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随笔100字(100句)
一、城市随笔
1、我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生活过再回到成都之后,我越觉得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的永恒根基是人文而不是产业,andthat’swhy每次回成都我都愈发喜欢西门尤其是金沙。
2、为什么说温哥华有好的城市设计,不是城市规划或是建筑呢。首先规划方面,温哥华没有一个全市范围的总体规划OfficialCommunityPlan。(所以规划师找工作难啊...摊手?♀️
3、天交晌午,小学校门口叽叽喳喳的孩子东窜西窜,一溜烟就没影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满头大汗的追赶在后面一句一个:“小兔崽子,慢点跑,别摔着,你看回去不让你爸妈打你屁股!”笑骂中带着一种油然的自豪和骄傲。
4、也送你一篇吧!都是我自己写的!
5、《洛阳城事白话》之《华夏,洛阳带给我们民族的一个名字》
6、中国是有圣之国,中华民族是崇圣之族,华夏文明是奉圣之文明,这个城市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圣城!
7、你看我们只有一座城市一条地铁的距离,即使一个城南一个城北,也总有相交的时候。
8、我曾自以为是的认为,回忆是可怕的,可怕于它在你脑中运行时会伴随你的皮层携带出回忆与现实间的介质——“泪水”。我会尝试去掩饰些什么,极力去阻止这仿佛象征懦弱与无能的东西,好像你眼角闪着泪花,你就是“loser”。人们都说,过于感性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过分夸张的“呻吟”,那回忆的伤再重,难道就不会被现实的一次又一次美好抚慰吗?
9、虽然没有总体规划,但是一系列城市设计的政策保证了温哥华城市空间的质量。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政策是“viewprotection”。温哥华有得天独厚的海景和山景。该政策通过限制建筑高度,确定27条视线走廊(viewcone),留出空隙,让大家在城市里仍能欣赏到海天一色的景观,保护北面山脉的景色。
10、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1、投稿:wangshu@jspi.cn文字:范圣坤责任编辑:李梦屏
12、记忆时常带着悲怆的色彩,
13、有位家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在几十岁的年纪时,还能有机会睡在儿时的那个房间里,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的确,我们极少有人再能寻到儿时生活的痕迹,城市和乡村都在变化、重建,旧的房屋、城墙被推倒,记忆也都被渐渐抹去,这大概也是大多数人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原因吧—你所拥有的,可能会在睡醒后的某个早上荡然无存。
14、卑尔根常年都下雨,在街上随处可见卖雨伞的机器,这里的商店也不像我们普通的便利店一样,他们卖的最多的都是各种不同的雨具,所以这里的人们都是生活在雨中的。想一想就是很美的,如果是一对浪漫的情侣,每天都在雨中漫步,就这样相扶到老,这是多美的一件事情。很多卑尔根的人们夸张的说,好像是没有见过没下雨的天气,在他们的概念中,这座城市注定是应该下雨的。不过即使这样,人们并没有对它表示反感,反而觉得这是它独特的魅力。
15、首先,随笔更多的不是记事,而更多在于你的心理所想,比如看到叶子,看到风,你是怎样想的,你高兴或是不高兴呢?其次,在平凡的一天也不会是重复的,要写出平凡之中的不一样之处,如果只是吃饭睡觉,就不用你多写了。
16、这里有连续的滨海步道(seawall),有依山傍水的景色,有尺度适宜的街道,有被激活的街道界面和街道眼。市中心具有活力,不像其他北美城市,到了晚上或者周末就变成空城。有各种景观广场,公共空间,屋顶绿化。高层住宅多为绿色玻璃幕墙,既节能,又显得轻盈通透。
17、童稚开蒙,善笔墨以为抒怀;
18、如果说过去济南还是刚入城市的乡人,现在是见了世面回来的城市人了。美容院因此多起来,健身房于是多起来,原来到了晚上八点以后,济南基本上是处于黑灯瞎火状态,而现在它已经成了不夜城。从一个城市的夜生活的有无,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一个城市经济的强弱。囊中羞涩的人是不会把钱挥霍到夜夜笙歌中,不会想到对自己疲劳的身体做个放松。而现在,夜色里,不知疲倦的都市人让济南奢华起来。在过去的安静之上飘荡了几份浮躁。
19、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栗子?
