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柳永雨霖铃鉴赏(100句)

2023-01-06 14:00: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柳永雨霖铃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此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4、niàn qù qù qiān lǐ yān bō ,mù ǎi chén chén chǔ tiān kuò 。

5、✦风情:男女间的爱恋之情。

6、暮霭:傍晚的云雾。

7、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8、接着再看,写一对恋人最终分别的特写镜头,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手拉着手,竟然一句话都讲不出来。其实恋人在相别的时候,那是千言万语,不知道有多少话要说,但是作者在这里写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象,这对恋人在分手的时候,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泪眼想望,无语凝噎。这是因为气竭声阻,说不出来话了,感情激动得说不出来话了。

9、《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10、✦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双调,103字。

11、biàn zòng yǒu qiān zhǒng fēng qíng ,gèng yǔ hé rén shuō 。

12、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13、(唐诗三百首68)王维《洛阳女儿行》

14、柳永的巜雨霖铃》其中写酒的诗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是千古名句,人们提到柳永的离别,往往要想到这句话,它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场景,而且是想象的场景,离别以后人们在杨柳岸边分别,古人写离别时选取的意象都有柳,柳的谐音是留,表达对离别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其中酒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媒介,古人的诗句中表达离情往往喜欢用酒,分别之前要饮酒饯别,酒既可以表达欢畅淋漓之情,又可以表达悲切凄惨怆之感,这里的酒表达的就是人们在酒醒之后,通过酒的麻醉所表达的悲苦惆怅。人们常说:举杯浇愁愁更愁。这种愁绪比普通的离情别绪更加的深重。

1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6、《雨霖铃》柳永著名的代表作。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

17、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18、留恋、惆怅、茫然,齐涌心头……

19、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20、(唐诗三百首88)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二、柳永雨霖铃鉴赏

1、(唐诗三百首74)王维《老将行》

2、(唐诗三百首65)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3、(唐诗三百首82)王维《酬张少府》

4、摘要:古诗两首(咏柳、春日)字词解释是关于课文古诗两首中的重点字词解释的汇总,在理解诗句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关键字词的意思,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古诗两首(咏柳、春日)字词解释(咏柳)歌颂和赞美瘤树。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碧玉)绿色的玉石。本课用绿色的玉石来比喻柳叶。(绿丝绦)绿色的丝带。本课用来形容柳条。(胜日)好日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随意。

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的洒脱不羁终究成就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也成就了那一首首动人心魄,传唱千古的深情词句!接下来,请允许我用一首原创小诗,来对这首雨霖铃,做一个别样的注解吧!

7、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8、hán chán qī qiè,duì cháng tíng wǎn ,zhòu yǔ chū xiē。

9、当时的柳永春风得意,度过了一段浪荡时光。父辈教诲他走一条卿相正途,只是骨子里的浪漫多情却在悄悄指引他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做一介白衣,将浮名换作浅斟低唱。

10、只是暮年及第,终究还是不得重用,“久困选调”,从睦州团练推官,到余杭县令,再到小小的屯田员外郎。柳永坐在衙门冰冷的太师椅上,心中念的,仍然是青楼的烟火气,还有那些真诚待他的女子。

11、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12、(唐诗三百首13)张九龄《感遇其二》

13、斜风凄雨,古桡岹峭,暮雨未歇。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袅袅疏疏密密,似子规啼血。不忍听,如恨如怨,多少怨情与谁说。

14、✦长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驿道上休息和送别之所。

15、柳永因作词忤逆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16、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17、为何又是一个多愁之秋?急雨悄然而止,凄切的蝉声依然不知疲倦地嘶咬着离人的心。抬头望望长天,蔚蓝而清新;俯身看看大地,湿润而美丽。如此的良辰美景,却必须演绎一曲恋人伤别的悲歌。

18、此次离去和你长年相别,即便是有秀丽风光和宜人的天气,对于我也是形同虚设。

19、(唐诗三百首23)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20、(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三、柳永雨霖铃原文及翻译

1、(唐诗三百首90)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唐诗三百首*)王昌龄《采莲曲》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5、其实,柳永屡考屡败,不止因为《鹤冲天》,还有整个上流社会的嫉妒和衔恨。1008年,柳永初到汴梁,一座比杭州更大更繁华的都市,他戴着在苏杭获得的“光环”翩然而至,受到了万众的瞩目和青睐,其中的绝大多数,便是歌妓。

