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共鸣的诗句(100句)
一、古代表达心灵共鸣的诗句
1、“广东省国学学会”投稿邮箱|908323000@qq.com
2、可是有些情感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3、《离临安舟中有怀山薮朱文之子聊作五绝以寄》宋代 史尧弼
4、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5、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用“标准”和“考纲”考量教学内容。“标准”不但从国家层面对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订立了标尺,而且从课程层面对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评价做了宏观规范。“考纲”从人才选拔层面对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标准”的进一步细化。那么,在诗歌教学内容萃炼时,我们一定要遵照“标准”和“考纲”,否则就会辜负国家交付给我们的教育使命。另外,从学生层面来说,他们高中三年的目的就是考上心仪的大学,以便能继续深造。想要继续深造的前提只能是跨越高考这个屏障,这也要求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尽可能贴近“考纲”。
6、今天我们所读的这首词来自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飞!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即作于其镇守鄂州(今武昌)北伐时期。
7、查先生不仅善于表达战争场面的惨烈悲壮,在传达细腻柔情方面,也有不少出神入化的妙笔。1928年普希金为奥列宁娜写了一首八行短诗表达自己的倾慕。下面引用查译的两行:
8、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
9、本期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感受文人们对祖国深沉的爱。
10、《留别凯烈彦卿学士》元代 雅琥
11、1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清代:王国维(译)行遍天涯,看尽人情。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飘零。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2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忆秦娥·伤离别》宋代:何梦桂(译)为别离伤感,江南的大雁无法传来你的消息。音讯断绝,我内心愁肠郁结,流下眼泪。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1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3、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该校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14、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
15、译文: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16、董乃斌:心灵的吟唱与对话
17、点赞的比如这位叫“陈冠雄”的前辈:
18、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19、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20、课后反思所得。教学永远缺憾的艺术,这次的缺憾是为了下次的完美,因此要注重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所得,可以作为下次教学的内容。
二、有谁共鸣的诗句
1、“女”字,这里“下”作动词用,“凡”就是像我等这样的常人,所以“嫦娥”两字的“常”和“我”去掉就是“女”字。这是猜谜最常见的增损离合法。
2、意境是从中国抒情文学传统中提炼出的审美范畴。这一理论在我国文论中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晚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才得到了比较精楚的认识。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据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不足以言文学。……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可见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而意境则是诗词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4、我分明感到,永宽特别喜爱李商隐的诗,而且对于李商隐的诗有自己个性化的深入思考,因而能对拙著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对于李商隐,对于诗,就有了共同语言。新体诗旧体诗都是诗,二者是相通的,李商隐的诗展示了他的心灵世界,其实,古今中外的诗人无不在自己的诗作中展示出自己丰富的心灵世界,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共同的规律。
5、2013年12月,沁阳市举办纪念李商隐诞辰1200周年的会,我和永宽又一同与会。在多次的接触中,我们自然谈到李商隐的话题。永宽特别提到,他在看到拙著《李商隐的心灵世界》(增订本)和《李商隐传》(皆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之后,对于李商隐其人其诗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一书中对于李商隐诗的分析颇得其心。
6、今天我们读的这首诗作者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评价他,他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毅然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拯救这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国家。虽然此时的小朝廷已经无力回天,但是他没有放弃,督军江西,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按说此时南宋皇帝宋恭帝已降,国已灭,作为臣子已经无所效忠,即使投降也无可指责。对于文天祥,当时敌军将领忽必烈有意招揽,想让他做宰相,三年多的时间用了各种招降手段,宰相、同殿旧臣、已经投降的南宋小皇帝,甚至忽必烈本人亲自出马;后来以文天祥妻子,女儿相威胁,文天祥始终没有屈服。此诗就写于被俘时期,文天祥以此诗明志,至死不屈。
7、朋友啊!趁我们为自由沸腾,
8、尽管几千年过去了,沧海桑田
9、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郑协《溪桥晚兴》
10、比如,当生活经历沧桑坎坷后,曾经背过无数遍而从不知其味的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瞬间在心头大亮,方才明白其中蕴有多少感伤、惆怅和惘然。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两句引起心灵共鸣的诗句,在你最绝望的时候,能给你心灵上的慰藉。
11、现有的教学资源。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参、教辅资源,网络资源,名家对诗歌的解读,名师所开发的教学内容等等,这些资源都可以作为萃取对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拓宽阅读视野,尽可能多的占有教学资源。其次,要具备“去糟粕,取精华”的辨识能力。尤其是网络资源,确保正确是前提、是根本。最后,要确保萃炼的教学内容是适宜的,这又牵扯到萃炼诗歌教学内容的原则,后面再细谈。
12、译文: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13、比如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感悟到什么是“苒苒物华休”。约会的时候,知道“月上柳梢头”多美;灯会的时候,知道“一夜鱼龙舞”多壮观……
14、生活是诗歌之源,但从鲜活的生活到精美的诗篇,还需要诗人的才能和劳动。永宽的观察和感受常有独到之处。比如他看大山,超越人们常说的高大巍峨、挺拔壮伟之类概念,他笔下的大山苍老龙钟,“水流的冲刷/给大山的脸上刻下岁月的皱纹/大山老了,脊背弓起/依然艰难地同命运抗争”,这里有着深刻的真实,且因其独到而引人深思。苍老龙钟然而却苍劲岿然,绝不是衰老更不是老朽,作者笔锋一转,吟出“人类一代代老去,大山依然年轻”,感慨深沉,对比鲜明。
15、第一任馆长符定一副馆长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
16、美其实很简单,这群0基础“花痴”两小时内就能“妙手生花”
17、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8、以它美丽的火焰献给祖国!
