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100句)
一、似曾相识燕归来
1、还好,我们错过昨天的花开,没有错过今天的春暖。推开四月的门扉,收集一篮阳光,雨露,连同窗外此刻的莺声燕语。然后,安心守候,守候一袭山高水长的爱恋。
2、鹊鉴(quèjiàn):即鹊镜。亦比喻满月。
3、这是时光的魔力,人类多么渺小,怎能与时光掰手腕,美好的事物,青春的年华,都永远不可能回来的。
4、解析: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即指昔日之鸟,为“鹊”字。
5、这两句继承了上片未尽之情,时光流逝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花落去也是让人无能为力的,你舍不得也没有用啊,所以只能是无可奈何。
6、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在诸多理由中最荒谬。的确,许多国家的政府采购目录倾向于国货。同类产品如果质量相当,价格和服务水平相近,公款采购中优先购买国货理由充分,因为政府有促进国内经济和宣扬中国形象的义务。例如,汽车采购中政府优先购买国产汽车是应当的,即使国产汽车质量和性能略差一些也可接受,因为不妨碍其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目的。但如果国内没有同类产品,或同类产品质量低劣,采购外国产品就是合理的。例如,中国的大型客机绝大部分从波音和空客采购,恐怕很少人反对。为什么在IT业、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样的道理就行不通呢?
7、这首词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8、鹊谶(quèchèn):喜兆。
9、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
10、赵振元,1955年12月生,浙江平湖人。1969年6月(14岁)离家赴内蒙古建设兵团,后毕业于西安交大,又在四川大学、电子科大深造,2005年5月电子科大博士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全国十大改革新闻人物、亚洲管理创新十大新闻人物。
11、听完这首诗,他马上睁开了眼睛,吩咐书童再读一遍。听了第二遍之后,他忍不住站起身来,拍手道:“好一句‘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这首诗是谁写的?”书童说:“落款是江都主簿王琪。”晏殊非常高兴,原来此人就在扬州做官,就立刻派人去请。
12、(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13、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14、灵感来自于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6、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17、一天,我们一帮青年工人被派到部里,到大会厅参加批斗部领导大会。我们被送进主席台旁边一间休息室里,负责会前和中场休息时对部领导的监视,大概是体现工人阶级义愤的意思。不久,部长叶飞上将、副部长彭德清少将等领导走进休息室。大家对望一眼,一言不发。会议开始,领导们上了主席台,面色沉重但举止从容。台下批判者接踵而至。最突出的一位是个中年业务干部,据称是部里才子之一。他旁征博引,上纲上线,深挖狠批,滔滔不绝。批到高潮时,还做出冲上主席台状。叶部长据理力争,拒绝承认买船举措有任何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错误。批斗会无果而终。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当时并无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凭直觉认为像叶飞这样的老革命,日军美军都打过,不可能去卖国。
18、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19、似曾相识燕归来,一组春燕美图: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作家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
1、鹊报(quèbào):鹊的鸣叫声。民俗以为喜兆,谓灵鹊报喜。
2、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
3、早在多年以前,考水村大樟树的对岸,就有个女子学堂,是灵气所至吧?一口气出了四位尚书夫人,为纪念这段佳话,夫人们捐资共建了一座石底木身的廊桥,后人取名为“四封桥”。
4、近来,关于外国IT产品、软件和网络服务的新闻和传说渐渐多了起来。开始有消息说今后金融机构不能购买IBM的服务器和软件系统了,接着又说国家机关不能购买微软的Windows8了,近日又说美国的杀毒安全软件也不能进入政府采购名单,最新消息是苹果公司全部产品未能进入政府采购名录。至于很多外国互联网服务,更是连续被禁。
5、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6、作者简介: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7、好想给每一片青芽起一个名字,就像记住,青春里那些念念不忘的影子。就像记住,锦瑟年华里那些明媚的笑靥。然后,安静等待,等待四月的桃花开满山坡。我亦如淡淡小荷,宛在水中央。安静等你,再次叩开岁月的门扉,陪我把过往,一一细数。
8、(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9、“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国,曾经是世界大国、强国,我们有唐朝的全盛,有宋朝、明朝、清初的繁荣与领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改革开放国家富强,强大的中国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一次重回历史舞台的中央,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新燕的回归。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工巧浑成,深婉缠绵,的确是千古名句。花的凋落,春的消逝,都是不可抗拒的,惋惜流连也是无济于事;然而,这暮春时节,也还有令人欣慰的发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两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是无法阻止的,但必定会有其他的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它们的消逝就变成一片虚无。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3、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14、※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15、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1)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用无可挽回的落花来映射作者对时光、对往事一去不返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叹息。有一定的象征意味:用年年春天燕归来的现象比拟花开到花落,冬去春来,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象征着生命无尽的往复与轮回。2)运用了对偶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7、点击标题下方极简主义的禅关注中国禅文艺第一微刊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为“无奈地看着那花在风中飘荡、落在地上,燕子归来的样子也是似曾相识”。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
19、静的只有蛙声,静的只有蝉鸣,在大山的幽寂里,心如止水,却又梦怀远方。
20、几年后,晏殊出差路过扬州,在大明寺里休息。寺庙的墙壁上写着来往文人的许多诗句,晏殊就躺在椅子上,让书童一首首读给他听。但这些诗大多是平庸之作,听得晏殊昏昏欲睡,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正在这时,一首《扬州怀古》引起了他的注意:
三、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音乐带来的奇妙的缘分和相遇
2、这是晏殊词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
3、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4、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5、这些事情都有正规媒体报道,看来可信度很高,但未见权威部门的正式说法,更未见相关法律修改颁布。一切都在似明似暗中进行,报载理由也让人“不明觉厉”(不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编者注)。