20、从小就听闻江南小镇“石板青砖,黛瓦如林”,不经意间的漫步,也是朦胧雨巷随见,款款深情暗隐。在对江南水乡魂牵梦萦中读着“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那深深的情,留在脑中,刻在心里。相比这浸漫阴柔之美的醉乡,家乡的颓败使我在内心深处无数次的念着离开这座在我眼中愈加灰暗的小城。
二、城市随笔100字
1、之十五洛阳,大运河的心脏
2、这是一种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正如宋朝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中所说:“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当然要首推洪迈的《容斋随笔》了。
3、之二十洛阳关林——圣之灵
4、按照建筑学中场所精神论的定义,空间被赋予社会,历史,文化,人(物)的活动等特定含义之后才能称为场所,如果将这个概念扩大至城市领域,那么是否可以说是一个板块被赋予历史,文化,社会,人(物)的活动等特定含义之后才能被称为街区呢?
5、这些视线走廊确定了温哥华的天际线,也造就了温哥华的城市景观。
6、中山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7、济南相对于别的省城,它有些小,有些安静甚至带点自我满足。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济南的变化不大,而最常看到的是马路的维修,今天翻开明天盖上,所以市民说:济南的路是拉锁。济南的性别甚至是中性的。它不性感,赶不上青岛;它没有妩媚之气,赶不上上海;更谈上不上恢弘,没有帝都之象。(中国历史上,没有一家王朝在济南建都),因此,它谈不上奢华也较少成为战争涂炭的地方。历史的遗迹因此竟然历经风雨而得到保存。
8、“空气中浮动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走后留下的脑电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频率,而这些频率相同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依然有着很小的概率,让活着的人,可以接收到这些漂浮在空中的电波,这些电波,就是记忆。”
9、编者按:自今日起,灵秀师苑风开始推出司卫平先生创作的大型城市随笔《洛阳城事白话》,每周一篇,敬请期待。
10、古老的秦东门城墙逐渐被爬山虎掩盖了那层透着深沉和灵动的光辉,但历史的厚重却依旧在古城蜿蜒曲折的门庭街巷里熠熠闪光。
11、我知道,自己越来越不习惯在不同城市第一夜的不眠,也不再需要刻意找出那些导致失眠的原因,这种从意识深处的屈服,早被岁月明证了的,也由不得自己。
12、要离开这个城市了,这个充满记忆的城市。我希望带走所有美好的记忆,其他的让它随风而去吧。再见了。
13、之十九洛阳南望——龙之门
14、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依然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感怀来,不知不觉时间已无声无息的过去了,青春如时间般逝去,亦如街道旁斑驳的梧桐,留下的是岁月的过往……
15、我不厌烦大小城市的各种声音图像,那怕是菜市场的喧闹、街边商贩叫卖的吆喝或街头巷尾老墙上仍未褪去的文字。
16、之八洛阳,王者之地,千年帝都
17、城中晚来秋,落叶片片;城外春潮急,芳草菲菲!写洛阳的书很多,不论写的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还是其他的,都写出了洛阳曾经的开天辟地、波澜壮阔、渊源绵长。写洛阳的书就像一支支的画笔,把洛阳已经描摹成了一个肢体壮硕、姿态健美的人像——不仅身躯伟岸,长髯飘飘,双目炯炯,而且蟒袍冠带,举止得体,步履稳健。我没有这些值得尊敬的先生们浸淫在研究中那样觅踪拾遗的毅力,更少了精雕细琢的道行。我只是愿意从事最简单的创作——给心爱的洛阳制作一张名片。
18、之十洛阳,儒教的奠基地
19、同时也欢迎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各位分享你们的所感所悟,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
20、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
三、城市随笔网易云音乐
1、夜晚,喷泉更加迷人。喷泉四周的灯光亮了,悦耳动听的歌声响起来了。水珠时而弯曲,时而正直,水珠在五光十色的灯光映衬下,显得十分迷人。人们在旁边的广场上载歌栽舞,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他们好开心啊!喷泉真是美不胜收!
2、当然一个板块并不会保持静止状态,金融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喜可贺的是成都这座开明且善于学习的城市永远能够给人更多惊喜,以及在更南的南方有一座规划科学出色的新CBD正在诞生。
3、夏日的雨,可以解除心中的躁热,湿润而又清新的空气又会为人带来身体上的清爽,心情真的很不错!经历一段炎热的夏韵,才会懂得雨的温柔。
4、2018年12月14日于中山大信假日酒店
5、好久没有这样歇斯底里的大喊过了。好像在发泄对考试的不满。还好有朋友在身边,那么美好的青春记忆。不该忘记,我们曾经面对着中考,在KTV里放声大喊。没有那些不愉快的所有。
6、当下金融城的问题似乎是很多城市十余年前规划建设的新区的通病,盲目、统无趣,以及令人匪夷所思地在CBD规划大量住宅。但那又如何呢?并不妨碍金融城房价问鼎全城。思来想去也只不过是我等视虚无为养料的建筑与城市学生在做设计之余闲得无聊的一些愤慨罢了,这也并不能左右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以及万千优秀的聪明人在城南置业。
7、把我自己写的一篇给你吧!
