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的古诗名句(100句)
一、赞美劳动精神的古诗词
1、—关注唐诗宋词元曲赏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2、乡村的四月,虽然色彩鲜明、景色迷人,但子规声声催人忙,既要采桑养蚕,又要泡田插秧,诗人以轻松舒缓的笔调,写出了劳动的繁忙和紧张。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此外,描写劳动生活的宋诗还有:方岳的《农谣》:“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青裙老姥遥相语,今岁春寒蚕未眠。”
5、23:《青年诗人》主编张培亮走进界首市新联会读书会诗歌讲座
6、仅是劳动的动作即有“采、有、掇、捋、袺、襭”六种,她们唱着欢快的歌儿,在田野里忙碌着采摘车前菜,充满着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向往。
7、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8、汪曾祺:这个人间送温暖的老顽童啊!
9、《青年诗人》大事记(点击即可阅览):
10、一部《红楼梦》,他写了十年,修改了十年。
11、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12、白话文: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13、15:著名诗人、作家何鹰为《青年诗人》题词
14、《夏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三部分,共十二首。诗歌描写了农村夏天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首诗为组诗之大意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15、在渊明之前,曹植、阮籍、嵇康等,已经在诗歌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到了渊明,则几乎每一首诗都变成了“自叙传”。
16、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17、◆(工会要闻)市总工会第十届三次全委会议召开
18、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19、《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20、唐朝另一大诗人白居易,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的遭遇,他的诗作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便于劳动人民的诵读。他写过许多讽谕诗和直接描写劳动场景的诗篇。著名的如《观刈麦》,这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二、劳动精神的古诗名句
1、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3、写出了农民丰收的欢乐和劳作的愉快。他那首著名的《夏日田园杂兴》,我们从中更能感悟那份劳动的欢愉:
4、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5、主管单位: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6、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7、南宋诗人翁卷留存诗作不多,一首《乡村四月》足以让我们领略劳动的甘苦:
8、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9、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则向我们展示里打鱼人的辛苦以及危险——他们在风波里出没,生死一线,一不小心就“没”了:
10、但天下最苦最累的,还是农民。
1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2、因为蚕未眠而担心,养过蚕的人才知道,蚕不眠就无法蜕皮长大,无法吐丝结茧,就象庄稼不能收获一样。农人相见当然谈农事。
13、男耕女织,小儿学农,生产劳动之景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心绪怡然。
14、不用说,最辛苦、最悲惨的劳动,一般都属于古代的下层人民:奴隶,农民,小手工业者,等等。
15、有一句话说的好:人世间的一切幸福与美好,均是靠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在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古人从岁首到年终,通过不停的辛勤劳动,创作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中国人是那么的优秀,历代劳动人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劳动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记载,每首佳作描绘出劳动人民轻松愉悦的生活情感,种种活灵活现的生活面貌,古代文人用文字艺术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惟妙惟肖,自然质朴,流传千古。
16、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17、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18、《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9、在刘禹锡、范成大等人的作品里,也有不少诗意的劳动场景,不必一一列举。
20、甚至,连执着于“直抒性灵”的袁中郎都看不下去了,他的《竹枝词》这样写道:
三、歌颂劳动者的古诗词
1、翻译: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往小了说,劳动是每个人的存在之本、活命之源,往大了说,中国几千年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都是由劳动创造的。
3、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4、翻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5、他自比于陶渊明,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6、天下最能感受到寂寞的,是文人。
7、多么欢快,多么和谐!劳动如此,才算不负“节日”之谓。
8、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9、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10、这些诗歌肯定了裁衣女、农夫、建筑工人、蚕妇、缫丝工的艰辛劳动,谴责了社会的种种不公。
1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12、赛后,林观兰副校长做出总结:孩子们绽放出来的光芒让我们沉醉于声声诵读萦绕耳畔的美妙中,感动于经过一学期教师的努力使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摘获的丰硕成果,喜悦于借经典诵读平台绘就文明校园的美好蓝图,赞扬比赛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她对本次比赛提出应采用贴合诗词主题的劳动景象、背景图或视频等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13、翁卷的《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4、到了汉代,《孔雀东南飞》是千古流传的名篇。诗中描绘了刘兰芝精于纺织,善于裁剪,为人勤劳又善良,将我国古代劳动女子的特征和传统品德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了晋代,歌颂劳动必须要提陶渊明,他的田园诗描绘劳动场景,诗人将自己的内心融于田园劳动生活之中,是他向往的生活,心灵寄托于田园劳动之中。在陶渊明的笔下,一幅幅优美闲适的田园劳动画面,是那么的的唯美与和谐,细品后让人动容。
