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句经典(100句)
一、端午诗
1、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4、角黍徒充馋鬼腹,蒲觞不醉怨臣心。
5、《端午日独坐长山署中有感》(明·王世贞)亦知佳节在,掩卷自沉吟。乳燕窥人静,飞花染坐深。彩丝儿女事,纨扇岁时心。有酒谁堪酌,徒令百感侵。
6、《端午集吴郎中峻伯宅得山字》(明·谢榛)令节方牢落,招携慰旅颜。彩丝忆儿女,蒲酒话乡关。楚俗千年后,燕歌一醉间。坐看新月色,犹自傍西山。
7、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zd符。
8、《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宋王圭)后苑寻青趁午前,归来竞斗玉兰边。袖中独有香芸草,留与君王辟蠹编。
9、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希望与爱人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11、五月城河浅水流,喧天锣鼓闹龙舟。
1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3、比人类早一步挣脱羁绊是风
14、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15、张金英天涯吟稿||英子评诗微刊第211期
16、《中华辞赋》2021年第2期“名篇雅赏”||英子:田园小赋写真情
17、“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经典诗词朗诵会
18、黄鱼咸蛋红萝卜,苋菜雄黄合五红。
19、让一片叶子,长出故事的回钩
20、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二、端午诗句经典
1、常视松端日,每稽潭上烟。——宋·梅尧臣《昭亭别施度支》唐文秀《端午诗》记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字到是有,可最后有这几个字的却难了不好意思!
2、《满庭芳端午》(清初·沈宜修)团扇裁冰,宫盘射粉,画帘不上银钩。绣符艾虎,双绕玉搔头。皓腕轻笼彩缕,蒲英泛蚁绿金瓯。雕栏外,桐花低映,红袖赏扶留。香浮。风淡淡,回廊转午,人倚重楼。问当年菰黍,谁为飘流。杨柳斜阳归晚,人去后曲散梁州。空余下,暮云凄霭,长绕楚江秋。
3、蚁酒浇三楚,兔毫誊九歌。
4、作者将祖国的名川大河纳于心中,然最关心的是那条诗人的河——汨罗江。“看遍江河水,关心是汨罗”起得不凡,以对比手法突出汨罗江的历史人文内涵,从而聚焦端阳:又逢端午至,自作圣辰过。足见作者对端阳节的重视,且当作圣时来过,崇敬之情蕴含其间。在“蚁酒浇三楚”的祭祀中,思绪拉到2000多年前屈原的创作,不由得“兔毫誊九歌”,以《九歌》为典型作品,赞颂了屈原的文学成就。尾联道出屈原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然不直言,而以“还恐醉人多”衬托而出,笔法极见艺术,赞!
5、风过摇香迷远近,雨淋借势涤葱茏。
6、活动当天将邀请六位读者,两人一组进行朗诵。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8、①即过年期间舞龙灯民俗。《泰县风俗谈》卷十:“舞龙灯。狮子外更有龙灯,大都少年喜事者为之。意不在赏而在炫技。所至放爆仗迎之,则大舞特舞以为乐。年来龙灯渐少,太平景象不多见矣。”
9、又逢端午至,自作圣辰过。
10、更有龙舟端午节,城垣安静颂贤能。
11、《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2、一首端午诗,几多离人忧
13、暗藏一只高傲而自恋的神鸟向风而吟的殉道场
14、更向槽坊求几个,酒中大枣味偏浓。
15、材料化学分析有哪些物理方法?
16、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17、此律通过拜谒屈子祠,表达了对屈原的高度崇敬之情。因“万古诗宗此地生”,故“煌煌日月总陪同。”道出屈原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总领全诗。颔联以物衬情,今日来此拜谒,许是苍天亦知作者心之暗痛吧,即刻落雨祭奠;祠里的树木低垂着头,没有一丝风,静到极致的默哀亦将悲痛之情渲染到极致。颈联议论,理蕴其中:一个本分无邪的诗人是难以结下大怨的;然而基因纯正必定成为一代孤忠。这,即是屈原的写照。尾联化《楚辞·渔父》“沧浪濯缨”之典,一个“随意”,道出屈原投江后,自然洗去一切世俗羁绊,濯缨亦可,濯面容亦可,一切随意,想必屈原未必会知投江的如此结局吧。一个“随意”亦道出“顺其自然”之意,如此便好。
18、世间,或许会有这样一个女子,蛰居于山水静庐,青梅花间,读书听曲、种花养梅内、绘画赋诗,用一容支素简的笔,在文字里修行,为清素时光描摹刻意,为花鸟虫草结绳造句,为赏过的花邂逅的人句读遣词。于山水间流连,于日月里清净,这样的和婉女子,心素如简、宠辱不惊,在最清浅的禅意里,深情的活着!
