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暗香赏析(100句)
一、姜夔暗香
1、近千年以后,我们沿着宋词,再次发现中国庭院之美。或者说,在宋词里,我们会遇见我们真正向往的一种生活。
2、咏物词非常难写,特别是已经被前人反复吟咏过的事物,如果不能翻出新意,便会落入俗套,也就没有什么艺术感染力。姜夔的这首《暗香》提示了一种经典手法,就是讲一个与这件事物有关的情事,由于事件的唯一性,会让词中的事物超凡脱俗。
3、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4、——晏殊《浣溪沙》
5、《春晚杂兴》——(元)方回
6、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这两首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7、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8、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9、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10、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11、《鸳鸯梅》——(元)冯子振
12、《江梅》——(唐)杜甫
13、“夔”字的读音为“Kui”蓦山溪(题钱氏溪月)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14、古代有折梅的传统,人们往往冒着大雪折来一枝插到瓶中赏玩,以便时时见梅。词人也不例外,他“唤起玉人”,不管天气有多严寒,都要去“攀摘”一枝梅花。至此,月下吹笛、赏梅,月下与美人幽会,月下与美人一起折梅……这所有的一点一滴的往事,都教人沉醉迷恋。
15、“秋千”一词在宋词中反复出现,说明它在宋代应当是民居庭院中的普遍设施。
16、《早春》——(明)陈继儒
17、《杂诗》——(唐)王维
18、《画梅》——(清)金农
19、是的,但与林诗的宁静和谐相比,“千树压西湖寒碧”显得有些紧张,并在紧张中透露出悲壮的气息。“压”,既表达了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同时也是一种挑战的姿态。
20、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二、姜夔暗香赏析
1、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2、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3、《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宋)李清照
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5、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6、整首词中饱含浓烈的家国意识,姜夔将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表达得波澜起伏,蕴藉深沉,十分感人。
7、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8、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9、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10、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11、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12、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13、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14、但是,激情毕竟只是激情,它又能坚持多久呢?他牵起爱侣的手,闭起自己的双眼,但他的后背仍然能够感受到来自漫漫水面的阵阵寒意。“千树压西湖寒碧”,多么动人的诗句啊。那些由激情绽放出的一簇簇血色的花,在寒风中热烈地舞蹈着。那是深渊边缘的疯狂舞蹈,是一种战战兢兢的一次性消费,而包围着激情的,只有无边的空虚和凛凛的畏惧。
15、姜德明,宋代诗人,代表作:
16、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17、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18、庭院和庭院艺术——庭院诗词、庭院绘画、庭院小说、庭院戏曲等,共同构成了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美学
19、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20、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三、姜夔暗香疏影赏析
1、词牌名。双调,仄韵,九十七字。宋姜夔自度曲。也名红香、晚香。
2、《题画梅》——(明)徐渭
3、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4、《冬日杂兴》——(宋)张耒
5、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6、虽然姜夔也以洒脱风流而被称为“晋宋人物”,但一切都太迟了,一个衰老了的生命不可能重访自己的年轻时代。时间消耗了激情,如满树的梅花,而今已被“片片吹尽”,只留下斑驳的回忆。
7、词人身在春中却无法感知春意,除了感慨祖国河山破碎外,还与其身为游子的凄苦心情有关。在此词里,词人用清越秀丽的意象,反衬自己的凄凉感触,•将心中的悲苦和现实的寒凉表现得一览无余。
8、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9、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10、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1、院中道路往往成为居住者散步徘徊、体察自然和思索沉吟的绝佳之地。
12、红萼:指梅花。耿:悲伤。
13、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14、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15、“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16、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17、添老大,转痴顽。谢天教我老来闲。
18、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9、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20、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四、姜夔暗香名句
1、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2、暗香是引用宋朝山园小梅的名句疏影横枝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者林对梅极是痴情,一生未娶,只与梅做伴,说要娶梅为妻。此诗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咏梅怀人之作。字字句句写梅花的特点,实际写作者和情人当时共赏梅花之景的往事,并以梅花做情人的象征,以抒怀念之情,同时又感伤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悲欢离合。用梅花高洁比情人,既写情人得清姿玉质,又表明词人清高的襟怀,收到咏物而不止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的效果。与疏影一向被认为是姜词的代表作。
3、初林逋《山园小梅》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典雅清秀,以迷离幽独的意境,表现了隐者孤芳自赏的人格精神。
4、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5、不论庭院大小,必有道路,其可称为庭院之脉络。不同的庭院道路布置往往不同,或多或少,或曲或直,或整饬或自然。
6、他永远记得曾经携手同游的地方,西湖的旁边有成千上万棵梅花,它们承载了那些数不清的美好往事,如今,人隔两地,剩下的只有回忆。“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汇精美,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姜夔所写的是西湖孤山的梅花,所怀想的是合肥女子,这两者并没有联系,作者不过是运用联想把二者结合起来了。因孤山以梅著称,而梅花正是引起他怀念的媒介,也是他相思的媒介。夏承焘认为:“姜夔用情之专之深,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可与之相比,这也使得姜夔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
7、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8、卜算子·咏梅 / 陆游
9、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0、《早梅》——(南朝)谢燮
11、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
12、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
13、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竹帘,玲珑闲看月。
14、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15、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16、一个没有激情的人,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春风词笔”,而对激情的回味,使他对目前深感惭愧,这就是“竹外疏花”所构成的逃无可逃的困境。这一切,大约只有渐老之人才能体会得真切吧。
17、凄切。念旧欢聚,旧约至此,方惜轻别。
18、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19、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20、关注国学教育,传递古典之美
五、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1、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2、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3、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4、有时也对梅花(plum)的代称。
5、《山中雪后》——(清)郑燮
6、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7、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8、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是何等美好;
9、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10、云作轻阴,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
11、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12、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
13、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14、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是何等美好;
15、白色的院墙如同白色的宣纸,院中的其他事物映衬在上面,能产生造景的效果。不少人家在院中靠墙栽竹种花,其效果宛如国画小品。
16、一阳不受群阴壅。残历行间冬破仲。
17、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18、门是庭院的起点,犹如戏剧的序幕和文章的开头。作为入口,它是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分界线上的重要结点。
19、宋词里的庭院,花草树木繁茂,这些迷人的景物,又使庭院吸引来各种鸟雀、小动物和昆虫,四季更迭,形成了一个自然而宜人的小生境。
20、《临江仙》——(宋)辛弃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