15、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16、诗词从来都不局限在诗人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份情怀。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本次的比赛分为两个篇章,启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两个篇章。
17、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旧社会的农民生活这样痛苦,可是那些贵族豪门子弟,一点也不劳动。他们靠农民的血汗养肥自己。炎热的夏季,他们十分清闲自在,扇子摇摇,潇潇洒洒。这一首古代民歌,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生动恰切的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18、上海画家潘永明先生自幼跟随海上著名画家胡成荣、胡振郎研习书画,擅长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俱佳。他以百折不回精神,潜心研究和吸收国画大师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的笔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值得一提的是,《诗经》中还有许多歌颂女性参加生产劳动的诗篇,说明当时女性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中贡献之大。,如《卷耳》《采蘩》《采蘋》《采苓》《采薇》《采芑》等篇。
20、但,境界最高的还属陶渊明。
四、关于劳动精神的古诗
1、孤灯下,不眠夜,一字之阻,一句之碍,一段之纠结,一章之反复……都需要作者一个人去面对,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
2、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zhuan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蚕妇(北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4、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5、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诗人辈出,也写下了许多同情劳动人民疾苦、歌咏生产劳动的著名诗篇。诗人们有的生活了劳动的最低层,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虽然身居高官,但时刻惦记着劳动人民;有的游历全国,目睹了许多生产劳动的场景和劳动人民的疾苦。在唐朝众多的诗歌流派中,有一个受陶渊明影响较大的田园派,他们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关注了劳动人民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
6、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7、18个男人写了本女子图鉴,里边有500个心动的瞬间
8、3:安徽青年诗人选(安徽省诗歌学会推荐)
9、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10、不是说别的人就不会寂寞,没有寂寞;人人都有寂寞,路上旅人,楼头思妇,边城剑客,谁没有过寂寞的时候?
11、各个班级表演形式多样,博采众长
12、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4、劳动,是一块巧克力,先苦后甜,有耐心,就可以为人生留一片滋味。劳动,是伟大的,从来默默无言,不知疲倦。有人问,劳动是什么?劳动是不怕苦,不怕累,是几十年如一日。在每天的日落时,夕阳将忙碌的身影拉长,那布满茧花的双手,最美。供楼主参考。
15、这样浅白直露、清新明快的诗作,不仅文人雅士们可以传唱,粗俗卑微的劳动者亦适宜劳作时随口吟哦。所以其五写道:
16、全市各位劳模、职工朋友们:
17、6:著名诗人乔延凤为《青年诗人》题字:为了中国新诗的明天
18、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19、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20、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五、赞美劳动精神的古诗词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记载了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其中有一首著名的《伐檀》诗,描绘了魏国伐木工人的劳作场景与愤懑情绪,诗中嘲骂吸血鬼阶层不劳而食,大胆地对其进行朴素而正义的责问:
4、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杂诗其八》
5、而最寂寞的体验,是文字所无法表现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看到、读到的寂寞,只是那些已经形成文字、已经被表达出来的;而那些最深的寂寞,已经随着诗人的逝去而逝去了,恰如春梦,了无痕迹。
6、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而对统治者低价强买、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7、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8、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www.lzcn)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10、林徽因痛恨陆小曼,张爱玲晚年为何跳蚤缠身,三毛又为何选择用丝袜自缢?
1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2、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3、《青年诗人》致力于挖掘、推广国内青年诗人,唯一投稿邮箱qingnianshiren@sina.com,来稿请发诗歌5首,个人照片1张,百字左右个人简介。
14、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15、短短二十字里,包含了多少沉痛,多少酸楚,多少悲戚!
16、《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17、美人首饰侯王印,尽从沙中浪底来。——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18、释义为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19、劳动最光荣,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必须付出怎样的努力。
20、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