6、很快,唐山大地震来了。又很快,“四人帮”垮台了。轰动全国的批判交通部卖国的运动无疾而终。再很快,揭批“四人帮”,批判其在交通部的追随者的运动开始,那些积极参与“爱国主义”运动的人都没了前途。其中,不乏老干部、业务骨干和专业人士。
7、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8、(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凯紫的诗词之美每晚推送)
9、“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上一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译文: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10、“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1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2、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13、鹊起(quèqǐ):比喻名声兴起、传扬:声誉~。文名~。
14、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15、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思是: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17、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8、解析: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即指昔日之鸟,为“鹊”字。
19、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扩展资料:作品鉴赏
20、琉璃时光,那么绵软,那么无暇。这一程牵手的清音,漾满淡淡的花香,已开出春天的盎然。若可以,依着窗外的第一缕阳光,沏一杯刚发芽的新茶,与你,慢慢从春夏走过秋冬,从晨钟走到暮鼓。那么,我愿,用我一生的温柔与慈悲,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
四、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的是记忆过程中的
1、这段时间,我收到了很多朋友,包括一些粉丝的关心
2、不争名利,放下浮躁,去一个宁静致远的世外田园。
3、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无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识燕归来⑹。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6、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7、看“三清媚”的文学精灵们,志如鸿鹄,却又似穿梭于文学海洋的燕子,是巧合?是注定?寻寻觅觅,落在了这一个叫瑶湾的地方!
8、到这句疑问,晏殊的情感已经从眼前的事物,拓展到整个人生。“几时回”?明知不可能,却又殷殷期盼着。
9、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10、标题:《浣溪沙》作者:晏殊
11、该诗的白话文释义是: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12、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13、放下俗世纷繁,放眼四海八荒,桃花依旧笑春风,似曾相识燕归来!
14、似曾相识燕归来前一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整句话的意思是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
15、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史记·周本纪》:“祸成矣,无可奈何!” 奈何:怎么办。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17、珍重,这一程山高水长的清清弦音。我的世界,你来过,便是永远。即便是,经年以后走散,那些曾经散落一地的过往,依旧那样美,那样美的扣人心弦。
18、(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19、赵振元是多学科跨界的代表,是中国作协会员,著名诗人、游记作家、词作家、作家,他出版过多部散文诗集,他作词的《小宝宝》《老伴》《妈妈》,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他与太太张小平合著的游记专著《行走在远方》《外面的世界》《一路风尘》(将出版)成为游记热销书,他发表在太湖杂志的中篇小说《姐姐》《绵阳岁月》成为他自传体的基础。
20、四月是花的海洋,是爱的天堂。让我们在每一个花香弥漫的日子里,执手陌上,踏香而行,共守流年清欢。我们去看梨花盛雪,在开满梨花的树下,写一段梨白,藏一缕梨香。无关风月,无关缘起缘落。只让执手的眸间,暗香浮动。
五、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了什么意思
1、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扩展资料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2、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的里的词句。他的这篇词是写他对酒当歌,看到花儿凋谢,时光流逝,让人惆怅,但是他又看到燕子飞回来了,增添了喜气,所以他悟出人生的道理,就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失去很多,但是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东西。所以不要因为失去而伤心,要珍惜得到的东西。有失必有的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也是这句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希望大家不要患得患失,要把握住现在,珍惜拥有的东西。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是:一切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
6、《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该句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全文是:
8、轩窗外,阳光依旧暖暖,穿过窗棂洒在身上。忽然很想,给春天写一封信。桃色为墨,思念做笺。不说流年沧桑,不诉今夕何夕。只是,依着心的温婉。在一缕春风洒下的暖里,铺开一路逶迤。这个春天,有花香,有鸟语,有小桥,有烟雨,还有一个懂我的你,便是我最美的诗画。
9、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10、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11、鹊桥(quèqiáo):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叫做鹊桥:~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团聚)。搭~(比喻为男女撮合婚姻)。
12、从此,不缺故事的山里,又多了一起写故事的人,用真的心,做真的事,把其他都交给时间去吧……
13、有一天,一场风雨之后,晏殊看到飘零的落花,突然间灵光闪动,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脱口而出。这一句和眼前之景浑然一体,确为天成佳句,但他却怎么也接不下去,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和它相配的下句。这一想就是好几年,只要和人谈论诗文,他一定会拿出这一联诗句来,希望有人能帮他接出下联,但是谁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
1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5、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16、敬请放心。我比你们想象的要坚韧:)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
18、句子含义:无可奈何啊,百花总是要凋零;那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画檐。美丽的事物总是无法挽留,即使再现也与先前决非一样,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怎不令人感伤,于是独自在充满花香的幽径里徘徊彷徨,思量追忆。要表达的情感:感叹时光的流逝,无可奈何人却在这中间衰老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19、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20、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