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诸葛恪得驴阅读答案(100句)

2023-04-15 12:49:5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诸葛恪得驴

1、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全部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2、三字经(全)音频+注音+注释+图文精美版

3、面对孙权等人得嘲笑,诸葛恪是怎样做的?

4、点击"文言文阅读"关注我们

5、诸葛恪得驴中的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出自《三国志》,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聪明伶俐。成年后辅佐太子孙登,出任左辅都尉,成为东宫幕僚领袖。后出任威北将军、丹阳太守,平定山越之乱。赤乌八年,丞相陆逊病逝,出任大将军,领荆州牧。神凤元年,孙权病危时,选为托孤大臣。孙亮即位后,拜太傅开始掌握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抗击曹魏,取得东兴大捷,名闻海内,天下震动,因功授丞相,进封阳都县侯。产生轻敌之心,大举出兵伐魏,遭遇新城之败。回朝之后,独断专权。建兴二年,被宗室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吴景帝孙休即位,平反昭雪,恢复官爵。

6、这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人不大,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这个故事还告诉人们:遇到困难的时,不要心烦气躁,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这都是关注内容者的认知,多少年来,就这么单一地理解的。

7、④举:全。比如“举世无双”、“举国闻名”都是这个意思。

8、〖原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9、弟子规(全)音频+视频+注释+图文精美版

10、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11、①使人牵一驴入②乞请笔益两字

12、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事。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聪明、机智的人。

13、一次,孙权大宴宾客,兴起之时,想起诸葛瑾的脸长,好似“驴脸”。于是他让人牵来一头驴,并在驴脸上贴了一幅字,上边写着:“此诸葛瑾”。当时,诸葛瑾的处境十分的窘迫,恼也不是,笑也不好。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恪含笑上前,挥笔在字幅后边加上了“之驴”两个字,化解了当时的尴尬气氛。满座宾客无不赞叹,诸葛瑾也长长地舒了口气。孙权十分高兴,于是便将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诸葛恪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化解当时的尴尬气氛,正是由于他聪明地运用了语言的艺术,使得字幅的意思发生了改变。同样的词语,只要稍加修饰或者是改变词语的顺序,不仅能够使句子的意思改变,还会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准确,语句也会更加的优美。

1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15、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16、《大师中国绘·传统故事系列:诸葛恪得驴》:平白无故地受了嘲弄,成了大家的笑柄,还不能恼不能怒,这就需要有涵养;而要想化解尴尬、挽回尊严,还得有机智。诸葛恪,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凭着难得的涵养和机智,把吴王的一个很过分的玩笑巧妙地化解了。他不仅为父亲解了围,还得了一头毛驴回来。

17、②检:标签。长检:长长的标签。这里是动词,贴着长长的标签。

18、以:相当于“把、拿、将”。

19、坐:同“座”座位。

20、〖简要评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使:让、命令益:增加巧凭智慧,得驴。对别人的嘲笑讽刺,不是气愤不已,愤愤不平,而是巧妙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驴子。豁达,开朗,智慧超人。全文:

二、诸葛恪得驴阅读答案

1、A.增加B.修改C.益处

2、益:在本文中指增加,还指好处。

3、大师中国绘·传统故事系列《诸葛恪得驴》

4、〖译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5、主办:全国百强报刊《小学生拼音报》(社)

6、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十九》扩展资料寓意:

7、3成语“运筹帷幄”的意思是。

8、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孙)就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扩展资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9、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很像是驴。孙权会见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贴了一张长标签,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两个字。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10、凭着难得的涵养和机智,

11、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12、孙权“题驴”是为了取笑诸葛瑾脸长。从孙权“题驴”到“赐驴”的变化,文章运用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充分展现了诸葛恪的人物形象。

13、诸葛恪得驴〖原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译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简要评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14、这样才思敏捷的诸葛恪,孙权十分喜欢,也感到很惊奇,就对诸葛瑾夸赞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所以“蓝田生玉”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贤能的父亲生得贤能的儿子。

15、坐:通“座”,座位,举坐是全部在座的人。

16、诸葛恪得驴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17、举:全。比如“举世无双”、“举国闻名”都是这个意思。

18、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诸葛恪拜在孙权的麾下,效忠于吴国。一天,外大臣发现了一头驴子,其面相与诸葛恪的父亲极为相似,大臣便把这头驴牵来给孙权看了下,孙权也觉得十分相似,便在一次宴请内臣聚会的时候,命人将此驴子牵出来,有人恶作剧在此驴子的头上刻上了诸葛恪父亲的名字—诸葛子瑜。一般人可能看到居然有人把自己父亲的名字贴在一头驴的脑门上,肯定会恼羞成怒,拂袖而去。但诸葛恪确实十分冷静地要求孙权能否赐笔给他,让他在这驴子的脑门上加上两个字,得到孙权的应允后,诸葛恪便将之驴两个字加上去了,通过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诸葛恪的聪明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

19、诸葛恪①字元逊,瑾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②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③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④坐⑤欢笑。乃以⑥驴赐恪。

20、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这个故事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可能就会像文中的诸葛恪一样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诸葛恪得驴的起因经过结果

1、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

2、阅读路上,“人生第一报”“中国百强报刊”《小学生拼音报》(创刊于1960年)和你一路同行。

3、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4、编辑|文言文阅读内容团队

5、打赏吧,或者点击广告!