8、柯布西耶在《迈向建筑》中提到:“当作品借着服从、体会和尊重宇宙法则将我们环抱时,建筑情感便存在其中。”这种情感就是真实的亲切感,是以人文为根基的城市精神开始影响个体的起点,也应该是我们思考建筑与城市以人为本的真正切入点。
9、稍微提一下温哥华的规划程序。主导温哥华城市规划的是zoning,每个zone都有一套法定文本来限制用地,密度,建筑高度等。比如RSzone(singlefamily)就只能建造独立屋,RMzone(multifamily)可以开发联排住宅或者低层公寓等。值得注意的是紫色的CDzone(comprehensivedistrict)。一般就是开发商想要改变地块的用地性质,高度或者开发强度的时候,会向政府申请rezoning,然后提出新的建造的高度,建造面积,使用性质等。政府通过该申请之后,就会为这块地编制单独的zoning政策,这样项目的开发就“符合”政府的zoning了。
10、我也同情起那些来自四面八方,操着不同口音衣着紧身职装,穿着黑色尖头皮鞋、梳着潮发的小伙子们在五花八门楼旁周围忙碌的身影。
11、午后饭毕,茶罢搁盏,不比老北京四九城的拉家带院,但小憩后的人们也都下了蜂巢般的楼房,楼盘间爬满凌霄花的藤架下,“跳马”,“支士”,“将军”!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式蒲扇下猫狗静静地趴着,懒洋洋地看着眼前安逸平凡的世界。
12、近几年济南突然会装扮了。这如同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一朝突然清醒,开始使用化妆品,挑选自己喜爱的衣服。从一个不起眼的女孩开始透露出成熟美。那些高楼是见证、那些宽大的街道是见证、那些被打通的围墙是见证。绿地在不断增加,空气在不断清新,姑娘们在和上海的时装靠拢。
13、这个季节的上海依然炎热,每天都会下一阵雨,但是丝毫没有秋天的凉意。早晨出门,在滨江大道的一侧,有一段废弃的火车轨道,隐藏在一条沟壑中,覆盖着各种杂草、野花,在一座繁华的城市中心,如果有这么一片一直保留下来的地方,没人打扰地存在着,看周边升起的高楼大厦,人来人往,世事变迁,是一件让人意外又惊喜的事情。在这段铁轨和斑驳的枕木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着,狗尾巴草时不时地拂过小腿,小野花肆意地绽放,空气中似乎有田野的气息,即便,网红咖啡厅就在旁边,但也没能阻止我做一个小小的田园梦。
14、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只有它的生命力在。
15、正如某些专家在谈及《城市在远方》这本小所说:“农村出身的新城市人刻骨铭心的屈辱和充满挫折的人生记忆,提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一直存在着的一个社会课题,揭示城乡差别和城乡二元体制给人们心灵上(包括农村人和城市人)所造成的伤害”。
16、之十三洛阳,理学的渊源地
17、刚鱼肚白,天边的大幕还未拉开,从半掩的“幕布”边角旋转跳跃出丝丝光点,射映在夜露渲染过的老街前后。街东头的嫩豆腐在巨大的木桶中咕嘟咕嘟的翻着奶白色的泡,撒开油汪汪的炒花生、圆滚滚的五香豆,配上少许酱菜头,滴些辣子,淋一勺秘制浇头,最后有心的古城豆腐张再点缀几叶翠色芫荽,香飘四溢的古城豆腐花伴随天幕的拉开、朝霞的掩映揭开了人们一天的序幕。晶莹的嫩豆腐在大海碗中宣泄、挤压出的汁水裹挟着酥脆的花生米、小黄豆,琥珀水晶般安然于古朴的尘世小城,肆意的逗惹着习惯起早的古城百姓。
18、之十八洛阳,河洛之根本
19、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年,今天要离开这个城市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再见了。
20、这座城市值得记录之处还有很多,敬请期待后续文章,也欢迎各位指正。
四、城市随笔怎么写
1、“作为一个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学生,在做设计之余,生活中有大量的时间在探索城市,思考人与建筑、城市三者之间的有机关系。城市随笔这个栏目是这些思考在脑中、在草稿箱中之外的第三个去处。一些片面浅见,专业与严肃不足,随意与狂放有余。不定期更新。”
2、蓉城是一座雨的城市,没雨的季节,蓉城一定是寂寞的,蓉城的夏雨犹如一首缠绵的情诗。
3、清晨坐在西餐厅里,听着熟悉的圣诞音乐,尽量使自己慢慢消散昨晚失眠所带来的惆怅。那些起早的人们似乎也未睡醒,话语不多,且有些低沉,而我的灵魂也似乎还在那莫名其妙的梦里。
4、之六洛阳,礼仪之邦的肇始地
5、作者:司伟平,又名司卫平(笔名),男,回族,生于1963年,国家二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洛阳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洛阳市长篇小说学会副会长。多年来,出版和发表作品700余万字。
6、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可以查看详情:https://rezoning.vancouver.ca/applications/777pacific/index.htm
7、小朋友以后作业还是要自己动手的好!
