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100句)

2023-04-15 12:53:3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浪淘沙刘禹锡

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3、经典咏流传:卢纶《塞下曲·其二》

4、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6、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7、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8、“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9、经典咏流传:赵秉文《抚州二首·其二》

10、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11、万里沙:指黄河漫长、挟带着大量的泥沙。

12、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13、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14、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15、经典咏流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6、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17、1994年,我在洛阳(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原籍所在地)买了本《牡丹》文学杂志。在河南省巩义市,我看到了诗圣杜甫的全身像,并且到黄河岸边,把手到混浊的黄河水里,“洗手”,以示“到此一游”。据说,这里还有黄河宾馆、黄河河务局等等,我都没有去过。后来我考上大学,就离开家乡,经常走兰新线。乘坐火车经过兰州,路过黄河,看到这条黄颜色的河流就在铁轨旁边流淌,并不汹涌,它成为窗外的景观,逐渐被列车甩在身后,需要扭头,才能把它在视野里多留一会儿。

18、所写之事:“如今”两句引用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相传织女是天帝的孙女,负责织造云锦。自嫁牛郎,中断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又言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被西王母罚隔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夜晚相会一次。

19、诗人以生动的形象的笔描绘出黄河的雄伟气势,诗人在这雄伟壮观的黄河面前惊叹不已,他展开幻想的翅膀,要迎这天涯来的黄河浪涛,逆流而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牛郎织女家做客。想象奇丽、气魄雄伟、胸襟宏阔,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放浪漫的气魄。这首诗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0、(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二、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

1、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2、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3、孔子曾经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假如他的志向不能实现,就要乘着木筏出海,去做一个隐者。但孔圣人毕竟是入世的,反观他的一生,虽然政治理想不能推行,却始终将自己的信念、学说贯彻如始终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前进,“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刘禹锡在革新的理想未能实现的时候,也展现出这种迎难而上的襟怀,乘槎上天之笔,正是他执着乐观心态的写照。

4、或许可以让我们对唐诗产生新的理解与阐释

5、改革失败以后,以王叔文、王伾为核心的革新集团就遭到排挤、遭到打击,另外的八个核心成员也都被贬为远方的、地方上的司马——远地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亦在其列,就被贬为朗州司马。刘禹锡的诗歌中多有怨刺之笔,讽喻、批评社会上的种种流弊,寄托自身的志向和诉求。《浪淘沙》九首是他被贬夔州之后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6、—Apoemaday,makealittleprogresseveryday—

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

8、同样是回溯远眺的视角,王之涣《凉州词》写“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以壮笔描绘静景,写黄河的源远流长,引发读者对塞外高原风物的遥想,顺势挥洒出更加苍茫的“一片孤城万仞山”,意象十分壮丽,但这还是人间的景色;刘禹锡的“自天涯”,紧接着下句“如今直上银河去”,直截了当将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沟通,从而一窥天上之景。前面写九曲黄河、写大浪淘沙之势,奔腾万里而来,那已经是波浪壮阔的大手笔了,到这里却又忽然回宕一笔,气势不减,但是转折横生,瞬息之间,先前用力渲染的万里征程、风浪颠簸,仿佛都消隐而去,只要乘船逆流而上,到达黄河的源头就可以驶入垂地的银河,直上天际。你看本来沉凝宏大的气象,因为这么飞扬的一笔,平添了几分飘逸,这才是刘禹锡写黄河的独到之处。

9、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10、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11、“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12、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1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4、tóngdàoqiānniúzhīnǚjiā

15、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7、经典咏流传: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8、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19、爱上古诗: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0、所写之景:“九曲”两句诗人用豪迈的气势、巨人的眼光写九曲黄河携带大量黄沙,从遥远天边滚滚而来。“九曲”言黄河多弯,似人生多难。“万里”言黄河之长,似人生道路漫长。正因为多弯多难,历经波折,所以一旦发作,气势更加雄浑。“浪淘风簸”具体写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言风浪之大,也写出淘沙之苦。