6、6连词,表示推论原因。

7、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子瑜。

8、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9、《幼学琼林》(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10、〖原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11、2翻译:乞请笔益两字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12、温馨提醒:欢迎把古文卡片保存到相册,随时复习查看

13、选自2021年5月《小学生拼音报·读写中年级》

14、杨永青先生编绘的《诸葛恪得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意思。新蕾出版社出版,大师中国绘传统故事系列。我国优秀传统故事,上下五千年,写小孩子真不多,但格局很相似,多是名人之子女,特征也相似,要么是小英雄,要么是比大人聪明,解决了大人也解决的问题。

15、太图馆员讲故事,每日亲子读书时▏《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16、嘉禾年间,成为丹阳太守的诸葛恪平定山越,使吴国军队增加了4万壮丁,使朝廷增加了6万编户平民,“主上欢然,遥用叹息

17、诸葛恪(kè)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③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④其面,题⑤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⑥两字。”因听⑦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⑧坐⑨欢笑。权乃以⑩驴赐恪。

18、《朱子治家格言》(朗诵视频+注音+译文完整版)

19、 “诸葛恪得驴”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中的一篇文章。

20、最认真的文言文学习平台

四、诸葛恪得驴的意思

1、瑾:指诸葛瑾,字子瑜,他是诸葛亮的兄长。

2、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

3、太图馆员讲故事,每日亲子读书时▏《月亮的味道》

4、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也就是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问他为什么,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却不知道,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听罢哈哈大笑。

5、大师中国绘·传统故事系列《区寄杀贼》

6、诸葛恪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

7、即可轻松加入“欢乐诵”专业诵读群

8、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

9、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10、wo15935127745

11、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12、《增广贤文》(朗诵视频+译文完整版)

13、小学学习中,关键点就是积累足够多的基础知识,为今后更高级的学习奠定基础。今天小学基础知识库就为大家分享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5:《诸葛恪得驴》!希望对老师教学和孩子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转发、分享、收藏哦~

14、大师中国绘·传统故事系列《曹冲称象》

15、使:派,让。使其他的意思还有:名词,使者。动词,出使。

16、举:全。坐:同“座”座位。

17、如果你是诸葛恪,遇到小古文里说到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9、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⑴瑾:指诸葛瑾,他是诸葛亮的兄长。⑵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⑶会:聚集,汇合⑷题:书写,题写⑸听:听从⑹举:全部(7)以:相当于“把,拿,将。”

20、诸葛恪还是小孩的时候,孙权让牵一头驴给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调笑诸葛瑾的脸像驴脸一样长,诸葛恪提笔在驴脸上写诸葛恪的驴,才思机敏,举座皆笑。

五、诸葛恪得驴的启示

1、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2、豁达,开朗,智慧超人。

3、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4、把吴王的一个很过分的玩笑巧妙地化解了。

5、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译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简要评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6、文言文给予我们很多阅读空间,我们可以填进去很多东西,形成今天更有意思的故事。这其实也是创作。

7、诸葛恪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

8、诸葛恪: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据说诸葛瑾长得丑,脸是驴脸。

9、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10、《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中对此事的描述:

11、1解释:①会:聚集。②题:写。③听:听从。④举:整个,全。

12、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13、大师中国绘·传统故事系列《荀灌讨救兵》

14、10~40个,如果你之前玩过13:30~14:00和19:30~20:00的活动的话,两天可以拿到。如果没玩过,是GP两三天能拿到,不是GP三四天拿到

15、从小这么聪明的人,为何还轻敌呢?看来,小时候聪明与长大处理事务是两回事。

16、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全部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17、1用芦苇或茅草编的覆盖物。搭盖。

18、使:让。益:增加。因:于是。与:给。

19、史家曾评论诸葛恪的败亡是因为他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但是诸葛亮几度北伐,不顾朝臣和刘禅的反对(蜀汉的国力不能与曹魏相比),不也是一意孤行吗除了当时所处的局势,自身的性格缺陷,还有一种不同之处是,被刘备托孤的刘禅是个温和恬淡的富贵闲人,任由“相父”南征北讨,到处折腾,眼不见,心不烦

20、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