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冲偶得古兵书简短翻译(100句)
一、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1、C.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D.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2、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
3、陈寔②,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③,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4、B.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C.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5、(20浙江省杭州卷)
6、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横线上。(10分)
7、然:这个样子。几:几乎,差点。岂:难道。”能与“二句:语出《孟子》。意思是,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艺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8、①我从小生活在东北农村,儿时的家乡,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到处种植的都是玉米和高粱。到了伏天,2米多高的玉米、3米多高的高粱便形成了郁郁葱葱的连天的青纱帐。绿波荡漾的大地,一眼望不边的葱茏,站在高处,你会被这蔓延的绿色所陶醉。置身其中,顿感着生命的涌动与震撼。那是一个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冀的天地,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乡村记忆。
9、送走了温暖的四月,我们迎来了明媚的五月,在这个"光荣"的五月,我们将砥砺前行,谱写新的学习篇章。今天,我们来巩固一下课外文言文阅读。
10、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
1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13、初级的不需要智力,在开仗以后点军事选分配宝物完了之后给你想给的将用,前提是该将是待命状态
14、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15、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16、昀:作者本人,纪昀。“神而”二句: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17、现代文阅读(共28分)
18、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
19、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20、(注释)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②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③左右:帮助。④王尚书阮亭:即王士祯,号阮亭,官至刑部尚书。⑤公:即高珩,字念东,官至刑部侍郎。⑥少宰:吏部侍郎的别称。⑦兀坐:端正坐着,凝神构思的样子。⑧胸次:胸怀。
二、刘羽冲偶得古兵书简短翻译
1、张嘉贞说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2、(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②谋:商量。③去:距离。④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创地。
3、积累与运用(共28分)
4、(3分)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6、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7、1《杀驼破瓮》中这样的老者形象我们在文言文中常出现,请再举一个例子,并结合各自文章分析为什么这类文言小品中总是出现“老父”的形象。
8、B.“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9、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茉莉……在暖暖的春风里,长得郁郁葱葱,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10、“传统文化”“诗词”“阅读”
11、公少宰⑥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县尉张益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公笑而去。
12、翻译画线的句子:原句:自谓可使千里成壤(2分)
13、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宝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闲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14、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会不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15、主持人:这两则材料都是以事写人的小品,文虽不长而笔墨集中、精炼、传神,有的地方只一二字,就能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16、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17、④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受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
18、(2)盖公酣吟毫不挂念,其胸次为何等邪。
19、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事可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20、C.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三、刘羽冲偶得古兵书文言文翻译
1、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
3、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4、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
5、伏:伏案。至:来,往。乃:竟然。
6、⑦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7、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须上。
8、(3)子乃曰可教射()(4)而不以善息()
9、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傍晚,常常看见他的魂魄游荡在墓前松柏下,摇着头独自漫步。侧耳细听,他述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人笑他,他就忽然隐没了。第二天探察他,又是这样。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
10、(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2、(1)选择正确的字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13、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4、(选自《世说新语·规箴第十》,有删改)
15、D.如东方朔向之所言一语不发向:面向
16、一株被带离故土的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在快成一株干草的时候,被一位疼爱它的人拾起,小心浇灌,倍加怜惜。想不到,身处他乡的水仙,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
17、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18、示例①: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示例②:采取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19、(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20、记得刚上学时,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要写好每个字,那是我们的“第二张脸!”老师书写时,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横平竖直,工整匀称,①逸俊秀,苍劲有力,美入胸怀,字如其人。老师的汉字板书就是做人的示范、人格的标记。那板书就像一②种子在我们心中扎根发芽,融入血液,让我们③然而生敬意,不由自主地摹仿他们的字体,可不能丑化了自己的“第二张脸”啊!
四、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失败的原因
1、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3分)
2、()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得奖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3、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4、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都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 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认为于国于民这是好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 从此之后,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
5、(材料一)中的顾荣与(材料二)中的高念东(高珩)两位名士生活时期相隔1300年,但这两篇小品却用相似的表现手法,展示出了他们一脉相承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6、(注释)①谴;责怪。②征西:指谢奕,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卒子官,追赠镇西将军。③处分:安排。④入隘奔激:流入险要之地就会奔腾激荡。⑤方人之情:用来比方人的性情。⑤)固知迫隘之地:自然知道身处险境。⑦夷粹;平和纯粹。
7、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8、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9、由此他不由自主心中郁闷,经常一个人走来走去,摇头自语:“古人难道在骗我?”
10、B.会有土寇/会天大雨
11、门庭若()琴()书画深思熟()无所不()
1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郑州商城外城墙始筑于商代中期,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据中国考古学院的最新碳14数据显示,郑州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可以推算内城和宫城的时间年代要不晚于前1500年。根据文献记载与考证,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汤始居亳”的亳都,属商代早中期;不过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隞”的隞都,属商代中期。
1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16、B.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17、A.②③①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18、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19、角:战斗。将:统率。人几为鱼:人几乎被淹死了。
20、(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五、刘羽冲偶得古兵书朗读
1、由上表可得出结论:。(2分)
2、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多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3、(解析)试题分析: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结合“草原带和森林带”,首先写“草原带”的景,其次是“森林带”的景,然后总结。
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5、(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6、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
7、(2分)有人认为甲、乙两文中末尾加下划线的句子多余,可以删去。你觉得呢?
8、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参与文学沙龙“微言大义”的话题讨论。
10、(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题。(29分)
12、A.贮藏(chǔ)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气势磅薄(páng)
13、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14、C.使试于一村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15、C.此或可万一冀耳冀:希望
16、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17、(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
18、(2分)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9、(4分)为什么说“青纱帐”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乡村记忆?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