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竹里馆表达的思想感情(100句)

2023-04-30 15:38:4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竹里馆

1、后来一代名相张九龄执政,因赏识王维的才学,先任命其为右拾遗,后又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并让他出使塞外,王维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写下著名的《使至塞上》和《观猎》,当然还有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是张九龄终究也被逼走了,唐玄宗不复当年的求取进取之心,奸相李林甫与杨国忠乱政,忽然之间,“渔阳鼙鼓动地来”呀,推倒了盛唐的“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2、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3、“深林人不知”继续表明诗人所处的独立空间,没有人来打扰,用“独坐”“弹琴”“长啸”的淡定状态与自然的幽静融为一体。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里,没有名利羁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尘世喧嚣,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沉淀,不在乎俗世烦扰。

4、诗中“复”有“又”得意思,是助词而已。

5、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6、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7、《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8、释义: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9、shēn lín rēn bú zhī ,míng yuèl ái xiāng zhào 。

10、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11、《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是所作,全诗的意思是写了诗人孤独一人悠闲地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有时弹琴,有时候撮口而呼地歌唱。这个竹林茂密幽深,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看到天上的明月照耀在我身上。

12、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深林人不知”本来就是诗中应有之意,如果对人知与不知毫不在意,那他就不会写出这句诗。

13、可能怕描述的场景过于僻静、冷清,也怕读者误解,诗人最后用“明月来相照”一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心境:虽然处于“无人之境”,但“我”并不感觉寂寞,既可以随意弹琴、又可以唱和、赏月。与月相伴,可以随意畅想,尽管没有把酒言欢、邀月对饮,但有流水、竹子、音乐,谁能说不快乐呢?

14、tánqínfùchángxiào

15、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16、《竹里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山林闲适生活的悠闲自得,这样一种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17、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8、首句“独坐幽篁里”照应题目,“幽篁”指幽深的竹林,一个“独”字既点明该房屋处在远离闹市的幽深竹林里,又表明诗人独自位于该广阔的空间内。开篇便塑造出一个悠然独处的哲思者。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里馆

20、0371——87071674

二、竹里馆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全文原文如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天宝15年,也就是公元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出逃未及,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因为这一段经历,战乱平息之后,像王维、还有他的好友储光羲都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幸好王维在被俘时作有《凝碧池》一首,说“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表现了一片忠心,再加上他的好友裴迪为他作证,而王维的弟弟时任刑部侍郎的王缙,平藩有功情求削籍(革职。指旧时妓女从乐籍上除名从良。)为兄赎罪,王维才最终得以宽谕。

3、(年代):唐(作者):卢象(题目):竹里馆(内容):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4、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5、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6、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在语言上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

7、赶紧收藏!超全的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考试必考

8、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9、《竹里馆》一诗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用简洁的语音以“幽篁”、“深林”、“明月”等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月夜竹林图,而诗人身处如此幽静的竹林之中,有明月和琴声相伴,更加凸显出环境的静谧以及诗人内心高雅淡泊的境界。《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此诗曾被选入语文教科书。

10、如果你也喜欢朗诵,可以把你的朗读古诗词的作品通过邮箱发给我们,一旦采用,会有展示机会和奖品哟!

11、《竹里馆》意境图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12、dú zuò yōu huáng lǐ ,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

13、全诗应该是描述诗人独坐在自己的被竹环绕的小馆中弹琴吟啸的闲适情景。以“竹里馆”作题,交代地点且初步构建全诗意象。

14、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1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17、你看,远处山谷的幽林不正是他所心驰神往的居住场所吗?他渴望过上陶潜一样隐居的生活,沐春风、嗅花香,无车马凡尘的喧嚣,在宦海浮沉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做了个决定——在风景如画的辋川购置房屋,静心思索,至此,他的生活成了他笔下的诗歌和画卷。

18、统编版人教课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古诗专项复习

19、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20、王维晚年的作品因为修禅而带有清淡空灵的味道,技巧纯熟而心态日趋平和。这首《竹里馆》就是他晚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

三、竹里馆的意思翻译

1、少年时的王维丰神玉朗、姿容秀丽,更何况多才多艺,胸中还有一份豪侠之气,对佛理、佛法尚缺乏人生的领悟。15岁时入京复试,他口中吟唱的是“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那时他对边塞充满了向往,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可是人到中年,他经历坎坷,却也终于出使塞外,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那时已经雄心不再的王维,依然还能写下“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样的豪侠诗篇。可见王维虽然号称“诗佛”,但他的身体里、他的精神世界里,大概也一直住着一个“幽并游侠儿”的大好男儿。

2、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统编版人教课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古诗专项复习

4、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5、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6、《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王维早年也曾热心功名,和盛唐许多诗人一样,也渴望建功立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随着人生履历的丰富,北宗禅的影响,诗人在晚年时已经无心仕途,散朝后多在辋川别业隐居。这段岁月中,王维创作了许多表现出明逸静美、空灵观照的诗歌,注重以最纯粹的内心去体悟山水景物,笔下的景色无一不是禅意盎然,清静飘逸。