三、浪淘沙刘禹锡意思全解诗意

1、刘禹锡·浪淘沙·其一(语文大师)

2、经典咏流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4、作者创作这首诗给人一种不事雕琢,紧凑洗练,一气呵成之感。朗声读出来,更可以感受到大起大落的气势,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

5、自:来自直:直上同:一起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6、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7、不能阻止我们的强烈共鸣

8、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

9、作者BzLaw,佛山顺德的涂鸦创作人,热衷于抽象、迷幻风格。BZ是“本质”的拼音缩写。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但本质也可使人们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创作。

10、浪淘沙:原就是民间的曲名。

1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淘沙

13、经典咏流传:《木兰歌》韦元甫

14、今天给大家朗读刘禹锡的《浪淘沙》。

15、rújīnzhíshàngyínhéqù

16、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17、经典咏流传:荆轲《易水歌》

18、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

19、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20、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华经典资源库)

四、浪淘沙刘禹锡译文及注释

1、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这条大河的源头——“浪淘风簸自天涯”。“淘”是水流冲刷,“淘洗”,“簸”是颠动摇荡,两个动词连用,节拍非常紧促,渲染出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天涯”,本是指极遥远的地方,黄河自天涯风浪颠簸而来,也衬托出它曲折东去的艰难。这两句接连写景,较之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上是不减分毫的。如果说“浪淘风簸”的节奏十分紧凑,“自天涯”就带着几分绵延不绝的悠远了。河水奔腾东去,却被这三个字忽然逆挽一笔,带着读者的视线和心神一并溯流而上,投向天涯、投向遥远的黄河源头——那隐于昆仑云中,如在天上的地方。

2、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3、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4、百川东到海,江潮如此奔腾终归有个去处,那就是大海,去大海必经“海之门”。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须臾”就突出了其速度的快。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一切似乎还没来得及回味,已经完全换成了另一场景——突然静了下来,静得如梦幻一般,如童话一般。

5、今天是2022年5月4日,星期三。

6、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7、《浪淘沙》主要写了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里来。刘禹锡资料:生于772年,逝于842年,字梦得,洛阳人。793年进士,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王叔文败后,他被贬,做了几任地方官。他写了许多政治讽刺诗,也有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此诗便是其中一首。

8、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创自唐刘禹锡、白居易。原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10、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11、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题中的汴河,唐人习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来的。汴水碧波,悠悠东流,堤上碧柳成阴,柔丝袅娜,两岸绿野千里,田畴相接,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柳絮春风,飘荡如雪,本是令人心情骀荡的美好春光,但眼前这汴河堤柳,却绾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满目春色,不但不使人怡情悦目,反而让人徒增感慨了。(转自:刘学锴)

12、浪淘沙九首作品别名浪淘沙创作年代中唐作者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其二: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其三: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其四: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其五: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

13、欢迎大家收听一诺日常打卡,我是一诺。

14、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情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与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15、jiǔqūhuánghéwànlǐshā

16、刘禹锡浪淘沙全十首诗句:

1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八》“莫道流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全诗通俗易懂,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一時被小人的流言蜚语陷害之深之重,但总经不起時间检验,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其自身价值总会像金子一样,会重见光明并于以肯定。

18、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

19、《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就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作者或许就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20、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五、浪淘沙刘禹锡朗诵视频

1、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2、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3、2016年4月底探访作者时,他说,“一个城市的文化,需要同时包含古代与现代的内容。”

4、《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共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5、诗歌主旨:诗歌通过淘金者的口吻,表明对淘金艰苦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好像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7、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8、经典咏流传:蒋士铨《岁暮到家》

9、经典咏流传:《侠客行》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10、《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是其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11、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12、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13、✦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14、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15、而全诗最后一句——“同到牵牛织女家”的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有道是“诗为心声”,不尽之意在于言外。这首《浪淘沙》也不仅是一道波浪壮阔的画卷,一次遨游天宇的畅想,更寓情于景,寄托着刘禹锡的抱负和情怀。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

17、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18、自天涯:从天边来,指黄河源长流急。

19、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20、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