8、这里雨季是它的特色,我们感受到了卑尔根的美好。
9、是你平铺直叙的寡淡生活中一丝丝斑驳的虹,
10、朗诵:康保平,声音的行者,洛阳诗歌朗诵学会副会长。出生于荆楚,从军于鲁豫,浸润于河洛。军旅多年,立功7次。曾获2017中国语文朗读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11、我谈不上对济南的热爱。因为它毕竟不是北京上海,更不要说巴黎和伦敦了。但我愿意继续留在济南。因为在这里我有了妻子和孩子。而这是让一个人停下脚步的唯一方式。它让我在这个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的城市里,开始了真正柴米油盐的生活,开始懂得城市的大小和繁华与一个人无关,他的生活只决定于他的内心。一个丰富的内心可以让他的城市因为他存在而精彩。关键是,一个人的生命和历史可以因为一个安妥的家而将自己的气脉很好的延伸下去。可以从已经熟悉的街道和空间里,逐渐形成你宝贵的情感,那也许是家园的含义。
12、注意,这里仅仅指的是温哥华市,大温地区的其他城市(Burnaby,Richmond等都有总体规划,规划内容包括未来用地,开发强度等,想买房的各位可以参考该规划,如有需求可后台索取)
13、尽管如此,胃口还是有的,我最爱的中西搭配在这家酒店餐厅都找得到。很多时候住在不同城市的酒店里,只要愿意,培根、香肠配热干面,蔬菜沙拉配羊肉泡馍,烤番茄、扒蘑菇配煎饼果子,黑咖啡豆浆配卤粉也都是不错的混搭,城市的优越性在吃上是不含糊的。
14、我最喜欢的城市是青岛,给我的印象最好,这里的街道虽然不是正南正北,却也是四通八达,栈桥,五四广场,中山公园,等等美景数不胜数。
15、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文体格式,和日記的格式一樣.随笔侧重于作者个性化的看法和感受,要求有新意,要末就有深刻的一面,随笔不是杂感,不是随想,不是生活感受的描摹,随笔的写作要求比较高,一般年轻人不容易把随笔写好,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写作经验的积累,是作者综合写作素质的整体表现。可以这么说,随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16、这个时候一些规划专家和公众就不同意了,因为这个政策从89年就存在了,其他建筑都饱受其限制,公众也一直引以为傲,他们认为这样的mountainview算是公共财产不可侵犯。老一辈规划管理者更是抗议,说政府是自己打自己脸,而且有了先例以后就不能限制其他建筑开发。(此处省略各种套话空话blabla...)