19、尤其让我惊喜的是永宽喜欢作诗。很早以前他就给我寄过所作的旧体诗词稿,我读过之后深表赞赏;2009年底,我又收到了他的旧体诗词集《春华秋实集》(大象出版社出版),其中所收作品竟有430余首,于是我对他在诗词创作方面的成绩更是感到高兴。
20、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三、形容产生共鸣的诗句
1、知名文化学者王永宽(左三)
2、打开来吧,你、我的心扉!
3、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5、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6、当然,够格与否是相对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作者的心灵和人格对于大多数作者的此类诗作都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都要亲自见闻、亲身经历许许多多的事物,并有各自的认知和思想,一般大众的表达方式只是口头议论而已;而对于能运笔写作的文士来说,其认知和思想便可形诸文字。文士由所见闻所经历的世间万千事物而产生的对于历史、社会、人生这三大范畴的思想观点,有些可以在学术论著或各种散文体的文章中表达出来,而许多不便于用一般文体表达而且有更灵活更适宜表达的方式,那就是诗。
7、总之,喜欢读诗,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8、萃炼诗歌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9、让欢乐之歌、悲伤的眼泪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镇《长恨歌》《离思五首其四》
11、《摸鱼儿 扬州》 元代 吴存
12、这样的比喻,或者可以用来说明前述黑格尔所表达的意思,诗是外界事物心灵化(主观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心灵世界外化(客观化)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看,诗为发于心之声则可以说是“心籁”,诗的吟唱即是心灵的吟唱。
13、接着诗人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你读这两句诗有没有觉得很有意思?每句首尾词语是一样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惶恐滩是一个地名,那你们可以猜到零丁洋是什么吗?没错,也是一个地名。“惶恐”和“零丁”既是地名也是诗人的心情,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因亡国而悲伤痛苦的心情。
14、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
15、章法说的是诗词的结构。在诗词中,展现的不外乎是主观之情、客观之景以及发生的事,而如何将情景事加以组合,使之成篇,就有赖于诗人的艺术构思,也就是谋篇布局的章法。解读诗词时应注意其艺术结构。如沈佺期《独不见》写一位长安城内的少妇的秋夜相思,全诗如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诗中所写的场景由室内到室外再到辽阳,又由白狼河北回到了长安城南,结尾再次转入室内。全诗结构既严谨整密又顺畅自然,而如果能掌握此诗章法转折变化,对全诗的诗意也就有了深入了解。
16、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贯云石《清江引》
17、东莞市第二届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出炉,快找找您或您孩子的名字!