6、1009年仲春,北宋京都汴梁,一年一度的科举殿试发榜。柳永将榜单从头到尾看了几遍,都没找到自己的名字,满怀欣喜的心瞬间咯噔一声,一脸黯然地转入了烟花柳巷。在之前,他曾踌躇满志地放言此次“定然魁甲登高第”,如今却羞愧得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7、(唐诗三百首19)王之涣《凉州词/出塞》

8、情深语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离愁正苦未尽,东方欲曙,雄鸡催发。相送小桥流水,更霜气寒噎。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

9、(唐诗三百首15)张九龄《感遇其七》

10、(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11、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好像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色将晚,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天将晚,雨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

12、下片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13、谈起《雨霖铃》这个词牌,第一印象总是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传唱不衰的名句,情绪隽永写景阑珊,代表了词为情物的特点。

14、最后两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是全词的结束,表面是说自己即便有满肚的愁情、满肚的憋屈,能向谁去说?没有人可说。分手的时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分手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对象可以倾诉。所以柳永这个词把中国古代以来所有热恋中的情侣被迫分手以后那种独特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绝大多数的那种感情,他都是通过写景来表现的,只有最后两句,作者是直抒胸臆,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样的写法在全词中间是极其罕见的。

1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6、(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7、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18、(唐诗三百首45)李白《长干行》

19、便纵有千种风情(重复读),更与/何人说

20、(唐诗三百首30)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四、柳永雨霖铃原文

1、经年:年复一年。

2、我们先看这首词的上片,也就是上阙,上片是写恋人恋恋不舍的相别的场面。我们先看前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一个一个词来讲。

3、(唐诗三百首102)李白《月下独酌》

4、(唐诗三百首62)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6、(唐诗三百首42)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7、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8、(唐诗三百首87)王维《相思》

9、(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10、(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11、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雨铃霖》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相互牵着手,满眼都是泪水,所有的话都噎在喉间,无言相对。

14、(唐诗三百首104)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5、杨柳依依,晨风微凉,残月暗淡……词人柳永在《雨霖铃》中用这些凄冷的意象衬托出一对热恋之人的别离之苦。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在面对离别之际对来日情形的设想,将以景写情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16、全词的大意是: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1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8、他的真情终究得到了回报,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后无钱安葬,还是那些青楼女子通过众筹的方式安葬了他。而且每年清明,歌妓们都会集体到他坟上吊唁,一片缟素,哀声震地,称为“吊柳会”,吊唁这个活得特别真实,又对他人充满深情的人。人生有此知己,足矣。

19、“寒蝉”,蝉是一种动物,寒蝉特指深秋季节的蝉,这个时候秋天将要过完,初冬要到来,蝉的生命即将结束,因为蝉是春生夏长、夏生秋亡的这么一种动物,所以到深秋季节,寒蝉就要走向生命的尽头了。所以他用一个寒蝉就告诉你,这是一个深秋的季节。“寒蝉凄切”,说的是寒蝉发出一种凄厉的哀鸣。

20、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五、柳永雨霖铃

1、(唐诗三百首75)王维《汉江临泛》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想到这次离开,千里迢迢,烟波一片暮色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无际。

4、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5、“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6、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

7、(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9、宋代文学·苏轼《水调歌头》丨中华经典

10、(唐诗三百首2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1、在别人看来,他是破罐子破摔,无可救药;可在柳永心中,这红袖添香的秦楼楚馆没有冷眼和嘲笑,能让他我行我素,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他“奉旨填词”,开始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12、宋代文学·范仲淹《岳阳楼记》丨中华经典

13、(唐诗三百首53)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14、宋代文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丨中华经典

15、千古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16、(唐诗三百首94)王维《秋夜曲》

17、雨霖铃:词牌名,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另有变体。

18、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19、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现武夷山市上梅乡白水村人。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又称柳早年应科举屡试不中,常出入于歌楼舞馆,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在其暮年才中进士。

20、配乐/朗读:斯琴塔娜;编辑/制作(娜一聲)