7、超有特色的小店,真的就跟店名一样,在竹子里面,还有可爱的猫咪和小狗,下午来这边,真是享受啊

8、王维几乎不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欣喜或苦闷,仿佛无欲无求、无物无我,乐于在山水之间,悠然独坐,借手中的笔墨挥洒山水的飘逸、花草的灵动。他的画、他的诗几乎全都集中表达万物皆空的禅境,读之令人感觉身临幽谷,化为一片叶、一朵花、一只鸟……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9、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内容为:

10、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11、此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明净的月夜幽林,将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一二句不论是“弹琴”还是“长啸”,都将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写明月相照,不仅暗示诗人坐得4艮久,更在表明只有天空中的明月才是知己。

12、《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13、欢迎老师和同学分享学古诗文的好方法及趣闻。

14、住在这竹林的深处也没有人知道,只有皎洁的明月照耀着我,来陪伴着我。

15、《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16、独坐幽篁(huáng)里,

17、《竹里馆》题目的意思是:辋川别墅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亦指独坐幽篁里

18、稿件要求:适合初中、高中生阅读

19、《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0、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篁”。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四、竹里馆 王维

1、中考政治中关于“创新”的考点

2、这首诗表达了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3、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4、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5、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6、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

7、既然写了这句诗,就表明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遗憾的是陪伴他的只是天空中的一轮明月。起句写“人不知”,结句写“月相照”,也可谓相互呼应了。

8、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9、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至今为止,留下来的诗有400余首,他和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作品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鸟鸣涧》、《相思》等。

10、你听,幽幽竹林里传出来阵阵优美的古琴声,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鸟鸣声,宛如天籁,那是王维摈弃世俗弹奏的,琴声至静至美,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听后心神澄明,直达灵魂。

11、《竹里馆》拼音版:zhúlǐguǎn竹里馆zuòzhě:wángwéi作者:王维dúzuòyōuhuánglǐ,独坐幽篁里,tánqínfùchángxiào。弹琴复长啸。shēnlínrēnbúzhī,深林人不知,míngyuèláixiāngzhào。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

12、国学经典|30个中学生必记的关于读书的文化典故,越早记越好

13、教育部印发初中考试命题意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14、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15、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竹里馆》

16、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17、后因张九龄得罪朝廷权贵被罢相,王维开始半官半隐的生活,期间写下很多意境悠远的田园诗词。安史之乱期间,王维被安禄山抓去洛阳,无奈之下接受伪职,悄悄写下思念朝廷的明志诗《凝碧池》。唐肃宗登基后,清理查办投降于安禄山的官员,王维也在其中。因王维弟弟王缙平反有功,见哥哥将被问责,便去向肃宗求情,表示自愿削职抵哥哥的罪名,王维又呈上明志诗《凝碧池》,肃宗见此,从宽处理。

18、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19、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20、稿费标准:据字数、浏览量而定,来电详谈

五、竹里馆古诗带拼音

1、我们先来看看《竹里馆》写到了什么,诗人写了月夜、幽林,又写了弹琴、长啸,写了诗人在幽深竹林中的悠然自得。要特别注意环境的设置,这里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只有天上的明月伴随着他、照耀着他,这不仅是以声响衬托出寂静的绝佳描写,不仅渲染出一幅极有画面感的山水图,更是让我们在这美到极致的自然之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气质,还有诗人的思想。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鹿柴》和《竹里馆》还是属于写景诗,我们要真正理解此时的王维,了解他在《竹里馆》《鹿柴》中想要表达一些什么,一是要知道他的人生经历,二是需要同时对读一首他的七律——《终南别业》。

2、与中学生有关的新闻事件等均可

3、篇幅800—1200字为宜

4、作者:王维朗诵:雅坤、肖玉

5、中考化学:区分清纯净物和化合物的诀窍

6、那么一首同样的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理解呢?这其实啊,就涉及对诗的表层意象的解读,以及对诗人生平与人生经历的探讨了。《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候创作的一首五绝,收入王维的《辋川集》,其中还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就是《鹿柴》。这两首诗被公认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鹿柴》和《竹里馆》写的都是辋川风景。《鹿柴》是辋川二十景中的一景,这个“柴”这个字通假通“寨”,就是栅栏的意思,别墅里有篱笆、有栅栏的就叫做“柴”,这里当是指地名。《地方志》像《陕西志》就记载,王右丞祠在蓝田县辋川鹿苑寺,鹿苑寺就是这里所说的鹿柴。竹里馆也是辋川一景,房屋周围都有竹林,所以叫竹里馆。

7、竹里馆:zhú lǐ guǎn。

8、观点明确、思想健康,弘扬正能量

9、读音(zhúlǐguǎn)

10、竹里馆描写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画面。竹里馆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11、《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抒发了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竹里馆”的格调幽静闲远,“清幽绝俗”,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洛城闻笛”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12、míngyuèláixiāngzhào

13、《竹里馆》,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诗作抒发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与高洁人品,同时也有一股幽冷、孤清的气氛笼罩于其中。希望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14、《竹里馆》写作背景: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原文:《竹里馆》(作者)王维(朝代)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5、青春情感类、教育学习方法类

16、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17、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及解题技巧

18、大咖教你学诗词: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19、shēnlínrénbùzhī

20、末句诗人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还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