19、湖水多好,它们在我们的眼眶里
20、《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宋·范成大)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三、端午诗配画简单又好看
1、鸟儿挥舞着翅翼,把辽阔的天空洞穿
2、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4、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5、庚子冬观看汨罗江之夜歌舞晚会
6、雄黄酒涂儿额际,大书王字如虎状,耳端亦涂雄黄酒,谓能辟恶,此俗迄今犹然。(冯慕罔月令广义云,五月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余酒染额胸手心,无虺蛇之患,以酒涂额当本此意。)
7、五洲字句各推敲,奋翅银鹰岂惮劳。
8、锦标夺得人争羡,泰坝衙门都皂头。
9、《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0、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1、(英子点评)第35辑:“群英诗会”第43辑作品选评||英子评诗微刊第189期
1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3、直系沧浪一叶舟,陵迁谷变溯从头。
14、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盼望端午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使人浮想联翩。忽然想起唐人殷尧藩关于端午的那首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诗人的意境,不经岁月沧桑的洗礼,恐怕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15、被一声神鸟的吟哦,而唤醒的孤独而伟岸的魂魄
1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7、——她就是那天最漂亮的新娘
18、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也一样仰慕他。
19、谒秭归屈原祠并屈原墓(新韵)
20、②管理市场之人。端午赛龙舟的费用,由各商户平摊,把市负责收费。
四、端午诗词名句
1、至雨季寒冷,至大雪纷飞
2、此律以端午肥鱼吞香粽之典引出屈原的故事,“汨罗江水带刀痕”尤见笔力,江水如刀,却割不断历史的纽带,君不见“龙舟惊破河神梦”,导出龙舟竞渡已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金币敲开宦海门”以古见今,忠臣与贪官两相对比,清者更清,浊者更浊,以跨越千年的古今对比说明不变的政治弊端。颈联由此发出一声叹息:屈子不堪归故里,江山依旧属王孙。回不去的愤懑与不回去的决绝交织在一起,回又如何?不回又如何?江山依旧王孙在握。从古至今,离骚之辈多犯颜,“但教诗魂振国魂”道出诗人心声。诗人之力,也仅此而已了。全诗以古喻今,在变量的时空中提炼出不变的主题,哲理性强。“江”字重,当可避。
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4、《同州端午》唐代:殷尧藩
5、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6、端午节,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在这样的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长寿!
7、正是乡人行乐处,画旗鼍鼓隘江津。
8、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9、(英子视点)第三辑:春天的约会——辛丑“春之韵”走笔|英子评诗微刊第227期
10、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
11、北门城外有粮艘,三老精能又善泅。
12、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3、更有一桩须记取,送将臭眼出前门。
14、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15、只是以高峡的高和湖水的缓
16、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17、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18、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19、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人简介:无。大概距今1300年。诗的大概意思: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20、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五、端午诗歌朗诵
1、端午节,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古人们是怎样欢度端午佳节的呢?让我们一起与诗人们一起欢度佳节,和诗人们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乐吧!
2、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更多精彩:
3、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4、每年黄花开遍山野,便有
5、原文: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6、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7、(端阳以绒制五毒插头上,复以针穿榴花一串插鬓边。)
8、汩罗江的水,穿过长长的雨季
9、一株菖蒲,站成后人的脊梁
10、(众家集评)选评英子诗词12首||英子评诗微刊第237期
11、——端午三首(宋)赵蕃
12、《贺新郎端午》(宋·詹无咎)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伤情当日斑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拼小醉,读骚句。
1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15、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16、千年未尽平生意,吟魄犹将大道求。
17、今年鸭卵最划廉,盐价高昂要少腌。
18、泽畔行吟人不见,离骚读罢泪沾襟。
19、汩罗中华诗人节范诗银吟长来电相邀因疫情防控未能成行特步李之仪端午二首韵相寄
20、(英子点评)第44辑:“群英诗会”第61辑作品选评||英子评诗微刊第251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