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佳句(100句)
一、元宵节的诗句
1、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4、吃汤圆、猜灯谜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而古代文人雅士,则不免吟诗作赋。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此时月亮徐徐升起,皎洁的月亮就好像挂在柳树梢上一样,如水的月光洒在地上,与心上人相约在黄昏之后共叙衷肠。
6、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7、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8、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9、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____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10、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一一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1、《京都元夕》元朝·元好问
12、风潇潇,雪寒寒,花好月圆圆圆团,花灯红火挂满街,元宵寄相思,来去心声和祝愿,愿缘亲友每个团“圆”梦。
13、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代崔液《上元夜》
14、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7、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18、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1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2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二、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佳句
1、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时间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
2、《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杨广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3、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4、平原君敬待宾客,不像高阳酒徒无礼傲慢,坐在客人一起,宽和从容地陪伴客人谈笑。客人中有个最富于感情,为了珍惜主人待客的殷勤拚着醉倒在地而尽兴喝酒。
5、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6、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____蒋捷《女冠子·元夕》
7、点击进入:教育基础知识小词典
8、释义:执行宵禁的官员不禁止夜行,城门放禁了,街上到处悬挂灯。歌女们都打扮得鲜艳妖娆。
9、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0、关于“灯笼”的诗句: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观灯乐行》释义:帝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释义:家家户户把门打开,所有的灯笼都点了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惊动了皇帝的都城。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释义:灯光绚丽的色彩远远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生查子》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唐·王諲《十五夜观灯》释义:时间急促仅仅有元宵夜这一天,一眼望去灯笼连在一起像火树一样。
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12、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13、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14、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15、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16、有关元宵节古诗有《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正月十五夜》、《上元夜》、《十五夜观灯》、《正月十五夜灯》、《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青玉案·元夕》、《柳梢青·今年元夕》、《京都元夕》、《折桂令·元宵》、《汴京元夕》、《元宵》、《元宵》、《元夕影永冰灯》、《元夜踏灯》、《上元竹枝词》、《元夕无月》。
17、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18、从这一层来说,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在情与景交融、人与景交融、甚至是词作本身的表情达意上,的确是一首非常好的词作。
19、宝马雕车香满路。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0、欧阳修所选取的场景就是元宵灯节的晚上,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元宵节往事的回忆,写物是人非之感。全词语言通俗,浅显易懂,自然流畅。词作内容情事几乎一目了然,但词作构思巧妙,又很有新意,这集中表现在词的分片上。
三、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1、中国是诗词大国,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诗歌体系,诗言情,元宵佳节当然少不了人们抒发感情的与元宵节有关的诗句,收集部分元宵节诗词,供借鉴欣赏。
2、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
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____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一一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生查子》,双调,四十字,仄韵。元、明两代以来,词学家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在汲古阁刻本《六十名家词》中的校注,清代著名词家万树的《词律》中,还有清代的《钦定词谱》中,都用“双调”这个名词,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说法。
6、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7、《元宵》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一一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9、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1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11、点击上方蓝字↑↑↑环球听闻一键免费关注
12、关于上元节的诗词:正月十五夜灯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唐代)正月十五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唐代)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唐代)解语花·上元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宋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代·李商隐《观灯乐行》
13、可领取普通话水平测试资料包
14、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15、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16、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一一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7、下片在今昔元宵节夜晚的对比中,将物是人已非的伤之情,惆怅之情抒发了出来。而今年元宵夜的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光与灯光辉映的夜晚将词中人的伤感进一步烘托出来,对比愈加明显。
18、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19、释义: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20、《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四、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1、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2、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3、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4、家里逢重新篘熟浊醪。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
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6、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7、元宵节的夜晚火树银花、灯火通明,此时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8、以上列举的几位词人的几首词作散文写法,很明显有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法的痕迹,抑或说是欧阳修这种方法的运用或者翻新。小结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具有的《诗经》中《国风》那种明快、浅切、自然风味,则是其他词所不具备的。
9、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一一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0、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一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2、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4、我想应该是,参考:《春词》白居易·唐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
15、《永遇乐·落日熔金》,全词如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6、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17、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18、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19、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20、《生查子·元夕》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年,元夜、灯光、月亮、人等字面互相关照。两片文义并列,但词意稍有变化。
五、元宵节的诗句
1、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
2、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伯永
4、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5、译文: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
6、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7、释义: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8、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9、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10、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11、周邦彦《解语花·上元》: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12、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13、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14、上片中月光、灯光、柳梢都成了这一对情侣爱情的见证;而下片中相同的景物,相同的环境则成了词中人形单影只的见证。尤其是“泪满春衫袖”一句中的“满”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伤感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生查子》写法的艺术特点词中小序“元夕”,也叫上元节,就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元宵节的灯会自唐代就已经成为了风俗:如唐代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一诗中就写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也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5、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一一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6、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17、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日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18、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19、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一一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0、今天是元宵佳节。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