17、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总是看着前方,向往着远方。那种莫名的“出发”的兴奋在我真正需要离开这个“地方”,向前方的美好前进时却逐渐消失殆尽,心中不断萌发的是连绵不绝的对这座城的留恋。
18、也许是喘息的机会太少了。到了KTV,都跟疯了一般,抢着点自己喜欢的歌。有的歌曲音调很高,几个人便一同开始唱,跑调了也毫不在乎。就像要把那些不开心的统统从嘴里喷掉。一曲下来,那么的舒心。我们在不被考试打扰的歌声中,如此快乐。
19、之十一洛阳,佛教的始传地
20、年轻的时候,喜欢扔掉旧的东西,只要买得起的,都会毫不犹豫地换成新的,这些年,反而更喜欢保留那些用了很多年的物件,它们有我们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有琐碎生活留下的温度。
五、我眼中的城市生活200字
1、即将离开的这个城市,不知不觉在这里快一年,有点不舍得这边的小伙伴们,希望我们江湖有缘再见。
2、之一华夏,洛阳孕育给我们民族的一个名字
3、去的城市多了,倒也习惯了这种奔波,习惯不同的“声音”,习惯感受城市的心跳——那种急促的闹热与落寞的守望。
4、在我看来,南四环的金融城是过分用力的,它在努力剔除广袤四川紫土地上传统又充满底蕴的一切,但又和上海骨子里的时髦与国际化相距甚远。但事实上,即使在我们国人想当然心目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典范,如伦敦、纽约、巴黎,以及中国城市最乐意对标的东京、新加坡,最核心的downtown依旧是允许持续发展的野生地缘本土文化存在的(应该没有人会认同在金融城造一座像火锅的人行天桥就能代表成都了吧)。
5、当然支持者也不少,头号支持者前市长罗品信(嗯就是那个曲婉婷前男友)说这个政策需要变通,况且路灯和行道树的高度已经超越了视线走廊等等(大实话,没毛病)。另外一些规划师认为与其在意这超出的一点点高度,不如将重点放到方案的其他方面,比如建筑形态,公共空间,街道界面等,如果提高高度能够对这些有好的影响,则应该支持。
6、这些年来对城市越来越疏远。看看别人旅行的城市,再看看自己心中的城市,颇有些感慨。这也或许是一种“城市的伤害”吧。
7、河洛圣地,民族圣城,是洛阳人对洛阳城引以为自豪的称谓。但所有的华夏子孙是否都已经忘记了洛阳这个先圣之城、成圣之地?难道只有洛阳人还记得吗?我欣慰啊,那远在天边的台湾人还不敢数祖忘典——他们称自己是河洛郎!
8、所以它安全。在黑夜的济南,你也可以一个人走走,没有恐惧和担心。那些和善的市民和城市里安全的气氛感染着你。
9、作为中国城市中城龄的最年长者,作为中华民族诞生暨国家形成的摇篮,作为华夏文明的肇始圣地,洛阳该是尊贵的,我认为这份尊贵堪比国徽的尊贵!国徽上象征的荣誉和尊严,大部分是在这块土地和城市生发的、凝聚的、锤炼的、形成的,这是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无法与她相提并论的。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这个城市的深邃、这个城市的丰盈、这个城市的渊博、这个城市的沧桑,犹如时光隧道般光怪陆离,可比上午的太阳和十五的月亮那样光芒万丈和圣洁明亮,胜似喜马拉雅山的刚毅和伟岸。她是镶嵌在历史时空穹顶的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她是民族金字塔尖上挂着的最为绵长的那一缕风!凡是能够读懂她的人,都会从浮华的尘埃中扶起锈迹斑斑的两个字——伟大!
10、大型城市随笔《洛阳城事白话》目录
11、ps.文章内的资料可以通过后台索取哟
12、那一年,我们一群刚初中毕业的女孩来到幼儿师范进修学习,在这里住了两个月,周六周日我们没课,一起来的六七个同学就相约出去玩,那时的学校在团岛二路大约,我们就步行去栈桥,去玩水,去拍照,然后步行去附近的市场,就是去玩,感觉好玩新鲜,看到外国人我们就在人家后面指指点点,怀念那时候的青岛,怀念那时候的我们。
13、每座城市都会下雨,就像我走到哪里都会想你。
14、之四洛阳,给了河南一个名字
15、当习惯已成自然。失去的时候就像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陌生中需要重新开始。
16、最初的时候,只是逃离,和梦想无关,离开这座承载太多记忆的城市,让心不再与一个人一段记忆牵绊。
17、写作背景:1992年作者毕业后先在新疆后到山东淄博工作,四年后调动到山东济南工作。这篇文章写在作者离开淄博10年后的一天(大约是在2006年),那年作者刚从山东大学博士毕业。
18、有时候,心里的城市才是城市吧。至今,我也不记得去过多少个城市,也逐渐忘却城市留给我的那些曾今让我幻想与期待的地方。但那些所谓“二三线城市”留给我的声像让我永远也挥之不去,这也许是城市邂逅的境遇吧,是境由心生。
19、建筑方面,对整体城市风貌的严格控制(高度,退界等)以及公众极高的话语权,导致对单体建筑控制严格,建筑师可发挥的空间不大。
20、之三洛阳,给了中国一个名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