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翻译和注释(100句)
一、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
2、原因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3、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
4、师:感受到当中的节奏了吗?所以长句子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停顿来找一找节奏。
5、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6、嘲笑,讥讽。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7、译文:”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8、(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9、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10、●致远朗读|我有一个梦想(附沈阳广播电台对致远专访音频)
11、师:不仅有对年轻人的期待,还有对自己的认识,那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有自己的困惑,我看到有同学写了,我也不知道谁对谁错,这样一个有不足的孔子,你还喜欢他吗?说说原因。
12、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3、另一个小孩子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1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15、小蝌蚪找妈妈•方惠珍、盛璐德
16、师:好,不熟的句子我们可以多读几遍,那你们还有没有发现在这组读的时候,可能有些句子,它的字音没有读错,但是读起来有点困难,集中在哪里呀?
17、生:也能看出他们的辩论技巧所在。首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然后两个人还用了比喻和夸张。
18、两小儿辩日的道理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小男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小女孩却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小男孩又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小女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19、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20、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二、两小儿辩日的翻译和注释
1、文章通过记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近、何时离人远的问题,各执一词,连圣人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探究精神,也说明知识是无穷尽的,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3、师:所以找到文章中的话,就是——
4、宇宙无限大,知识也是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满腹经纶的孔子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因此我们更要我们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当我们在探索大自然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不要不懂装懂。
5、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初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为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层折射角比较大,我们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太阳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7、(4)以:以为,认为。
8、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9、生:我觉得这里的汤是指沸水或者热水的意思。
10、临死前的严监生·吴敬梓
11、《两小儿辩日》的故事道理及科学延伸
1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3、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14、(14)决:裁决,判断。
15、因为他们各有各的观点,都认为自己对。他们觉得太阳应该在他们所想的时候最近、所以他们争执不下
16、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17、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
18、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19、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20、师:好,上课!同学们好
三、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1、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2、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3、师:用不同的角度,先说了观点,然后用不同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啊,这样的表达,我们可以说——有条有理,有理有据。除了这些,还有吗?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5、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7、列子,汉族,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8、师:不止是你说的,这两小儿对世界有好奇心,在尝试,在探索。等我们走出这篇文言文,再看《列子》时,我们能看到记载了这样有意思的小故事。……里面不仅有换心手术,还有机器人,你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正如你所说的,路都是我们走出来的,想象就让人类把可能变成了现实。刚才,我们都在说两小儿,但是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人物——
9、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10、生1:哎,后生可畏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准他们以后比我还厉害呢!
11、王小莘《先秦寓言赏析》:“寓言涉及历史人物,以孔子东游为背景,增添了真实感和吸引力。两小儿的言语既认真又体现年龄特征,语言的性格化,使人物形象显得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12、师:好,我听到有些同学的语速特别快,那我们就分成男女生,女生起立,当一儿,男生起立当另一儿。老师来读其它的部分,准备好了吗?那我开始了——
1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4、师:好,时间有限,我们请已经完成的同学来说一说。
15、另一个小孩子则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16、生1:我觉得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句,“见两小儿辩斗”,辩斗的意思我们觉得可以分开解释,辩就是辩论,第二个斗就相当于是争执。
17、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18、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19、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0、(1)游:游学,游历。
四、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1、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师:所以啊,同学们,无论是从他个人的成就,还是他作为一个老师的成就上面,我们都公认他是一个博学的人,是一位智者。
3、师:接下来,哪一组给我们汇报一下注释呢?好,请旁边这一组。
4、师:来,和后面的老师也打个招呼,向后转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6、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
7、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此处念“智”)乎?”
8、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9、《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10、●致远朗读|我们一起去看海
11、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2、●致远朗读|细细品味人生的《时光慢旅》
13、生:一个小孩是“日初出……”,另一个孩子是“日初出……”
14、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15、讨论话题:说说你心中的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16、(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7、辩斗:辩论,争论.
18、《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体现了古人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两小儿辩日》体现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19、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20、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五、两小儿辩日的翻译文20字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2、向东游历。东:向东。游:游历。
3、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4、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5、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8、两个小儿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的其中一面,却也不能明其理,就各自妄下结论,教育人们看事要全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个故事和盲人摸象故事有一比。一个小孩认为同一个物体看着大就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所以…;另一孩认为热的东西离人近人就越感到越热,显然中午太阳比清晨的热所以…。只是衡量标准不同而已。
9、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
10、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11、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12、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
13、生1:我觉得孔子博学睿智,而且有道德的人。
14、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15、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6、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17、为:同“谓”,说,认为。
18、事实上由于中午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的大小是不现实的。这可能也是造成了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午的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点,而日出日落的太阳是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圆形。
1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0、●致远朗读|敬老院一群老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