到适合小聚谈心的朋友。

3、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4、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6、“入淮清洛渐漫漫。”第三句是说,眼前入淮清洛,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7、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8、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9、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10、当你品出野菜清香胜于山珍海味,便觅得“清欢”。

11、上片结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在临淮)不近,非目力所及。那么词中为什么提到清洛呢?这是一种虚摹的笔法。作者从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青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在这里显然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含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归隐林泉的寓意在内。

12、这样迎来送往四季的慢生活,是清欢。有着淡泊的欢愉。

13、最近有一天,突然想到了骑马,已经有十几年没骑了。到青年公园的骑马场时差一点没有吓昏,原来偌大的马场里已经没有一根草了,一根草也没有的马场大概只有台湾才有,马跑起来的时候,灰尘滚滚,弥漫在空气里的尽是令人窒息的黄土,蒙蔽了人的眼睛。马也老了,毛色班驳而失去光泽。

14、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5、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16、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是杳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的特色,端出来时把人吓一跳。

17、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18、受世人敬重,去世后被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的林逋,隐于孤山。

19、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这野餐的味道着实不错。

20、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大意为人间有味道的是清淡的快乐。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四、人间有味是清欢全诗

1、人居于世,声色浮华,我们虽然没有古人网罟勾连之恐惧,但难免被外物俗事所累,我们或被故纸书卷所吸引,或为商业名利奔波,或为人情世故所牵绊。年少时为争一口气而面红耳赤,年长时为几两碎银而颠簸流离。停步回首处,方悟得人生短暂,几番起伏不过秋去春回,一切往事尽付月影飘蓬。想起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讲“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2、当时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吃野菜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

3、►做个闲人,静倚书窗听雨声

4、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5、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6、我二十岁的时候,心情很好的时候,就跑到青年公园对面的骑马场去骑马,那些马虽然因驯服而动作缓慢,却都年轻高大,有着光滑的毛色。双腿用力一夹,它也会如箭一般呼啸向前蹿去,急遽的风声就从两耳掠过,我最记得的是马跑的时候,迅速移动着的草的青色,青茸茸的,仿佛饱含生命的汁液,跑了几圈下来,一切恶的心情也就在风中、在绿草里、在马的呼啸中消散了。

7、喧闹过后,内心有一种静谧安宁,窗外的风景里,亦有了梅花的消息。

8、“清欢”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9、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10、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11、若可以,我愿作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眩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

12、生在这个年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请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冼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越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13、人生际遇,漫漫行途,但凡有茶烟之处,皆熙攘又飘忽,置身之所,则叫人安静无争。

14、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诗词赏析

15、回归生命的原乡,抬头是一方蔚蓝的天,脚踩是一领踏实的地,真真实实做回自己,让生命回归原始色彩,不论在起始,还是在终点,还是在路上,本真些,本原些,做一株素净淡雅的水墨莲花,清浅尘路,静幽光阴,在平平淡淡的时光里,静放深处心蕊的芳菲,孤清着这份简单与纯粹,雅芳且悠然。

16、这首词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进取的精神。

17、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

18、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19、他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20、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城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想起来毋宁是可悲的事。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五、人间有味是清欢汪曾祺

1、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2、踏着轮回的船舶,穿梭在熙攘的人海中,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今生为人,多么不易。

3、如此,又何惧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生离死别,似水流年。

4、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

5、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

6、这位只言与青山绿水情相宜的诗人,去世后,陪葬品仅有一只端砚,一枚玉簪。

7、在草堂,杜甫过上了久违的恬淡安宁日子。田园农家,淳朴民风,他拥有生命里难得的片刻清欢。

8、苏轼是特别会生活的人,会生活不是说他把生活经营得多么有声有色,而是,他懂生活,也爱生活,再落寞都不会背弃生活。他老后哀感时写:“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一生几经贬谪,不过呢,即便被贬到岭南那么偏远的地界,人家仍然能乐天地抒发:“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王国维评他的词为“旷”,纪昀评“意境恣意”,旷达,通透,洞明,绝不拘泥于一事一物。爱他的词,同时更欣赏他的生活态度,在声色细微间,总能把握席卷而起的浮生浪沫里最真的一记滋味。

9、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10、内心有了念想和寄托,无论岁月几多繁盛,几多浩荡,皆与我陌生且遥远,所隔的亦只是一道浅薄的沧桑。

11、(作者)苏轼(朝代)宋

12、这里的“人间至味是清欢”讲的就是爱情的第三重境界。蓦然回首,心爱的人,却在灯火零落之间,静静独立。

13、有几个地方我以前常去的,像阳明山和白云山庄,叫壶兰花茶,俯望着台北盆地里堆叠着的高楼与人欲,自己饮着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欢。像在北投和阳明山间的山路边有一个小湖,湖畔有小贩卖功夫茶,小小的茶几、藤制的躺椅,独自开车去,走过石板的小路,叫一壶茶,在躺椅上静静地靠着,有时湖中的荷花开了,真是惊艳一山的沉默。有一次和朋友去,两人在躺椅上静静喝茶,一下午竟说不到几句话,那时我想,这大概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了。

14、华北气温新低华南阴雨濛濛东北迎来降雪最强时段

15、这阕词,苏东坡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16、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7、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18、感情亦然,只有经历过苦苦相思,苦苦相恋,苦苦别离,最终才会懂得只有眼下的拥有的爱情是幸福的,尽管简简单单,尽管平平淡淡,但却真实、持久,经得住考验,有着浅浅的欢喜,有着淡淡的爱意,这才是两情相守的最好的状态。

19、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20、隐居山林之人的清欢,又多了一份清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