18、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19、但我觉得永宽内心也有难解的迷闷和痛苦。这表现在有的诗中包含有意蕴复杂、难以破解的内容。一首是《最好的礼物献给你》,诗中写道:“这件礼物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这件礼物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这件礼物对他人来说一钱不值/对我自己来说却是美玉无价//这件礼物是我心中的秘密/只有我最爱的人才配得到它/要想知道这件礼物是什么/献给你之后你才能明白”。然而,这究竟是一件什么礼物,究竟打算要献给谁,都没有明言,这就留下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一首是《寻找》,诗中写道:“失落的烦恼使我心纠结/寻找的困惑使我心迷茫/不再寻找我于心不甘/继续寻找则徒劳无益”。然而,失落的究竟是什么物件,它究竟有多重要,都没有明言,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
20、“叶嘉莹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在世界文化之大坐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这两段,分别引自2008年“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和2013年“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的颁奖词,都是称赞叶先生运用西方文论将中国诗词推向世界的功劳。
四、与古人共鸣的诗句
1、不论是大唐还是今天永远都会有
2、那么,李商隐诗的特异性在哪里呢?就在于他的许多诗已经不仅仅是于咏叹中流露一些个人感慨,而已进入全面象征的程度。他把自己的灵魂赋予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它(他)们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了诗人的化身,使诗歌形象呈现物我不分的状态。
3、反驳的比如这位叫“ADA”的朋友:
4、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销磨多少豪杰。
5、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6、《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代 王维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8、当然,正如上期粉丝“ADA”留言说的:
9、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10、军营的警号,刀剑的振鸣,
11、中国商协会会长联盟(郑州)交流中心
12、诗歌可以代替宗教,净化人的心灵
13、阳光,恩泽般透过窗纱,满屋子弥漫着诗的因子。11月22日,上周又到了叶嘉莹先生一周一次、讲授诗词的日子。课堂就设在南开大学先生的寓所。不大的客厅里挤了20多个人,有她的博士生、有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美籍华裔母女、有3位听了她35年课的超级“粉丝”。
14、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15、“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核心概念。意偏于主观方面,包括情与理,指主观情感和对于生活的认识;境偏于客观,可分为形和神,指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和内在意蕴。意境是指诗歌所呈现出的主观情思和审美对象相互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它超越了诗歌中情、景、意这些个别元素,所展现的是诗人对于宇宙、人生某种形而上的生命体验。意境的营造,要求诗人作到意与境偕,心与物共,情思与景物浑然一体,能够调动读者的情感,使其进入种审美的状态,引起他们的想像与联想等精神活动,感受到生命的情调和意味。
16、盘算:我们应该如何萃炼教学内容呢?
17、(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咏怀古迹》(其三)
18、古典诗词,很多人对它想爱却又爱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觉得这些与现代生活距离遥远的枯燥文字,难学难懂难记。如果懂得如何鉴赏,古典诗词对人们来说就是一首首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诗歌,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大家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同所有的艺术鉴赏一样,古典诗词的鉴赏主要是实践问题,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但掌握诗词鉴赏的普遍原理和方法,也对鉴赏的顺利展开与不断深入有很大帮助。
19、介绍作者杜甫、写作背景、组诗《咏怀古迹》的主要内容。诵读全诗,从炼字、表现手法、诗意内容、作者情感等角度逐联赏析诗歌。总结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讲解鉴赏咏史诗的基本法方法。
20、《孟子·万章下》中记载了孟子这样的言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人将此概括为“知人论世”,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在既知人又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五、触动心灵的古诗词
1、叶嘉莹小传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诗词专家,诗人。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1948年,作为国民党海军家眷,随丈夫前往台湾。其后历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2、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3、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4、普希金有一首诗题为《战争》,这里引用查先生译稿的四行:
5、要萃炼出合适的诗歌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从何处萃炼。我们以为,合适的诗歌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萃炼。
6、一齐奇妙地涌出来。(3)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8、《送李山人还玉溪》唐代 顾况
9、中国古代学者有“注诗”的传统,对诗歌进行注释解读,近代的钱钟书先生也有《宋诗选注》的著作,可见,不要小看诗句背后所包涵的各个领域的知识。
10、供稿:孟令峰、曹增光、路璐
11、盘点:我们萃炼了哪些教学内容?
12、《割麦子》一首中写的人鼠对话也很有意思。究竟是老鼠窃取了人的劳动果实,还是人类拿走了老鼠的食粮,断了老鼠的生路?作者在高处发问,诗意和哲理融而为于人鼠之外,触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大题目。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郑敏说“诗歌是哲学的近邻”作者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3、多年来我们由于异地阻隔,来往次数有限,但是我总是能够常常听到他的消息,得知他在行政工作与专业研究两方面都非常努力,不断有新著问世。
14、这几组诗,除“山里生活的记忆”外,又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那就是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诗中涉及儒道释三家经典,也涉及不少子书、史书和医书,涉及天文地理、动植百科、诗词小说、民间俗语和生活常识等,从中可以窥见永宽学问、联想和诗思。
15、“以意逆志”的说法出于《孟子·万章上》,其中意指读者之意,志指作者之志,逆为迎取,“以意逆志”就是“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孟子章句》卷九),用自己的心灵去追寻诗人的心灵的踪迹,明了诗人之用心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字面之意义。
16、(1)黄厚江.还课堂语文本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7、打造《慧掌草堂》财经微论坛会长融媒《商战与商会》承办
18、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尊《高阳台》
19、根据这样的认识来看永宽的诗,我感到本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就是他的心灵的吟唱与对话。永宽与当代许多文人一样,有许多见闻,有许多经历,也读了许多书,对于许多人、许多事物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他的诗中援引笛卡尔之语“我思故我在”,又说“思想长有翅膀”能够飞翔,可知永宽是在不停地让自己的思想飞翔着,他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20、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